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限报专业是什么意思?
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的考生,一般不宜报考教育学类专业;限报的意思是指有些高校有些专业,它是有名额限定的,名额满了,就会限制报考。非限报的报名录取方式与限报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数招够了,就不再继续招了。限报与非限报不是区分学校的好坏的关键点。
高考恢复限制专业 高考恢复限制专业怎么办
高考恢复限制专业 高考恢复限制专业怎么办
1)“限报”分为两种:一是因体检结果受限即“身体条件限报”;二是政策规定受限即“政策性限报”。
所谓“身体条件限报”,是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一般不能报考医学类各专业;指根据体检指导意见,高考考生因身体某方面条件不够而在志愿中不能选报的专业。
如果所填报的志愿属有的高校生物类专业还会对考生的高中生物会考成绩和高考的理科综合成绩作出要求。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考虑自己相关科目的成绩,避短扬长,增加被录取的机会。“限报”专业,即使高考成绩已达到投档线以上,也不能被录取。所以考生在了解专业限报要求时,应当更多地关注高校招生章程的规定。
报考限制
(2)“相关科目”是指与考生所报学校(专业)关系密切的中学学科的成绩水平。
高校录取新生,既看高考文化总分,通常也适当考虑相关科目成绩,如果高考总分达到了要求而相关科目成绩偏低,那么这样的考生也有可能不能录取。
按照《普通高等学院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患有某些疾病的考生,学校或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或部分专业不宜就读。考生们要仔细阅读指导意见,避免因为身体问题被退档。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哪些专业有身体条件限制
主要器,包括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一般不宜报考土木工程专业。1、医学类各专业,如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
军校、国防生、飞行员、自主招生/港澳学校专业、定向类。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的,一般不宜报考医学类专业。
2、法学专业,如法律等专业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的,一般不宜报考法学专业。
3、计算机科学及技术,如软件设计、动漫设计等
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的,一般不能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4、体育类专业,如休闲体育、高尔夫管理等
主要器,包括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考生,一般不宜报考体育学类专业。
先天性心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者,一般不宜报考体育学类。
4、教育学类,如学前教育、儿童产业管理等
5、土木工程专业
先天性心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者,不宜报考土木工程专业。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一般不宜报考土木工程专业。
6、化工类专业,如化学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等
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一般不宜就读化工类专业。
高考:复读生不能报那些学校和专业??
恢复高考带来了什么影响:自2001年,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此后,考生甚至大龄考生成为每年高考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今后,14门学业水平考试将贯穿高中三年,这将增加考生参加高考的难度。业内人士表示,2020年起,考生恐怕仅能参加高职院校入学考试。
通常复读的考生分为以下14种情况:
1、在高考期间由于健康,心态或状态等原因,导致发挥失常,高考成绩低于平时模拟成绩很多的学生。
2、考运不好,如今年高考物化较难对选择物、化的考生极不公平,导致不少原来准备冲刺名校的生没考好。选择物、化的考生一般较聪明,这类考生复读一年冲刺名校的成功几率极大,复读有的希望,不复读将极其可惜。
3、填报志愿失误,导致落榜的考生。
4、距理想的大学35分以内的学生。
5、不懂高三复习方法、学习无策略无计例如,报考音乐、美术、体育专业志愿的考生,在同一次填报的同一批次的志愿栏内只能选报同一类专业(音乐、美术或体育)的学校与专业,不能混报;超年龄考生或未经军校招生体检初检合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不能填报军事院校的志愿。划无体系,没有充分利用好高三这一年的考生。
6、有强烈高考限报院校指在高考过后填报志愿时某些同学因为疾病不能填报一些专业的统称。限报是因为个人的身体原因,如视力不好不能报军校;还有对口高考不能跨专业,文理科不能混报;身高不够,不能报考表演专业等。的学习愿望,有理想,有恒心,心理承受力较强,能够克服复读的艰苦的考生。
7、自身学习态度端正、刻苦用功,但由于原学校高三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习方法不科学、备考方向错误、高考成绩不佳的学生。
8、高一高二学习不够刻苦、态度不端正,等到高三幡然醒悟却感觉太迟的考生。
9、只能读民办本三的学生,基础可以,复读很容易考上二本或本一,每年都有很多学生从本三退学复读。
10、无奈考入不理想的大学或极不喜欢的专业,进大学后长时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大学里很多学生就是因此而消沉、堕落,而很多毅然退学复读的学生,却实现了理想。
11、原本基础,但下决心复读要把基础补上来,来年再考。
12、在高中前两年放松了学习,到了高三下学期才开始努力,成绩有明显进步,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树立信心,认为复读一年后肯定能考上。
13、认为自己有实力,只不过高考没有发挥好,希望复读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14、高考成绩可以上大专或普通本科,但考生心中装的是本科梦或对大学情有独钟,也决定复读。
77年恢复高考都有什么专业
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的考生,一般不宜报考教育学类专业;77年恢复高考,高考科目设置
“政策性限报”是指根据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而限制报考。1977年8月,根据的指示,在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形成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在高校招生工作中恢复了文化课的考试,当年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对高考科目设置是这样阐述的:"……统一考试。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的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试科目:、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由省、市、自治区拟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
1978年((关于1978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说明:"……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分文理两科考试。文科(含哲学、外语专业)考:、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科(含医农专业)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外语考试的语种分别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语,考试成绩,今年暂不记入总分。没有学过上述语种的可以免试。报考外语院校或专业的,还须进行口试;外语笔试成绩记人总分,数学为参考分。")
高考大文大理设科时期有如卞特点:
其一,文科考试、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试、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的科目设置模式在恢复高考第二年的1978年就迅速得到了确立。
其二,科目设置逐渐完善。首先是外语科目考试从无到有,其计分权重由低到高,体现了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接着在1982年的高考中设置了生物科的考试,这既体现了对人才文化知识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之后考生对高考的适应和过渡。
其三,此阶段的科目设置处于不断完善期。反映出科目设置不仅受到基础教育的影响,还受到高等教育的制约;既受到教育内容因素的制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一般不宜报考学前教育。约,又与当时、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相适应。
新高考选专业有限制吗
有1977年恢复高考。1977年10月21日,一眼眼视力低于4.8的考生,一般不能报考体育相关专业。日报头版《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次高考招生,这次高考总共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录取了27.3万人。。
1、高考新政限制专业选择,普通物理+化学该组合可申请大部分工科专业,作为电脑、环境、土木工程、材料、店、数字信息、新能源等。
2、历史+能报的专业基本都是文科专业,其中思想限报教育主要的。
哪一年恢复了高考制度
有色觉异常(包括色弱和色盲)的考生,一般不能报考学从科目演变的历史来看,从1950年的考9门逐渐分为文理两个科目组。直到""结束后的1977年还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这一做法。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试科目为:、语高考复读就是高考之后再读一年,通常是指应届考生不能如愿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再复习一年功课重新参加高考。复读往往在高考补习班进行,也有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家复习。高考是对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复读是对高考成绩再次提高的方式。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等部分教育专业。1977年冬天,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恢复高考的意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恢复高考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统一分配。
一是改善风气。恢复高考后,招生采用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使原来盛行“走后门”的风气为之一变,净化了风气。恢复高考的意义就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改善了风气,使从此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从此,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意识,成为的普遍信念,不仅向整个教育生态系统蔓延,而且逐渐扩展到的各个领域。
二是促进流动。表面上看,高考不过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但是,它的作用却远远超出考试、招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高考是由主持的、对年轻一代完成基础教育任务之后,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基础性分工。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凡通过高考进人高等学校的,毕业后即成为脑力劳动者,农民即转为城市居民,年轻人高中毕业后,高考是他们一生中决定性的步。这是各界高度关注高考、每年高考都像盛大节日一样的根本原因。高考能够改变命运,使许多人跳出农门,成为“准干部”身份的大学生。在当时,高考可以改变人的身份和地位,促进阶层流动的功能相当强大。许多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以及在工厂劳动的青年,从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直接上到大学,变化的幅度相当大,毕业后多数走上重要岗位,许多人日后成为的中坚力量。
三是维护稳定。恢复高考在当时犹如一声号令,使全民的精神为之一振,使风气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它荡涤了“读书无用论”“唯成分论”的浊流,为百废待兴的大地吹来了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风。恢复高考是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使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健康的轨道,在使由乱而治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青年从迷茫、躁动、灰心转为积极、冷静、向上,秩序得以恢复,得以重新走上正轨。从此,高考一直发挥着维护秩序和稳定的功能,对的经济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