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习资讯 >

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简约版)

竹子画家王连升

中锋用笔自下而上、由粗渐细、一节一节画出,竹节不可均匀,根部短,中间长,顶梢又短些。竹秆画好点竹节,点节时笔墨较重,绝斗行笔如写书法,不要完全地重复,竹节有乙字上抱、八字下抱法,竹节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不容轻视。

王天波,男, 名王连升,号三砚斋主,甘肃庄浪县人,“民间艺术称号”获得者, 现为画画家、甘肃省工艺美术。

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简约版)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简约版)


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竹子国画作品大全简约版)


做人也和画竹子一样,要养成一种好的品格,至少也要花上二十年。

艺郑晓京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国画挺不错的术经历:

谁画的竹子有名

当今画竹子是刘法禄

明代才子唐伯虎曾在一扇面上画了《竹子》,竹枝横斜出,枝密叶茂,意境幽深。他的《画竹诗》:“一林寒竹护山家,秋夜来听雨似麻。嘈杂欲疑蚕上叶,萧疏更比蟹爬沙。”

清代画家朱官登善于博采画竹百家之长,擅画“风、晴、雨、雪”之竹姿风韵,曾被誉为“江南画竹家”。他喜欢元代画竹名家柯久思的竹画,不论身在何处都随身携带柯久思的画竹卷轴。

郑板桥,诗、书、画被誉为“三绝”。

我回答问题不似人墨守成规,你自己比较谁的竹画得。

问题二:清朝时期谁应注意黑、灰、白的处理和水墨浓淡变化;擅长画竹子?近代,谁画的马出名? 郑板桥,徐悲鸿

问题三:国画竹谁画的 擅长画竹子画家 北宋仁宗时期有一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四川省梓潼县人。他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之称。 文与可学画非常认真、细致。为了画好竹子,文与可在房屋周围和窗前种了许多青竹,每天都仔细观察竹子的枝叶在晴天或雨后,在茂盛或落叶等不同时期的状态和生长情况,了解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里的形态变化。经过长期种植竹子的实践和细心的观察,文与可在胸中积累了各种各样竹子的形象。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便是由他而来的

问题五:请问画竹子出名的画家是哪位? 郑板桥即郑燮,清代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问题六:历史上画竹有名的画家是谁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此图为高克恭传世的一件画竹作品,用笔温和沉静,条理清晰,竹与脚下之石相呼应,可谓“竹石有情”。

赵孟,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在花鸟画方面,他糅合“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二体,兼工带写,不尚工巧,而以清疏淡雅取胜。

管道升,赵孟 之妻,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工诗文书画,擅画梅、兰、竹。传世墨迹不多见。管道升画竹在元代颇负盛名,其特点是:在用墨上不求变化,竹叶并无层次,一笔完成,行笔以中锋为主,偶有侧锋。上边的竹叶作“燕飞式”,用藏锋笔法挑出,极为生动。

李b(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进)人。善画枯木竹石,尤善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李b曾遍游东南山川,出使过交趾(今越南),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态。此图的题材还是修竹与树石,杂以兰花野草,共同构筑了此画幽雅明快的意境。

倪瓒(1301――1374),“元四家”之一,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幻霞生、荆蛮民、奚元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常州人,出身江南富豪,生活十分富裕。此画湖石瘦立,高梧疏竹,溪流涓涓,笔法雄阔,神气俱全。

在的文化中,竹子是坚贞、 有节气、有骨气的象征。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如画妙笔赞美过竹、描摹过竹,就连伟大词人东坡居士也曾这样赞叹“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传说唐代李靖见北都童子寺有竹 , 只长数尺, 便令主管僧寺的和尚每日报竹平安 ,此后, 人们便把一切平安信息都叫 “ 竹报平安” 。 古人还曾留下诸多咏竹诗句 “ 高节人相重 , 虚心世所知 ”, “ 直饶岁冷无调叶, 任是霜凌不变心 ” 。诗仙李白又有 “ 开门风动竹 , 疑是故人来” 句, 称竹为 “ 故人“。竹子画是绘画中的传统题材,它为历代画家所喜于描绘,那么该怎么画水墨画竹子,水墨画竹子的画法有哪些呢?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人。他以画竹,亦善作墨花。墨竹师文同,而能自创新意。他常以书法用笔写竹石,书画结合,运用自如。

王绂善画竹,他笔下的竹潇洒简练,意态飞扬,很有文人画的清幽之境。王绂画竹虽承前人文同、吴镇墨竹画遗风,但笔墨韵味更具文人情怀,当时被称为画竹的“国朝手”。此画为元以后的新创风格。

夏昶(1388――1470),迄今为止,画历史上画竹的画家,明代人,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江苏昆山人。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

淇澳是个地名,位于河南省,以盛产竹子而著称于世。此图即是一幅表现河水坡石滩渚间之竹林的传世名作。笔法劲健,构图疏密有致,整个画面显得十分清雅高洁。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为突出。

问题七:我国画家中谁善于画竹子 在熟悉的画家中,郑板桥应该算是善于画竹子的画家了吧。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一生画竹、写竹多,次则兰、石,因为我们公司生产过一个产品,【郑板桥丝绸邮票册】

国画竹的擅长画竹子的画家

画竹子的画家是郑板桥。(一)画竿的方法。竹竿挺拔坚韧,不宜用柔软的笔,硬毫或兼毫便于表现。根据竿的粗细选择笔的大小,大笔画粗干,小笔画细枝和枝梢。国画竹子有哪些画法?一般笔顺从根向梢,由下至上,若枝竿倒悬下垂,则由上至下,握笔略侧稍逆,一节一节地画上去,发竿时笔酣墨饱,近枝叶处逐渐轻虚下来,为生枝布叶留下余地,每笔起止有明显的顿挫,象股骨、肱骨那样,两头略粗,中间较细,又如同书法中的“一”字那样,起止处稍事强调。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擅长画竹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因擅长画竹子而出名。下面晒一幅郑板桥的竹子画:《竹石图》

4、再将三节竹子也涂上翠绿色,这样竹叶简笔画就画好了。竹竿和竹子叶子的颜色不要画成一种颜色,要有层次感。

画竹子的画家

竹子的画法有好多,但不宜学会。有一个简单的画法,就是用刷子画。将刷子先沾,两侧沾上墨,一笔画到底即可。这是徐悲鸿的发明。别看竹子的画法很简单,就由竹竿和叶子组成,但要画得洒脱自如,着实要下一番苦工夫。画竹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一笔一笔把一节一节竹竿画出来,再添上竹叶就行了。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竹子画家王连升作品: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郑板桥集》等。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

人物纪念:

1.江苏兴化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纪念馆兴化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1993年11月新建馆舍为古典式建筑,迎门为大型花岗岩郑板桥全身塑像、郑板桥兰竹石大理石壁雕。

范县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河南省范县辛庄乡毛楼村。占地28亩,主体建筑“三绝堂”,将展示郑板桥的生活、写作、作画的场面,除三绝的诗书画作品展览外。还设有“金水桥”、“板桥故居”、“幽逸廊”等建筑。

郑板桥故居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子怎么画简单又漂亮

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竹子、兰花和石头。画讲究的不是形似,而在乎神与气节,郑板桥的竹子是有气节的竹。

简单又漂亮的竹子画法如下:

,每一节竹竿要一笔画成。

工具:画笔。

1、画出两块偎依在一起的竹子叶子,叶子的形状像葵瓜子一样的竹子叶面,再在右边画出一样的三片较小的叶片。两个不能离太远也不能离太近要把握好距离。

3、然后将竹子两侧的竹子叶子的叶面涂上墨绿。竹子叶子也可以用浅一点的颜色画出叶子的渐变颜色。

3.故居。竹笋的画法

调中墨,笔锋蘸重墨,按照竹笋的结构,以中锋或中侧锋用笔,自上而下,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交互使用,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粗或细,一气呵成。待笋竿画好后,用稍浓的墨画小叶,笋竿上用攒三聚五的方式点垛斑纹,要疏密得当,参错落方能好看。

画竹,画叶的难度,因为竹叶的变化丰富多端,层次繁复,要画得密而不乱,疏而不简,叶叶须着枝,笔笔有法度。所以,必须持之以恒,下足功夫,反复练习,得其要领,才能求得成效。

你了解水墨画竹子的画法吗?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墨竹画法

介绍

写意竹子创作

构图应有章法,疏密得当3、老秆生枝与嫩秆生枝画法。,根据自然生长规律进行创作;

枝干应挺拔有力,根据生长规律节节分明;

写意画竹叶子的组合用笔应分为“个”、“介”、“少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清三僧的石涛等”、“分”等几种组合构图;

写意竹子创作笔法变化莫测,选择自己理想的几种手法,加以熟练和完善形成自己的创作手段;

切记:“笔在心里、心在笔端、胸有成竹、枝枝连叶、叶叶连枝”的创作秘诀。 此外,画写意创作贵在随心所欲,因此作者的心态很重要!画如其人在写意竹子里能够表现的淋漓尽致

高启云跟谁学的画竹子

4、再将三节竹子也涂上翠绿色元代画家李衍以画竹为出名,并著有《竹谱2、依着两边画下来的竹子叶,由上向下画出三节竹子竹竿。竹竿要画的笔直的,每一节竹子中间都是向里凹进去的,竹竿的两旁向外。》一书。,竹叶简笔画就画好了。竹竿和竹子叶子的颜色不要换成一种颜色。

怎样画国画竹子

吴镇(1280――1354),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花庵主等。嘉兴人,家贫,杜门隐居,性孤僻,不满元朝统治,从不以画媚世。除山水画外,吴镇兼善山摸竹石。喜用秃笔重墨,气势豪迈。该册的题句印记,系统记述了他写竹的经验和创作理论。吴镇的画竹法对后世影响巨大。

(二)画节的方法:国画竹子有哪些画法?国画竹子的竹节常见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八”字式,有些象“冠”字的头那样用笔连贯起来,古谱称“蜻蜓眼”或“鸟看腹”,依形取名。这种方法表示视点低于竹节,竹竿似有向内倾倒的感觉。

马少君作品

(三)画枝的方法:竹竿细长,线条更强调刚健秀拔,速度较快,表现出用笔的力度。竹枝为互生状态,一般竹节并生两枝,另一节在方向相反处生枝,左右交错,旧谱有“安枝分左右,不许一边就”的说法。细竿小枝多不画节,可以简略,线条起止要有顿挫,连接处即画竹子有以下三个要点:为关节,若拘于小节便会琐屑。

国画竹子叶子的两种画法

国画竹子叶子的画法如下:观察现实竹叶的生长形态:有仰叶,有垂叶,有正面的,微侧的和正侧的,画的时候就要有大小的区别。一组竹叶的组合上,它也是有高低竹子画法简单又好看有以下这些:的错落及角度大小的不同。

古人总结,叶如楷,像写楷书的悬针竖一样去表达竹叶,画出来更加的挺直有劲。笔法:看不见叶柄的多采用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再慢慢收2、接着我们在叶子旁边画一节节清秀的竹子,继续在右边画一根形状略微小一点的竹子,两个竹子的底部要连在一起。笔。能见到叶柄的多用露锋起笔中锋行笔,再慢慢收笔,有少量飞白也是可以的。

竹叶大致可分为:人字形,个字形和介字形,分字形。注意竹叶高低,长短以及与枝之间的疏密关系。尽量不要画平行的,起笔交于一点的,井字形的及手掌形的叶子。高启云的老师是吴湖帆。高启云是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竹子画作品以笔墨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据悉,高启云的老师是吴湖帆,而吴湖帆是清朝末年的画家和书法家,他的画作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其中竹子画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同类破的意思就是人字形破人字形,个字形破个字形的,仰叶呢就从下边去破去加叶子尽量挨下边一组叶子近点,注意朝向不同。也可以异类破,少破多为主,比如两片人字形去破三片个字形的,自然注意朝向,大小的不用。

添加在一根竹杆上的竹叶要主次分明,有弄有淡,有密有疏,要画的自然生动。:竹叶不要画川字,不要画五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