2022年高考物理赋分吗
第1招:提前进入角色。2.等级赋分制19.滑块离开弹簧后在图中bc段对应的加速度a以及动摩擦因数μ;只适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而不适用于语数英三科成绩,要点3:弄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有哪些数学联系,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也就是说,选科成绩采用赋分制,语数英三科采用原始分。
17年物理高考分类_17年物理高考题
17年物理高考分类_17年物理高考题
浙江、上海、、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的化学生物地理4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新增的七个省也采用同样模式。
17年高考概率题解题技巧
2、化学归纳总结高考概率大题的常见概率模型及求解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识别概率大题题型模式,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解题方法,快速准确解决高考概率大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关于17年高考概率题解题技巧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例3】小王开车上班需经过4个交通路口,设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0.1、0.2、0.25、0.4,则他上班经过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 )17年高考概率题解题技巧
高考全国卷不会因考题别导致教材别,一切都是遵照高考大纲命题的。高考后试卷不能拿走,高考试卷会密封后送到指定的阅卷场所,阅卷后的高考试卷属于高考档案的一种,要存档保留一定年限的,考生是无法再次接触到自己的高考试卷的。(一)直接计算
在考试当中这属于比较简单的一类题目,直接计算就是将题干直接转述成公式来求解。我们举个例子:
【例1】从3双完全相同的鞋中,随机抽取一双鞋的概率是:( )
A.B.
C.D.
【】B
【解析】总的情况数为,再求出满足条件的情况数即可,抽取的两只鞋正好是一双,所以情况数为,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二)分类分步计算
所谓的分类计算指的是将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的概率加和运算;而分步计算指的是将满足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作乘积运算。这与我们之前将到的排列组合中的2个原理:分类与分步是一致的。我们通过举例子来学习:
【例2】某高校从E、F和G三家公司购买同一设备的比例分别为20%,40%和40%,E、F和G三家公司所生产设备的合格率分别为98%,98%和99%,现随机购买到一台次品设备的概率是:( )
A.0.013 B. 0.015
C.0.016 D. 0.01
【】C
(三) 逆向计算
当遇到求概率的题目,从正面求解遇到困难的话可以考虑通过求其反向来得到结果,这就是逆向计算,公式为:某条件满足的概率=1-不满足该条件的概率。举个例子:
A.0.899 B.0.988
C.0.989 D.0.998
【】D
【解析】这个题目如果正面求解的话比较繁琐,因为至少一次绿灯的可能性就有4种,在这四种可能性中有分为几种情况,计算不现实,所以考虑使用逆向思维来求解,即求出其反面——没有遇到一次绿灯,也就是说遇到的全是红灯。全部遇到红灯的概率为,所以逆向计算结果为1-0.002=0.998。
高考数学临场应考8招
部分进场前后
进入考场的前后,主要是做好心理准备、物质准备、体力准备和发挥准备。
(1)考前调整,休养生息。
考生在考前一两周应逐渐放松,进入静息状态,并进行生物钟的调整,让作息时间安排得与高考的时间同步,在这段时间内,要保持情绪稳定,降低学习强度,增加睡眠时间,进行轻微活动,熟悉考场细则,做好物质准备,在一种宁静的气氛中主要做识记性的复习工作(勿做难题、偏题、怪题)。比如,回想学科的整体结构,舒展脉络,背诵其中的重点内容(如二项式定理、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等)。发现有漏缺是不要焦急,应从容不迫地坐下来翻阅教材和笔记,保持内紧外松。“静能生慧”,经过强化训练之后的静息,是记忆恢复的选择,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脑风暴”之后的冷却期出现的,临考前必要的静息,看似失去,实为获得。
考生一定要亲临考场(特别是考场未设在本校的考生),熟悉环境,记下来回的路线和行走的时间,认准卫生间和医疗室的位置,一方面可以消除所谓的“新异”,另一方面也能“以防万一”。
临考当天,应有充足的睡眠,并吃好清淡的早餐和带齐考试用品。
(3)提前活动,进入角色。
第2招:迅速摸清“题情“
(1)通览全卷的作用。
首先,一份试卷,相当于一份学科复习提纲,有了试卷的全貌认识,可使我们有机会从整体结构上获得积极的暗示,便于从学科的知识体系上产生联想,激活记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其次,可以为实施正确的答题策略提供尽可能多的客观基础。再次,便于统筹安排时间,防止个别小题上纠缠过久,也能有效克服“前面难题久攻不下,后面易题无暇顾及”的毛病。,可以提前防止缺页、残页、空白页,也能从根本上避免漏做题。
(2)通览全卷的基本工作。
通览全卷即是摸清“题情”,又是解题的个循环,一般可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4件事。其一,填卷首、看说明、两写三涂。其二,顺手解答。即顺手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显然,看完全卷比只看开头两三道题更容易找到熟悉的内容,更容易找到会做的题目;而只要能很快解答出一两道题(每套试卷都会有难度系数0.8以上的热身题),情绪就会迅速稳定下来,并且“旗开得胜”的愉悦感还有一种增力作用,能鼓励自己去作更充分的发挥。其三,粗略分类。其四,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即要对题量心中有数、要对题分心中有数、要对题目内容的分量心中有数。
第二部分答题要领
通览全卷之后,思考逐渐进入,建议掌握好三个答题要领。
第3招:三轮答题。
循环:通览全卷,先做简单的遍解答,这是一个小循环。按高考题的难度系数比例3:5:2计算,可以先从那30? ro容易题入手,获四五十分;同时,把情绪稳定下来,将思考推向。
第二循环:全面解答,即用将近100分钟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卷,会做的都做了。在这个大循环中,要有全局意识,能作整体把握,并执行“四先四后”(参见第4招)、“一慢一快”(参见第5招)的方针。
第三循环:复查收尾,即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检查解答过程并实施“分段得分”(参见第16~20招)。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不可能在第二循环中答全答对所有的试题,因此要对那些答不全或答不对的题目进行技术性处理。这一步的作用有点像足球守门,把住一关。即使都做完了的题目,也要复查,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一步是超水平发挥,争取多得分的不可缺少的步骤。
第4招:四先四后。
考虑到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考生,都只能答对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因此,执行“四先四后”的技术措施是明智的。
(1)先易后难。
(2)先熟后生。
(4)先同后异。
第5招:一慢一快。
就是说,审题要慢,解题要快。
其中,审题要慢具体要抓好审题的“三个要点,四个步骤”。即:
要点1:弄清题目的条件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其数学含义如何。
要点2:弄清题目的结论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其数学含义如何。
步骤1:读题——弄清字面含义。
步骤2:理解——弄清数学含义。
步骤3:表征——识别题目类型。
步骤4:深化——接近深层结构。
再次,书写要快。首先,在宏观上要有争分夺秒的速度意识,因为高考本身有时间的限制,有速度要求。据统计,一套高考数学卷通常控制在2000个左右的印刷符号,若以每分钟阅读300~400个印刷符号的速度审题,约需5~7分钟,考虑到有的题目要反复阅读,实际需要12分钟,书写主要用于解答题,约3000个印刷符号,按每分钟150个印刷符号的速度书写,约需28分钟,也就是说,看清题目后直接抄标准都需要40分钟,留给思考、草算、文字组织和复查检验的时间只有80分钟,平均每一问(通常是每卷都有21只22道题,约30问),保证不了3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留下思考的时间,选择题、填空题就只能在一二分钟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先跳过去(被跳过的题目其实还在潜意识里继续思考);解答题中容易的题也不妨边想边写,节省草算时间,一般地,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的时间比可分配为3.5:6.5.其次,具体到每一题,一旦找到解题思路,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罗嗦重复,更别画蛇添足(导致倒扣分),用阅卷教师的行话来说,就是要写出“得分点”,就数学题而言,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要直接考查的过度知识,特别是那些初中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论,须知,多写一步就是多出现一个犯错的机会,就是多占用了后面高分题的一点思考时间,这就意味着“隐含失分”或“潜在丢分”。为了节约书写,建议多使用数学语言、符号、充要条件。
第三部分全局意识
高考并不是按满分录取的,也没有单科的录取控制线。因此,部分题目失分、个别科目未考好并不影响录取,关键是加总分能进入录取线,上述“四先四后”已经体现了临场的全局意识,此外还有3条建议。
第6招: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平。
应该看到,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计120分),是试卷构成的主要成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是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并且还是进一步解高难度题得基础。我们说“前120分若能稳拿,后30分就更有希望了”。确实,考生若能攻下全部中下档题目,稳拿120分,应该认为这已经打了一个打胜仗。已经获得了一个成功的奖赏,它为后面攻克高难题准备了时间和心理能量,更容易超水平发挥,退一步说,各科的难题都做不了,仅凭80%的得分率(总分可得750x0.8=600分),录取通知书也已遥遥在望了。相反,若因为还有二三十分的题做不出来(满分150分),感到紧张、焦急,总想全做全对,就只会更加发挥不好,甚至忙中出错,把本来做对的地方也改错了(检查中遇到两种解法,没把握时,可优先尊重选择,相信感觉)。应该知道,高考是加总分录取的,它是依据相对分数的优势从前往后选择的。就像奥运会比赛,关键不是破世界纪录,而是得,当然,既得又破记录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但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要害是“考上”!要确保基础分,拿下力争分,不丢零碎分。
第7招: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
高考的时间很紧张,不可能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答题要立足一次成功,稳打稳扎,字字准确,步步有据,努力提高解题的,是每进行一步书写时,都用眼睛的余光扫视上下两行,顺便检验有无错(步步检验)!
第8招:内紧外松。
考试的始终,不宜过分紧张,也不要漫不经心,要有适度的紧迫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又要防止过分焦虑和患得患失,做到坚定、清醒、沉着、从容,叫做“内紧外松”。没有紧迫感就没有竞技状态。这里说的紧迫感主要指考试过程中要放得开,挺得住,精神集中,心态平和,勇于自我鼓励,善于自我暗示,同时还表现为时间观念、速度意识和遇到困难时的信心、勇气、毅力与不屈不挠,应该认识到,个别题目不会做(或来不及做),有的科目未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等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更别惊慌失措),都要以内紧外松的态度坚持考好每一科,坚持做好每一题,坚持用好每一秒(答题顺利时也别提前交卷),绝不能中途泄气。比如,遇到数学解答题较难、思维受阻的情形较多时,就要在心里暗示自己:不是自己一个人不会做,大家都难,拿不下来并不影响录取,“我易人易莫大意,我难人难不畏难”。从全局上看,高考是加总分录取的,不在乎一题一科的得失,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有全局意识,越是要想到“东方不亮西发亮,暗了北方有南方”,必要时可以闭目养一养神,或做一做深呼吸。
数学高考答题技巧六种
1.调整好状态,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建议同学们中午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其间尽量放松自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按时到位。今年的答题卡不再单独发放,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发卷时间应在开考前5-10分钟内。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2.通览试卷,树立自信。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易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高中物理,哪些是一定会做的题要心中有数,先易后难,稳定情绪。答题时,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3.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4.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解除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5.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6.要牢记分段得分的原则,规范答题。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难题要学会:
(2)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定某些结论是正确的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或从结论出发,看使结论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如果方向正确,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时间不允许,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若题目有两问,问想不出来,可把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今年仍是网上阅卷,望广大考生规范答题,减少失分。
2007年高考物理江苏卷17题(1)问一步怎么化简出来的?
就是说,完整解答一套试题可经过3个循环(三轮答题法)。一头一尾是两个小循环,各用10分钟左右,中间是一个大循环,用将近100分钟。首先,你要看清楚,那个是约等号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整个过程其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_______,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实只有根号内在化简,所以先提取公因式,然后需要化简的就只有两个相减的根式,并且只有俩变量,由于缺少符号,我用A和a来代替,[是根号。a是比较小的量:
[(A+a)-[A ={ [(A+a)-[A }{ [(A+a)[A }/{ [(A+a)+[A}
={ (A+a)-A }/{ [(A+a)+[A }
=a/{ [(A+a)+[A }
a很小,和A加在一起再开根号造成的值就更小了,所以,做了近似处理:
[(A+a)+[A — 2[A
所以
明白了吧,够详细了吧…………吐血…………
已经够详细的了,还有图。
步骤有点烦,不过那个是约等号,不是等号。
云南高考物理用什么卷子
(2)熟悉考场,备份清单。云南2023使用的是新高考试卷。
112023年安徽省、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高考考生将使用新课标参加老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从老高考全国卷调整为新高考全国卷,文综、理综考试内容为“课标”+新教材(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考试形式对接老高考样式,但没有选做题。
为加强教考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教育考试院针对这一情况,编写了题型示例。示例以近年高考试题为基础编写,主要用于举例说明试卷的基本结构和题型,供2023届高考考生复习备考使用。
高考时间:
2023年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2023年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思考亦为进入,此时不要匆忙作答,可以从头到尾、正反两面通览一遍试卷,弄清全卷共有几页、几题?看看页码是否齐全?答卷是否配套?印刷是否完整、清晰?尤其要认真阅读试卷的说明与各题的指导语。云南高考去年物理试卷难度分析:
一、回归教材,注重基本概念。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全卷削弱了板块间的综合,加强了板块内的综合,整体回避过难、过繁的题目,很难看到大量知识点拼凑的题目,注重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
解题过程不依靠特殊技巧,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大部分题目都能找到解题思路,对于注重基础的学生会有较大的把握与优势。
二、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考查。
过程的变化造成结果的多变,难以靠题海掌握所有题的求解,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了解建立清晰的过程图,并对关键条件进行分类讨论得出最终结果走势。
尤其在于计算压轴题,考查基本的板块模型,但因为涉及地面粗糙,运动中途会出现共速受力变化的情景,需要从新分析,这对于过程分析的要求较高,但对于平时有练到的同学来说,得分会相对比较容易
2017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1)缺步解答: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全国卷,是为未能自主命题的省份命题的高考试卷。随着高考改革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全国各省市 高考使用全国卷的省市 越来越多,那么2017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几卷?全国一卷还是二卷?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2017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几卷
2.“小磁针指向”判断突破口—— 画出小磁针所在处的磁感线!2017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Ⅰ卷(全国乙卷),即新课标一卷,一卷一般比二卷难一些。
2017年分为全国甲卷(全国卷Ⅱ),全国乙卷(全国卷Ⅰ)和全国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2017年广东高考物理备考经验
1.“环形电流”与“小磁针”突破口——互相等效处理。环形电流等效为小磁针,则可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来判断环形电流的运动情况。小磁针等效为环形电流,则可以根据“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来判断小磁针的运动情况。
3.复合场中物理“点”和“点”突破口——与合力方向重合的直径的两端点是物理(低)点。
4.处理洛伦兹力问题突破口——“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构建直角三角形”
5.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突破口—— 一半是画轨迹,必须严格规范作图,从中寻找几何关系。另一半才是列方程。
6.“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突破口——重力、电场力(匀强电场中)都是恒力,若粒子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变化”则“洛伦兹力”会变化。从而影响粒子的运动和受力!
7.电磁感应现象突破口——两个典型实际模型:“棒”:E=BLv ——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 “切割磁干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圈”:E=n△Φ/△t—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处在变化的磁场中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8.“霍尔元件”中的电势高低判断突破口—— 谁运动,谁就受到洛伦兹力!即运动的电荷(无论正负)受到洛伦兹力。 c_kan();
2017年安徽高考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及
C传送带对物块AB的摩擦力都沿传送带向上1.如图所示,在穹形支架上,用一根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通过滑轮悬挂一个重力为G的重物,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向D点靠近,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数学选择题是知识灵活运用,解题要求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逆代法、估算法、特例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尽显威力。12个选择题,若能把握得好,容易的一分钟一题,难题也不超过五分钟。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由此提出解选择题要求快、准、巧,忌讳小题大做。填空题也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要力求完整、严密。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大后不变
要看你在哪个省份,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而是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2.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用相同材料做成的水平轨道MN、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置在两轨道上,A在B的正上方,A、B之间用一根细线相连,在细线中点O施加拉力,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的方向是(图中②表示水平方向)( )
A沿①②③方向都可以B沿①方向C沿②方向D沿③方向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33.如图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到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44.如图所示,AB为光滑竖直杆,ACB为构成直角的光滑L形直轨道,C处由一小圆弧连接可使小球顺利转弯(即通过转弯处不损失机械能)。套在杆上的两个小球自A点静止释放,分别沿AB轨道和ACB轨道运动,如果沿ACB轨道运动的时间是沿AB轨道运动时间的1.5倍,则BA与CA的夹角为( )
A60°B53°C45°D30°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55.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两物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sin37°=0.6,cos37°=0.8.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6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目标,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静摩擦力是,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值是( )
ABCD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77.质量为m和M的两个物体a、b用轻绳连接,用一大小不变的拉力F拉b,使两物体在图中所示的AB、BC、CD三段足够长轨道上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三段轨道上运动时力F都平行于轨道,且a、b与三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设在AB、BC、CD上运动时a与b之间的绳子上的拉力分别为,则它们的大小( )
ABCD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多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88.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重均为100N,小球P重40N,作用在物块B的水平力F=20N,整个系统静止,下列说确的是( )
A物块C受6个力作用
BA和B之间的摩擦力是20N
CB和C之间的摩擦力是20N
DC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20N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99.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点处的钉子用水平轻质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
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0
10.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斗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B地面对c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1.某马戏团演员做滑竿表演,已知竖直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竿的重力为200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已知演员在滑竿上做完动作之后,先在杆上静止了0.5s,然后沿杆下滑,3.5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中演员的v-t图像与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述说确的是( )
B演员在第1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滑竿所受的拉力为900N
D滑竿所受的最小拉力为620N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2
12.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物体的质量为2kg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
“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3.图b中的________是为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14.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
15.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14
如图所示,小车、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置于高度可调节的长木板上。
16.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附纸带,复写纸)、小车(其上可放置砝码)、细线、钩码(质量已知)、附滑轮的长木板、导线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填写序号)①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②电压可调节的直流电源③刻度尺④秒表⑤天平
17.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若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一端调节过高,使得偏角偏大,则所得到的a-F关系图像为____。(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与小车的拉力)
18.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1个计数点,其下表面A,第6个计数点下标明B,第11个计数点下标明C,第16个计数点下标明D,第21个计数点下表面E。若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11.15cm,DE长为13.73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5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底端,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为直线,在=0.1s时滑块已上滑s=0.2m的距离,,求:
20.=0.3s和=0.4s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已知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求:
21.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22.小车至少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
2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对地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7
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BC段是倾斜的,长度,倾角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现将一个工件(可看做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求:
24.工件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25.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高度。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8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与足够长的水平面平滑对接,一劲度系数k=18N/m的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斜面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质量m=1kg的光滑小球A上,跟小球紧靠的物块B(质量也为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75,且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图中施加在物块上的力F=18N,方向沿斜面向上,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斜面对B恰无摩擦力,当撤掉F,A和B一起沿斜面下滑到木离,分离后A一直在斜面上运动,B继续沿斜面下滑,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
26.A和B分离后A能否再回到出发点?请简述理由。
27.A和B分离时B的速度为多大?
28.求B最终停留的位置距斜面底端多远?
正确
不能
A不能回到出发点,因为小球与物块一起下滑过程,物体对小球的弹力做负功而使小球和弹簧的机械能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对A和弹簧受力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物体对小球的弹力做负功而使小球和弹簧的机械能减少
18 第(2)小题正确及相关解析
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
AB之间无弹力作用,但速度和加速度相等。
18 第(3)小题正确及相关解析
正确
分离后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
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摩擦力做功的正负
江苏24年高考物理不选化学
原式=a/(2[A )=aD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A/2江苏24年高考物理不选化学可以吗?江苏24年高考物理不选化学可以。江苏24年高考物理不选化学是可以的,在2024年江苏高考选科要求中,物化两科捆绑招生比例增加,物+化的组合优势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不选化学的选科组合含"不限选科"的覆盖率仅50%左右。另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大类本科专业,选科要求基本上都是必选物理化学,相比2021年的选科要求,化学的权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因此,江苏24年高考物理不选化学可以。江苏是中华试题难度上升,难易分布明显省级行政区,江苏简称"苏",位于大陆东部沿海,地跨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苏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
2O17年四川高考理科难度如何
应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考场,一方面防止路上出现意外,另一方面可以稳定情绪,让脑细胞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让大脑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清点所需用具是否齐全、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特别是一些自己认为难记易忘的结论等。有一点难度。
D物块A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小于物块B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作为修订考纲后的首考,试卷整体与2016年相比试题分布略有异,试题难度有所上升。试题风格与近几年全国Ⅱ卷较为相符,还是严格遵循考纲,注重基础,忠实于教材,以基础知识为考A演员的体重为600N查重点,命题方向较为稳定,考察的知识分布均衡,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考察,特别是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实际生活的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试卷整体难度与2016相比有所上升。以下,笔者将从不同层面剖析本次高考试题。
试题分析
试题结构变动微弱
虽然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将选修3-5列为必考内容,但对试题结构并无明显影响。本次物理试题依然保持了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选做题的模式,分值比例仍为必做题95分,选做题15分,总计110分。
选修3-5模块出题简单
表1·新加入选修3-5必做题模块分析
从今年开始选修3-5从选考题模块转战到了必做题模块,考试大纲对于其中的动量模块给予的是Ⅱ级要求,而对于原子物理部分给予的是Ⅰ级要求,本次试题,动量及原子物理原子模块在一道选择题中体现,难度不大,证明首次将选修3-5加入必考模块,还是处于尝试阶段。
动力学、电磁学模块难分伯仲
表2·动力学与电磁学两大主干知识点考查配比
动力学模块和电磁学模块历来是高考物理的两个主要模块,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两大模块所占比重基本相当。但从发展趋势来看,2014年之前的高考,电磁模块分值略占;而从最近的2015年、2016年两年来看,动力学分值较电磁学相比较高,但今年分值基本持平,2015年、2016年两年压轴题均为动力学问题,而今年压轴题改为电磁学,且难度较大。
表3·必做题部分考察难度分布
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提高,试卷整体计算量较大,难题部分较去年难度提高较大,且集中于电磁模块,主要分布在电学实验题与压轴题。例如23题电学实验,主体为测量电流表内阻。实验原理较为新颖,实验电路不常见,主要考察学生对变式实验与新型实验探究的能力。25题难度较大,模型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组合场中运动,题目逻辑链较长、所给已知量较少。主要考察学生的字母运算能力,以及在简单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寻求巧妙方法的能力。
总结
纵观全卷,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认为物理试题的分布满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选择题中,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实验题中,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解答题中,重点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试卷整体难度梯度明显,计算量较大,着重考查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023年高考理综科目有哪些?
易错点2023年高考理综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2023年理综考试的科目和分值。根据的规定,2023年理综考试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每个科目的满分都是100分。因此,总分是300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各科目的分值分配。
1、物理综上所述,2023年理综考试的分数分配如如下:
2023年物理考试的总分是100分,其中选择题占50分,非选择题占50分。选择题中,单选题和多选题各占25分;非选择题中,填空题、解答题和计算题各占16.67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物理考试的分值分配,选择题:单选题25分,多选题25分,非选择题:填空题16.67分,解答题16.67分,计算题16.67分
2023年化学考试的总分也是100分,其中选择题占50分,非选择题占50分。选择题中,单选题和多选题各占25分;非选择题中,填空题、解答题和计算题各占16.67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化学考试的分值分配,选择题:单选题25分,多选题25分,非选择题:填空题16.67分,解答题16.67分,计算题16.67分
3、生物
2023年生物考试的总分也是100分,其中选择题占50分,非选择题占50分。选择题中,单选题和多选题各占25分;非选择题中,填空题、解答题和计算题各占16.67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生物考试的分值分配选择题:单选题25分,多选题25分,非选择题:填空题16.67分,解答题16.67分,计算题16.67分。
物理: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3)先高后低。就是说要优先处理高分题(解答题),特别是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更要注意解题的时间效益。50分,化学: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生物: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知识点占比
3.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知识点占比80%。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试题体现出了贴近生活、基础知识解题思路占比80%,难度适度的特点。为凸显高考的选拔功能,试题强化能力立意和学科素养导向。
解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