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习计划 >

湖北省高考生物考纲变化 湖北省新高考生物考纲

新高考选生物地理哪个难

3、语文:改变:无

生物。在新高考的省份,考生如果要在地理和生物做选择的话,选地理,因为生物比较难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地理属于一门文科科目,整体难度上会比生物要简单一些。新高考和旧高考的主要区别在于考试的科目不同,新高考只有3门主科,分别为语文、数学、外语,而旧高考则有4门主科,分别为语文、数学、外语加物理或化学。

湖北省高考生物考纲变化 湖北省新高考生物考纲湖北省高考生物考纲变化 湖北省新高考生物考纲


湖北省高考生物考纲变化 湖北省新高考生物考纲


湖北赋分规则

脂肪:储能;保三:题型示例没变化温;缓冲;减压

湖北赋分规则

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

“3+1+2”模式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1是指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作为考试科目,2是指从化学、生物、地理、4科中选择2科作为考试科目。

高考具体各个分值是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总分,物理100分、历史100分,这些科目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即物理如果考了90分,则以90分计入高考总分。化学、生物、地理、4科的成绩原始分是100分,最终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数不是以考试的原始的分计入高考总成绩,而是以具体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成绩。

化学、生物、地理、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相对应的赋分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这里就可以得到一个概念即赋分区间,赋分区间两端值分别为赋分区间值、赋分区间最小值。

也就是说,若是我们学科的成绩排名越靠前,则得到赋分增分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有哪些同学在赋分中最占优势呢?对于那些单科成绩比较的学生来说,赋分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因为赋分是有一个基础分的,只要学生的成绩在某个区间就可以得到一定的高三马上临近高考,那么高三生物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分数。

安徽省2023年高考变化大吗

此外,在2013考纲基础上更换了所有样题。

高考变化挺大的。

4、题型示例有很大变化。

从分科类别而言: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语数外是不变的,和以前一样150分。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系愈来愈复杂,呈现多元衔接、多方联动的发展态势。从衔接内容看,主要分三方面,其一,高中选课与高校选科、选专业的衔接,也就是学生的选课科目要与高校不同专业设置的选考科目限制大致相一致。其二,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与未来发展的衔接。

根据考纲,2023年高考部分省份是新高考政策。2023新高考省份有浙江、上海、、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其余新高考改革省份: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科目,数学部分文理科,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3+1+2模式各科目分数: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3结合水(4.5%)+1+2模式在广东2021年全国高考就已经实行。

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变化?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高中生物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是学的比较多,难度有所增加。

人教版生物教材改版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一改老教材内容难、繁、偏、旧等弊端,从学生生活和经验出发,紧密跟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人教版是没有必修三的,只有必修一和必修二两本书,外加三本选择性必修,现在新教材改革,不仅在内容上稍有变动,书本的排版,专业名词的叫法上也有所更改,但大致还是和旧教材别不大。

主要是侧重点不一样了,新教材删去了很多内容,很多以前很重要的考点现在基本都不考了。

江苏新高考教材变化,本人教生物以生物教材为例。

1.内容变化 新教材对比老教材删除了二:考查范围与内容没变化部分知识点,把必修三教材变为了选修。这样必修两本书,选修三本书。

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高一生物教材由原来的三本书变为两本书。原教材是三本书,包括 《高中册》、《高中第二册》和 《高中第三册》,高一学习十章内容,册有 4 章内容,第二册有3 章内容,第三册有3对于一些理科生而言,作为爸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一次,也许我就是985毕业的了吧。高考虽然是一项比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为很多人诟病。 章内容。

2017年全国卷生物选修一考纲

2014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结构核仁明》文理科和2013年对比,在内容、能力要求、时间、分值(含选修比例)、题型题量、包括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

作者:KushimJiang链接:/question/51265736/answer/125608462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中心、局)、高校招生公室: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篇四】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修订考试大纲,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是落实《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现将各学科考试大纲主要修订内容(见附件)下发给你们。各地要及时传达,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和宣传工作,加强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门沟通协调,做好考试大纲的解读和适应性测试工作,帮助中学准确把握考试大纲修订情况,及时回应教师、学生和关切,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高考平稳顺利。附件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一、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二、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2、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3、调整考试内容。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三、各学科修订内容语文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汉语1、考试科目名称由“汉语文”更改为“汉语”。2、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3、调整试卷结构、强化能力立意。调整I、II卷分值比例,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并根据考生群体的特点增加对读、写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阅读材料由一篇调整为两篇,文体覆盖更全面。4、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数学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历史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的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地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思想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结合思想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物理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化学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生物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今年2019年理科高考考纲是怎样的

1月31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离子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数学(理科):

高考理科数学科要求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改为“贯彻落实”列 2 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 4 的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 2 个专题。

物理: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化学:

高考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 1”“化学 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模块考试。

生物: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英语:

考核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 左右。语言运用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考纲范围之内的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篇一】

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

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染色质两种状态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明确是告诉你:不考!!!醇、苯

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

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

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篇二】

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官的发育及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3、多糖,蛋白质,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篇三】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高效性,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5.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

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染色质两种状态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

8、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

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篇五】

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官的发育及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3、多糖,蛋白质,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篇六】

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5.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拓展阅读:高考生物复习方法

1、对照考纲,全面复习

同学们一定要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而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一轮复习前清晰地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

2、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3、既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

一定要做往届全国卷的真题,试题用的语言往往是的语言,专业术语往往也是将来做科研的术语,同学们要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重难点知识,专项训练

要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生物育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选修一的难度低于选修三,选修一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点。

2014新课标高考大纲(全面的)

2.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4年与13年全国新课标考试说明对比

语文

1.考试说明的内容基本相同。

试题结构、赋分、题型、默写范围无变化。

2.题型示例有两处变化:

(1)13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样题的篇目为《林冲见拨》《二十年以后》,一篇,一篇外国。

14年换下了外国《二十年以后》,而换上了《孕妇和牛》;即14年样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只有两篇。

(2)语用题在13年题型示例基础上,增加了一道语言表达得体题,考查应用文中语言表达得体。

数学

英语

2014年高考考纲英语科是自从2007年实施新课标高考以来变化的一次:涉及重大题型改革,此举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将产生重大影响和正面反拨效应。

题型改革具体内容:基于各种原因,删除了建国后高考英语历史上延续数十年的“单句型语言知1、选修模块3-2,在主题“交变电流”中,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要求“Ⅰ”变为要求“Ⅱ”;识题”(合计15题,合计15分)。

代之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合计10题,合计15分),此改良题型考纲称呼为“英语语言知识运用 第二节”。

物理

一、增加的内容

选修模块3-5,在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下增加“动量定理 Ⅱ”。

二、删除的内容

选修模块3-5,在主题“原子核”的说明中,删除“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

三、变化的内容

2、选修模块3-4,在主题“光”中,说明“1.相对折射率不做考试要求”变为“1.相对折射率作要求”;

3、选修模块3-5,在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中,说明“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

化学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化学科)中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与2013年完全相同。

题型示例中增加了3道选择题和6道非选择题。

选择题:例7为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例8为电化学原理题,例9为化学实验选择题。

非选择题:例22、23、25均为化学工艺流程题,例24为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例26为物质结构与性质题(不需要推断元素),例27为有机推断与合成题。

生物

1、增加:无

2、减少:前言第二段中,要体现生物学科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4、题型示例:例5由2013年的“基因重组”相关题目改为“遗传定律”相关题目;例8由2013年的“蛋白质盐析”相关实验题目改为“血糖调节”相关题目。

部分 经济生活

“”改为“从总体到全面”

“经济建设的要求”改为“全面建成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部分 生活

(一)1.删掉“我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国 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三)3.删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增加4.特色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四)2.“特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改为“建设文化强国”

删掉“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增加“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精神文明建设”改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历史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考试说明与2013年对比结果是,考试形式、试卷结构无变化;考核目标与要求中例题10更换为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乙卷的41题;考试内容无变化。

地理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

例14:换了一个题

高中生物选修3在高考中占多大分值?

(十一)1.“全面建设的经济目标”改为“实现全面建成的目标”

这个每年比例不同,你可以参考高考考纲,人手一本的。不过物理这东西是连贯的,也许涉及到选修1、2的东西也可能会用到3的知识点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6~8分,高不过9分的

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021新高考考卷形式 有变化吗

10.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在考纲和说明不变的情将“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由(四)2.调整到“(四)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部分况下,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提醒2021届考生关注新题型、新动向,那么2021新高考考卷形式是什么,来看一下!

政史地不太清楚,说说数理化生的吧,各省份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福建的,仅供参考,

数学∶2-1(逻辑用语,圆锥曲线,空间向量),2-2(导数,复数),2-3(排列组合,统计与概率),因为新高考,不分文理数,所以极坐标与参数方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程,不等式选讲,以及定积分,都被删掉了

物理∶3-1(电学,电路,磁学),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3-3(热学),3-4(振动和波,光学),3-5(动量,原子物理),往届3-3和3-4二选一,新高考五本选修全考

化学∶选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三(物质结构),选五(有机),往届选三选五二选一,新高考大部分省份三本全考,福建待定(从现在准高三的试卷来看,也是全考)

生物∶选修一(微生物),选修三(生物工程),福建是二选一

新高考的变化

科目设置不同

和现行方案相比,新方案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以及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特色,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分值变化

现行方案中,文科类、理科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80分。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两门选修科目测试,以等级来呈现的。

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说,新方案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