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考 >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西方经济学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区别在于: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西方经济学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西方经济学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西方经济学


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所谓 “常住单位”,其内涵与“常住居民”相同。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可见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外国居, 本国居民也有向外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外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它们都是核算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因其计算口径不同,二者又有所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价值。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而非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去。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它是“生产”的概念,后者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相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的计算公式

在GDP核算中,GDP核算部门会根据不断发展的经济实际情况,依据不断完善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对的季度GDP核算方法进行修订,以确保核算方法的合理性。,正着手研究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进行修订。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收入法: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2、NDP=GDP-资本折旧(Depreciation)

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了,就得到净增价值,即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NDP。1、对基础数据的评估

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例如,某企业某年购置10台机器,其中2台用来更换报废的旧机器,则总投资10台机器,净投资为8台机器。

二者的关系

从经济学和学的双重角度来看,NDP的价值要远远大于GDP,也即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用国内生产净值指标要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优越的多。GDP是衡量一定时期一国范围内生产的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但NDP考虑到了“消耗”或者说“折旧”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概念,也是一个国民概念——它真正诠释了生产、增长及总价值与消耗、效率、净价值之间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名词解释

扩展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名词解释:指一个(或地区)所有对于GDP核算所使用的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有关部门都会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数据合理反映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当GDP核算部门得到这些基础数据后,会再次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确保这些数据符合GDP核算的概念和要求。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指标。

用以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指在一国领土范围内,本国的居民和外国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等于国内所有经济活动部门的增加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以一国领土范围为计算主体,凡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都包括在内,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要计算,本国居民在外国生产的则不计算。它等于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要素收入净值后的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到底是计算增加值?还是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定义和主要区别

GDP计算的是增加值或者说报告期没终产品价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GDP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对应GDP计算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季度GDP初步核算对时效性要求很强,一般在季后15天左右公布,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基础资料不能全部获得,因此季度GDP初步核算利用专业统计进度资料和相关指标推算得到。

随着可以获得的基础资料不断增加和完善,会利用更加完整的基础资料,例如,专业统人均GDP是年收入吗?计年报、行业财务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以及财政决算资料对GDP数据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质量评估:

2、对核算方法的评估

3、对核算结果的评估

在得到季度GDP核算结果后,要对GDP各构成项目数据、GDP数据与相关专业、部门统计数据以及宏观数据的协调性进行检验,保证GDP数据和其他主要数据的相互协调和匹配。正在建立以国民经济核算为核心框架,对各专业和部门基础统计数据进行评估的制度。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计算公式

此外,人均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存在异,人均收入中包含社保、个人所得税等费用,而这些收入是不可支配的。

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即价格总水平)。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是:

1、两者采用的价格水平不同:前者是采用的本期的价格来衡量本期的产出或收入,后者是采用既定基期的价格来衡量本期的产出或收入。

2、两者的经济意义不同:前者采取本期价格衡量本期产出说明名义GDP衡量的是本期经济活动的综合结果,这个综合包括价格水平也包括产量;后者较之而言,相对衡量了本期产量成果,更好说明了物质财富的进展情况。

名义GDP:名义GDP也称货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即价格总水平),即投资者可以根据名义gdp和gdp折算指数计算出实际gdp,或者根据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计算出名义gdp。

gdp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或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人均GDP就是用国内生产总值除以总人数而得出来的数据,代表一个或地区内,每个居民的平均贡献值。

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人均GDP就是人均收入,其实GDP和收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简单理解,人均GDP是指每个人平均创造的总财富,而人均收入只是每个人平均获得的财富分配。显然每个人创造的财富值和分配到的财富值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个人创造公司预期收益和个人拿到手上的工资是不相同的。

再例如,同一个劳动者,从事农业劳动每年的GDP产出可能为10万元,但如果进入企业从事工业生产,那么每年的GDP产出可能达到100万元,但收入水平也许并无突出变化。

因此人均GDP与人均收入并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但一般人均GDP要高于人均收入。

以上关于GDP通俗解释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啊?

1、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

参考资料来源:

一、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

1、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

二、名义GDP增长率与实质GDP增长率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参考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怎么计算?

2.名义GDP=实质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1,常被公认为衡量经济状况的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2012年1月,公布2011年重要经济数据,其中GDP增长9.2% ,基本符合预期。2012年10月18日,统计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三季度增幅创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14个季度新低。

的GDP核算历史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1985年开始,建立GDP核算制度,1993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2003年宣布将改进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取消容易引起误解的预计数,建立定期修正和调整GDP数据的机制,在发布GDP数据的同时发布相关的重要数据,必要时还将公布核算方法。这是提高GDP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向通行办法迈进的重要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