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习资讯 >

职业院校师资现状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发展规划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竞赛有二类,一类是教学水平类,另一类则是专业技能类。教学水平方向的竞赛学校要取得成绩,会组织全体教研组老师共同参与,通过层层筛选、反复训练、邀请教学专家或名师指点把关等步骤。通过这种全组老师参与的形式有效地促进组内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现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形式多样、内容广、难度大,无论是教师个人参加竞赛还是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若想获奖,教师自身在学习上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这样就能有效促进教师自学,通过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笔者所在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也提出“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到2015年,‘双师型’教师比例中职教育达到75%,高职教育达到85%。实现职业学校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提高办学效益。”何谓“双师型”教师?它是指承担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教师,既掌握某一专门职业技能,同时也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能学生掌握该职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一所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可以说是一所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校 “双师型”教师比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践能力培养策略

职业院校师资现状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发展规划职业院校师资现状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发展规划


职业院校师资现状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发展规划


【论文摘要】 针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和竞争性,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紧迫性,本文从多重路径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几点创新策略。

【论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当前,主要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数量逐年增多,占教师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虽然青年教师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理论素质较高,但教学经验、科研经验均较欠缺,尤其是科研经验不足,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或学术会议的机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直接导致难以真正实现学术。在指导学生实习、见习活动方面的能力仍然相当有限,甚至其在实训课程的组织和方面的现场指导能力也颇为令人担忧,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经验和培养手段相当匮乏,难以有效保证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真正形成。鉴于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和竞争性,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变的越来越紧迫,青年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激发创新能力,逐步在科研上、教学上真正地成熟、起来,这对其本人的发展乃至高等教育的前景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1.建立或完善制度性激励体系。近年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学历背景具有不断优化的趋势,但是职业阅历单一,从校门到校门的简单经历缺少了企业现场经验,不足以保证其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模拟,更无法指导学生的见习或实习作过程。可是青年教师自主产生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愿望都很强烈,学校需要建立或完善制度性激励体系,为青年教师创造各种制度性激励环境,例如对其参与诸如实验(实训)室建设、赴企业挂职锻炼、带队进驻实习实训企业、外出参与各类“双师型”培训、多提供与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外聘教师沟通学习的机会,院校与企业深入地产学研合作机会,来丰富青年教师职业阅历,有利于其“双师型”素质提升的行为。同时在课时计算、职称晋升等一系列环节给予政策倾斜,不仅可以节省院校教师培养的资金开支,而且可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主动寻找有利于自身实践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机会。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最直接的外部通道。近年来,企业对高职院校实用技术(或技术路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直接促成了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自然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打造最为直接的外部通道,使其可以借助单位背景(而不是个人背景)顺利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创造性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技术性或管理性难题。这一点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成就感自然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这一通道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紧密合作关系的确立,因此加大校企合作工作的.组织与工作,就应该成为一项先导型工作。

4.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近几年来,各省市学生科技竞赛越来越受到各相关院校、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以及学生的普遍欢迎。竞赛对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的显著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公认,事实上,它对指导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高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均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作用,从而真正地推动了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科技竞赛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参赛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善于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到一起.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以科技前沿发展水平为导向,强调作品的创新设计和创新思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归根到底,担子落在高校教师身上.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其观念和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养的深度。各类竞赛既能反映专业的前沿发展水平,又能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是一个很好的通往高水平科研的台阶。对没有科研课题研究机会的青年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应积极参与。

5.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的办法是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参与实验课教学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而且行之有效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方法。随着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实验课堂的内容日趋丰富多样化,在深度和难度上也有了扩展,逐渐开始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能实际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对教师本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各高校一般都是理论课、实验课分离教学,即实验由专门的实验室人员进行讲授指导,讲理论课的老师则只负责讲授理论知识,几乎不进实验室。这种分离式教学对提高学生将课堂知识和实验内容融会贯通的能力是不利的,对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增强教师个人综合能力显然也是不利的。高校青年教师应看到这个问题,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利用好这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样,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环节均属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带队指导工作都对教师本人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

教师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每个学校内都有一批的教师,专业上是强项或是教学教育上是能手,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培训机制开展相关培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工具、手段日新月异,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替和运用更应加强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如教研组内培训活动、备课组内的活动、教师进学校实训室的实习制度等。目前许多学校是某些专业的实训基地,专业设备非常齐全,动手作技能弱的教师应利用好学校资源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学校组织好传、帮、带的培训工作,让有特色的教师辅导相应项目弱的教师,让经验丰富教师指导青年教师。

“专任教师总量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今年的1144.2万人次。”

9月6日,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一场发布会,介绍的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界面教育从会上获悉上述数据。

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会上表示,十年来,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走向深化。“2001年分别设立城市、县镇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2014年实现城乡编制标准统一,2019年出台创新编制管理举措,经过20多年努力,今年6月底省市县全面达标。”

教师学历方面,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十年前的32.6%增加到去年的70.34.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往往局限于本校内部的交流和合作,缺乏与其他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外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机会。缺乏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合作资源,限制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加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加到13.2万人。

教师培养方面,国内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院校共同参与的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了“中师、专科、本科”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师教育跃升。安排50亿元支持师范院校建设,每年为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一万名左右师范生。

“教师队伍短板加速补齐。”任友群介绍,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成效显著,通过实施部署师范生公费教育,十年招生8.5万人,90%的毕业生进入中西部从教。“特岗”的实施为中西部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在发布会上表示,“的以来,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大支出。”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

通过出台教职工配备标准,专任教师从147.9万人增加到319.1万人。通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从4.4万人增加到6.9万人。

通过“三区”人才教师专项、援疆万名教师支教和“组团式”援疆、中小学和高校银龄讲学,累计派出22.1万名教师到农村和中西部学校支教讲学。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相关性调研分析论文?

3.参加竞赛活动,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专业技术职务任命期、职称恢复期、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期和专业技术职务岗聘期等四个时期。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的构建应从制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准则、指标体系、作指南和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为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提供具有可作性的策略。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相关性调研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学校目前在衢州本地就有100多家经常联系的企业,很多知名企业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实现共赢,一方面企业有技术难题、用工困难会找学校帮忙,同时学校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进企业实习1~2个月,着重提高专业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作规范,据此研究技能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最终把到企业锻炼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另外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这也是提高教师技能的一种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相关性调研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 目前,国内对于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指标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相关性的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职称评审指标设计的建议,为科学地建立高职院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指标体系提供研究的基础。

1 对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状况调研的必要性

自2006年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时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别,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地区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职称评审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的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从事师资管理的人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但是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出现了建议正确,可是运用困难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职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2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相关性调研分析

2.1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多种能力又可以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合理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高职院校教师更应具备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专业开发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教学情境设计和实施能力、基于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改革和服务能力等等。

2.2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指标内涵分析

“职称”的内涵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学术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是衡量教师学识、能力、成就和贡献的一种标志,职称评聘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具体手段。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职称评审条件大多是从学历要求、资历要求、外语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要求、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教学业绩成果要求、科研业绩成果要求、教师品德素养、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方面来考察一个教师的水平。从指标设计到内容,有的是直接套用普通高校的评审条件,有的是在普通高校评审指标的基础上降低了标准,但是难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2.3.1 调研模式

本课题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中选取了职业大学、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职业学院、商务职业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出问卷125份,收回116份,有效问卷112份,调研的部分内容用于研究分析职称评审所涉及的指标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的高低。

2学校现有美术绘画和美术设计两大类专业,美术设计类设广告设计与制作、展示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和3+2高职等方向。美术设计专业为省、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和实训基地。学校现有班级20个,学生713名。在编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有“省员”、“省教师”、“省教坛新秀”、“市教师”、“市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市双十佳魅力教师”、“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市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市十大双师型教师”、“高级技能专业教师”、“市教坛新秀”等10余人。学校现有专业教师25人,均毕业于美院等知名院校,历年来师生在全国、全省、全市美术类技能竞赛中屡次获奖并取得优异成绩。.3.3 调研结果分析说明

调研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题到第七题是对于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的调研,第八题到第十三题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的调研。

1关于高职教师一般职业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历、资历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一般,说明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资历只是其可以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不能以高学历或者是任职时间长就说明一个教师的实际水平高。

问卷的第二题到第五题都是围绕论文、著作这个指标的调查,从调研结果来看,论文的质量和期刊的等级可以真实的反映一个教师在这方面的水平。论文的数量多不一定是水平高,说明提高论文质量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一个主要渠道。

2关于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第八题是关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这项内容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最显著的标志。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阶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弱直接体现高职教育的水平,自然也就体现了高职教师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50.9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高或较高,33.93%的教师做出了中庸的选择,只有1.79%的被调查者认为这项内容不能真实反映教师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参赛获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否能在大赛中获奖学生的资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不可否定的是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直接会影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提高。

什么是中职双师型教师 谈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一、师资来源决定“双师型”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具备两种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这类教师才能有效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教学改革。但是目前中职学校专业课的师资参不齐,有的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欠缺;有的专业技能熟练,但缺少教学技巧,这主要是中职学校的师资来源决定了上述状况。目前,职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高校的毕业生。早期的师范类毕业生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专业上几乎没有接触过,而非师范类的学生专业知识强,在教育教学上则很欠缺。近几年随着高等职业师范类学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有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专业技能的师资加入到中职教师的队伍中来。二是学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从企业中的专业教师,这部分师资他们在专业上是行家,专业技能竞赛也是常胜将军,但在教育教学方面则非常不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教学与他们在企业带徒弟完全是两码事。三是因为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一部分学校教师从文化课转向专业课教学,这部分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但在专业技能上是半路出家,还不过关。教师的现状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师进企业实习

4.积极鼓励教师向“双师型”1您认为学历、资历对真实评价高职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2您认为撰写论文、著作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3您认为撰写论文、著作的数量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4您认为论文、著作的质量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5您认为以期刊等级对于评价论文质量的影响值是高是低?6您认为编写教材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7您认为教学质量考核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8您认为指导学生参加大赛获奖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9您认为科研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0您认为教学改革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1您认为专业建设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2您认为发明、专利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 13您认为对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对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是高是低?教师发展

学校无论从政策上或是从经济上都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这样就会促使教师主动向“双师型”发展。现在学校每年有很大一笔经济上的支出用于培训“双师型”教师,如每年都派老师去德国学习,参加“中德合作”培训班,外出交流学习,去高职院校学习深造,教师每2年下企业实习2个月等,抓住各类培训机会培养“双师型”教师。

总之,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目标任务,决定了职业学校只有采用合理的途径和措施,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的培训,实施终身教育制度,才能让教师的成长跟随的发展不断进步总结起来,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薄弱的原因主要包括资源和条件不足、角色定位不明确、缺乏合适的评价机制、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以及培训和支持不足。,为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

目前职业教育培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哪些

2.3 对于1.完善学校校本培训机制现行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政策的调查分析

1、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2.3.2 调研情况统计我国职业教育体制多头化,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归口不同,加上立法相对滞后,势必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尽快打破部门界限,简化理顺关系,努力实行职业教育的统一,成立一个有权威、有实力、有统筹协调能力的技术管理机构,在该机构的统一下,认真地研究我国现行的考工标准、专业技术资格标准,发动全和各行各业制定高中后教育的几种不同类型、又相互打通的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有效地实行“无训不上岗,无证不就业”的就业制度,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要依据需要办学,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要密切结合企业的实际,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调查研究,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预测。 职业教育是有特色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重视开放式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现阶段,职业教育终身化在我国已初见端倪,主要表现为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明确,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作水平高、上岗适应快以及理论知识基础宽广等方面形成培养目标优势;在教学体系上,高等职业教育应构筑其相对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3、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战略措施。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学历达标率低,结构不合理等现状,当务之急是采取以下措施:⑴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⑵拓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体制,挑选愿意担当职教教师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接受一至二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通过教师资格考核后到职业教育学校任教,开通面向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渠道,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有关人士报考、应聘。继续从聘请一部分教师,实行专兼结合。⑶制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规划,落实培训措施。建立职业教育师资证书制度,努力促进职业教育师资定期参加培训,不断进修提高。4、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举的制度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注重了理论和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在现实情况下主要应在理论课中加强实践环节,在技能训练中加强理论教师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另外,各类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应积极开设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大力培养我国急需的、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的双证书一体化高级职业人才,创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

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的学校现状

2.建立“传、帮、带”机制。建立“传、帮、带”机制,为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性教学和科研活动来提升实践能力铺设捷径。一方面,流行于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机制,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是非常有效的。通过“以老带新”的“一摘要:没有的师资,就没有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师资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本文从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实质,并结合我院实践,尝试提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做法。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 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师资。”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职业院校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公信度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影响着职校生的就业前途。近几年,从经济的快速腾飞到金融危机,又到低碳经济,每一个阶段都是对我们从事职教教师的一个知识挑战。因此,提高职教教师教学能力事在必行。 1 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一是理解和处理教材、筛选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进行科学策划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学内容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师生互动,特别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有待提高;五是以训练为主线,帮助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六是对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待提高。 1.2 个人专业发展意识模糊,感薄弱。专业发展的含义是,学科教师不仅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拓宽和加深,而且与相邻的学科专业能有机地沟通和联系。绝大多数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模糊主要表现在个人发展目标混乱,只单纯知识和技术,不求专业发展。 1.3 对专业能力的理解不准确,学习能力弱。现代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更注重教师行为对于学生特定的认知行为与情感行为问卷调查的第七题是关于教学质量考核的调查,53.57%被调查者选择了高和较高的选项,说明大家普遍认为教学质量考核可以真实地评价一个教师的水平。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一般要考核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五年的教学质量情况,可以说这是一名教师日积月累取得的成绩,最能够直接反映一个教师的真实水平。的影响。而很多职校教师对此认识很模糊。还有一些由高校毕业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教师,认为所学的知识完全能够胜任教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毫无怀疑。但是他们忽略了要紧跟行业发展的动态,对于新技术和新技能的掌握要能体现出良好的再学习能力的时代要求。 1.4 教师学习、培训收获甚少。教师的学习,一是本校教研组内活动;二是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师资培训。教研组作为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应经常开展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这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看,由于老师们认为职业学校不存在升学压力,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教研组活动经常是流于形式。一直以来,学校每年花费很大的财力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但是,毕竟名额有限,只能惠及部分教师。除了培训机会少之外,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也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2 提高学院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几个途径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思想,参与教学改革。教师们习惯的传统教学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缺乏自主性及个人长期规划。时至今日,还常有人对韩愈所讲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为赞赏与认同。孰不知,这种知识授受型的教师在知识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已越来越不合时宜。现今形势下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从实践者转化为反思者或反思探究者,才能应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强化校内实训中心,提高师生作技能。学校应有地建成一批集多媒体投影仪、视频展台、多媒体计算机和实践作台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室、与因特网相连的校园网以及各种实验室、实习车间。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本领域科技发展动态,并及时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措施渗入到教学中。例如我院的做法是利用周二、周五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将所有的教师(包括基础课教师)分组参加技能培训,由学院本专业实训教师带领,进行学习和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2.3 鼓励教师进企业锻炼,增强实践作本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在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只有下到生产一线,才能熟悉产品的工艺流程,掌握新技术和作技能,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带领学生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 2.4 加强现有的教师的在职培训,开展校本研修。职业学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应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才能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学校应有有目的的对现有的教师安排在职培训。学校应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学历上的提高。积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专业与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的方向,了解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 2.5 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活动。学校应鼓励师生参加各种教学和技能竞赛。教师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对自身作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参加技能比拼,更是指导教师之间的专业教学水平比武。如何发挥职业院校的特点,培养出技能素质高、在技能比拼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学生,是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2.6 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手段和方法,企业才有竞争力和活力。学院要与企业建立起长久、互惠的关系,必须迎合企业的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应用性和开发性的研究项目和培养合格的员工,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应积极参加新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主动到科研设计单位并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参加项目设计,从生产实践中为学生寻找实践课题。教师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实现了自己向“双师”的转变。 2.7 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明确科研促进教学的重要性,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渗透于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教学科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教师对科学规律的了解更加深刻,开阔了思路,更具有创新意识、实践精神、探索等素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积极探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办出技工、教育的特色,使之更好地为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达到毕业既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这不仅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愿。 [2]谢玲.浅析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做法[J].职业技术,2010(11):60. [3]刘毅刚,陈宁,李秀妹.课题驱动式校本培训初探[J].职业技术,2007(8):29. [4]柴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2009(6):72. [5]李蕾,刘玉范,李子峰.专业理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J].职业技术 2008(10):47. [6]顾德库,李向楠,刘晓野.黑龙江省中职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其分析[J].职业技术,2007,16:4-6.[7]李楠.加强课题研究,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J].职业技术,2010,1:30.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途径,青年教师不仅可以向资深教师学习适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可以向资深教师学习实践课程的指导方法以及实习、实训和见习的指导手段与经验,通过消化和吸收后,形成属于自我的全新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借助于各类教学与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从政策上确立青年教师的参与机制,当可在提高青年教师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同时,获得展示自我与提升自我的机遇,对提高青年教师了解前沿性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展青年教师的企业观察与思考视角,具有极为现实的重要意义。

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薄弱的原因主要有?

3.缺乏合适的评价机制:科研成果的评价对于教师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在科研评价上存在不足,往往只注重论文数量,忽视了科研的实际成果和影响力。这导致教师对科研产生了功利性的心态,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1.资源和条件不足:职业院校往往在科研方面的资源与高校相比较匮乏,包括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图书馆资源等。这导致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受到限制,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双师型”教师

2.角色定位不明确: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而科研工作通常不被视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这使得教师在科研方面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往往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上。

5.培训和支持不足:职业院校教师在科研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相对薄弱,缺乏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培养,缺乏科研团队和导师的指导与支持。这使得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面临更多困难,难以顺利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展。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科研资源的配置,明确教师科研的重要性与价值,建立科研成果的全面评价体系,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并加强教师科研培训与支持。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职问卷第六题是关于编写教材的调查,在大多数职称评审档案中规定,撰写论文和和编写教材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发表论文的篇数或者参编教材达到规定字数都可以说明在这方面达到了职称评审的要求。但是调查结果显示,41.9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编写教材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影响值一般,也就说明编写教材不能问卷用于调查高职学院一线教师对于职称评审指标涉及的内容对于真实评价教师水平的影响值的高低。选项分由高到低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5分表示影响值,1分表示影响值。体现教师的水平高低。教师职业能力职称指标相关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