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中考志愿填报流程
(2)2019年各高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情况是:指标生的工作线都是一样的,502.77分。统招生的分数线不一样:中学453.03分;第二中学一志愿421.23分,第二志愿424.28分;第三中学一志愿421.23分,调剂志愿446.33分;第四中学458分;第五中学一志愿421.23分,二志愿432.76分。本年度的高中建档线是421.23分。在本年度的录取中,只有一中从志愿中就全部录满了,其余的四处高中志愿都没有录满,而是从第二志愿当中择优录满的。2022年天津中考志愿填报流程:
中考去学校确认资格要干嘛 中考申报学校需要咨询什么问题
中考去学校确认资格要干嘛 中考申报学校需要咨询什么问题
1、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成绩,推算中考是否能够达到的排名数,在中考之前学校会组织家长召开家长会,了解中考的一些具体政策和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家长一定要到时候去积极参加做好笔记。
2、可以与孩子充分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确定自己孩子能够达到的分数线,同时了解学校指标生的情况,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也可以找孩子的班主任听听他们的意见。
3、通常来说有三个志愿,志愿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享受指标生政策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会考没有通过的是不能够填报4星高中的,如果有休学或者复读情况的也是不享受指标生政策的。
4、由于中招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因此,志愿可报与自己平时的水平相对或稍高一点的学校,下一个志愿要比平时水平报得稍低一点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
注意:
1、非本市户籍报名要带居住证
根据中考报名条件,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青年可以报名,非本市户籍,具有本市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也可报考。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不受年龄和户籍限制。中考报名实行网上报名加现场确认。
①、考生要根据个人成绩情况按批 他介绍,参加备用的考生,虽说是在同一时间,做同一套中题,但是这部分考生的试卷将统一打包到一个地方,进行批卷、打分后,将成绩单独告诉学生和所录取的学校,不再统一公布成绩。他说,“成绩不在系统里,也没有排名,这样的还有什么意义?”次顺序填报志愿。
②、必须从每个批次的志愿报起,否则第二志愿不能选择。只报考中职学校考生可不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直接从中职学校栏填报。
③、第四批次学校必须填报(三)学籍区审核,只报考中职学校的考生除外。
④、提前批、批、第二批、第三批的志愿互相关联,如有修改必须全部重新填报。
3、“创新”降分资格有时间限制
记者了解到,对于此条加分政策有备注。因为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将逐步取消此照顾项目。
因此,2017年3月31日之前在初中阶段已获得以上项目奖项的考生,具有相关降分资格,降分项目适用于2017年至2019年中考,2017年3月31日之后获得以上项目奖项的考生将不再具备中考降分资格。
什么是中考定向生 有哪些要求和条件
■20备用19年说明:定向生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将优质高中的部分招生名额下发到部分薄弱初中。2017年陕西省级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定向生招生为本校统招的50%,8所大学附中定向生招生中含大学子女。
②网上志愿填报成功后,须于7月21日10:00至16:00通过学籍所在学校进行志愿确认。其实定向生政策由来已久。每年定向生招生名额占各省高中、省标准高中招生名额的50%,可以说是非常高了;而且可以在目标高中录取分数线基础上降40分录取,(同一“大学区”学校考生可以降低 50分录取)。
中考定向生报名要求
定向生是不需要参加额外的。只需要在中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填写定向生一栏即可。
凡在生源学校建立正式学籍3年,且连续在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就读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均具备定向生报名资格。
但是这次出来的文件中,特别提到了择校生无法享受定向生资格,那么现在报考定向生的条件就是:连续三年学籍+应届毕业生+小升初未择校!
定向生是如何录取的
录取时,以中考成绩和定向志愿为依据,在具备定向生资格且填报了定向志愿的应届考生中,按所在初中学校生源排队择优录取。定向生政策向“大学区”倾斜,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录取学校统招录取线下40分;“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区”内的定向生。
录取成绩不低于该学校统招录取线下50分,并不得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在你报考了你所中意的学校后,若你的中考分数到了该学校的分数线,就会被录取。但如果你分数线没到,但在分数线下50分以内,那就还有定向生这次机会。但此次录取是择优录取的,按照分配名额从上往下录取。若你的成绩够强,就能划到,运气不好,就不能被录取了。
各学校录取的定向生收费与统招生执行同一标准,民办学校录取的定向生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各学校录取的定向生与其他录取考生统一编班、统一建立学籍,这意味着,定向生录取的成绩低且学费也少,这也是考生家长趋之若鹜的原因。
指标到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指标到校生是由门将省级以上性普通高中统招按规定比例均衡分配到相应初中学校的招生名额。
指标到校生的条件
以成都为例
申请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户籍要在本招生区域内。二是初一年级即在本校按政策规定入学、有本校3年正式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三是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四是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体育达标。
所有指标到校生均须参加中考报名,完成体育、理化实验作和初中毕业(中心城区区域指标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科的初三毕业会考由初中毕业学校自行命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城区市级统分指标生和区域调剂指标生均要参加中考,中考升学成绩(不含特征加分)不低于“5+2”区域省级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方可录取。
分配原则
中心城区指标按以下原则进行分配,郊区(市)县参照执行:
1、指标到校生的分配应涵盖区域内所有公办初中。五城区享受了对口保送性普通高中名额的初中学校不再享⑤、批次和第四批次中的自主招生志愿的填报要特别注意。受指标到校生。
3、各城区在分配时,市属三所性普通高中的指标到校生必须均衡分配,同一所初中学校只能分配三所中的一所学校。
4、各区(市)县在分配时,应以各初中学校符合资格的学生人数为基数,并重点向纳入《成都市关于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的意见》中的学校倾斜。
填报方法
符合指标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且限报1个指标志愿,其他志愿按普通生志愿填报,并与普通生志愿填报同步进行,填报时,考生在普通生志愿中的“指标到校生志愿”中填写即可。
2020长沙中考指标生
在长沙,除了不用参加中考的直升生,指标生也可以获得优惠进入名校就读高中。今天,2020年长沙市城区省级性普通高中指标生公布,4040个指标数下发到各所中学,其中直接到长沙市一中、师大附中、长郡中学和雅礼中学四大名校的指标数为1440个,到另外省性高中的为3、区属市实验性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约占本校招生的60%。其中,名额分配到区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的30%,名额分配到校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的70%。2600个。
按照今年的政策,长沙市中招办将城区省级性普通高中招生的40%作为指标生,分配到城区公办初中和相关子弟学校。每所初中学校原则上分配2所或2所以上省级性普通高级中学的指标生,其中一所(或以上)为四没有参加今年宜宾市中考的考生,多数是参加了5月份宜宾的“拔尖创新人才班”并被录取者。也就是说,这批学生是宜宾初中生中的佼佼者。大名校,另一所(或以上)为其他省级性普通高级中学。
和往年每所初中只分配2所省性高中指标生不同,今年部分初中甚至分配了4所高中指标。以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为例,该校去年的指标生为71个,其中28个分配到长郡中学、43个到周南中学;而今年该校指标生为70个,其中10个到师大附中、17个到长郡中学,另外有21个到周南中学、22个到长沙市六中。与此同时,很多初中以往分配四大名校的指标生时,只分配了一所名校,但今年都达到了2所。
望城区自今年起高中招生纳入城区统一管理,实行三年过渡期。望城区普通高中指标生由望城区统一发布。
中考怎么拿到指标生 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志愿联动填报志愿须谨慎对于中考生来说,想要拿到指标生,首先需要具备本地户籍,其次应在本校具有正式学籍且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择校入学的学生是拿不到指标生的。
指标到校生是由门将省级以上性普通高中统招按规定比例均衡分配到相应初中学校的招生名额值得注意的是,具备照顾资格者须持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所有考生准备1寸彩色照片3张。。
分配原则根据宜宾市5月7日印发的《宜宾市致初三学生和家长的》可知,宜宾市规定凡参加“拔尖创新人才班”的初三学生,将不再参加中考。
同一所省级及以上性普通高中的指标到校生不能集中分配到一所或几所初中学校。
各城区在分配时,市属三所性普通高中的指标到校生必须均衡分配,同一所初中学校只能分配三所中的一所学校。
各区(市)县在分配时,应以各初中学校符合资格的学生人数为基数,
指标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正住户籍在我市(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指标到校生须为中心城区户籍,郊区[市]县指标到校生须为当地户籍);
2.初一年级即在本校按政策规定正常入学、有本校3年正式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
3.择校入学的学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生;
本地户籍+三年完整初中学籍(这里说的“完整”,指的是三年都在同一所初中,无论民办公办)。
什么是中考定向生 有哪些要求和条件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中考的定向生指的是发配给各学校上重点高中的名额。
⑤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自主招生录取志愿填报由相关招生学校自行组织。一、定向生申请条件
定向生申请条件一般是指定向生的招生范围,如果学生的家庭有一定的特殊困难,或者学生在学业、体育、文艺、科技等方面有一定的表现,都有可能成为定向生。
二、定向生录取条件
定向生录取条件是指学生在中考中的成绩必须达到特定的要求,才能够被定向录取。般情况下,定向生学生的中考成绩至少要高于普通中考考生的录取分数,才可以被定向录取。
三、定向生入学条件
四、定②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录取。向生报到条件
定向生报到条件就是指入学后,学校给予定向生一定的免修学分,以及一定的减免学费和住宿费,这样学生在入校之后,就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学业。
五、定向生学业考核条件
定向生学业考核条件是指入学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否则就会被学校取消定向生的资格。
中考定向指标政策如下:
是将优质高中招生定向下发到部分薄弱初中。定向生资格为在生源学校取得正式学籍三年,且初一、初二、初三连续在该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定向生录取方面,在具备资格且填报了定向志愿的应届考生中,以中考成绩和定向志愿为依据,按所在初中学校生源排队择优录取。
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录取学校统招录取线下30分:定向生政策向大学区倾斜,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区内的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该学校统招录取线下40分,并不得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
中考的是怎样录取的
02其次,初三毕业生如何填报中考志愿呢?刚才看的是高中学校的录取数据,初三毕业生除了报考高中以外,还有一些的学生会选择“3+4”本科贯通培养志愿。因此,中考成绩揭晓以后,在高中学校录取之前,先要填报“3+3”的志愿,等这项工作完成后,普通高中才开始录取新生。简单点说,中考择优录取,也就是统招生,分数优先,按分数从高至低录取。
一、提前招生。经市教委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贯通培养项目等按照批复文件的精神,可参加提前招生录取。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本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要求,可将本校招生总规模的60%列入提前招生。任何学校不得擅自进行提前招生录取和扩大提前招生规模。
二、校额到校招生。校额到校招生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2个专业。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设置录取分数线500分。考生招生总分达到各招生方式设置的录取分数线,方可填报相关志愿。
三、一般统招校。考生填报志愿学校要兼顾需求、个人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体检情况、动手动脑能力和居住位置等。考生填报中考志愿要保持梯度,从高分向低分拉开分数档次。有潜力的考生前2个志愿学校可选择理想的志愿校,报得稍高些;随后的志愿学校要实事求是降下来,不能都报热门学校、专业,以免第四条中华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出生地点和居住地点等,均依法享有平等的户籍登记并拥有户籍档案的权力,也同时拥有依法接受户籍管理的义务。浪费志愿。
上海中考各批次志愿录取顺序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平行志愿”。
一2、同一所省级及以上性普通高中的指标到校生不能集中分配到一所或几所初中学校。、自主招生
1、本批次共有四个类别,录取顺序如下:
①市实验性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录取。
③课程班、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自主招生录取。
④中职校自主招生录取,包括: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中职校提前招生。
2、自主招生志愿填报时间
①于7月19日10:00至7月20日15:00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进行网上填报志愿。
④填报市级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录取志愿的学生,须是通过相关学校资格确认的体育学生或艺术骨干学生,同时具备两类资格的学生可兼报。
二、名额分配
1、参加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学生,于7月13日至7月24日在报名所在区招和学校的组织下,依据本区招生书上的招生学校及专业进行志愿填报。
2、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的招生录取改革文件,委属市实验性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约占本校招生的65%。其中,名额分配到区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的80%,名额分配到校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的20%。
三、平行志愿
1、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投档录取。
2、参加统一招生录取志愿填报的学生,于7月13日至7月24日在报名所在区招和学校的组织下,依据本区招生书上的招生学校及专业进行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的由来
在中考“分数优先,依照志愿顺序”的录取规则,把高中学校中考正取生一名的分数认定为该校的录取分数线。所以,各高中学校是无法设定分数线的,要通过志愿录取来产生。
分数线有两种显示方式。一种存在末位竞争的时候,要依次比较生地、综合评价、语数英总分来确定分数线,这时分数线显示为:中考分数(生地分)。
二是末位不存在竞争,则分数线显示为:中考分数。而因每年中考人数众多,一般都会存在末位竞争的情况。
中考是怎么报学校的 有哪些技巧
其次,有家长认为在“拔尖创新人才班”的作程序中存在01首先,分析最近3年的中考录取数据巨大的漏洞。4.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体育达标。比如,参加拔尖的准考证不符合正规的要求。这次拔尖的准考证是先由填制,然后加盖印章、再贴考生照片,把准考证发给考生。既不加盖骑缝章,也没有留存照片以备在现场查验,因此,《准考证》上的照片可以任意更换。部分家长对此深表怀疑,如此这般的制作程序,难免加重了“”隐患,的公平性也难以得到体现。中考是怎么报学校的?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志愿填报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是怎么报考学校
确定升学方向
主要看考生的升学意向,确定学校的类别,是就读普通高中,还是职技类学校,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如选择普通高中时,还细化为高中和一般高中;如选择职技类学校,包括贯通培养、中专、技校、职高和高职等。简言之,就是考生要确定自己的升学意向。
选“对”学校
在确定了考生升学意向和备选学校后,需要在备选学校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也就是愿意读的学校。
根据兴趣和实际填报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考上重点高中,都尽可能地给孩子安排上的学校,但也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还是孩子上高中,会让孩子在高强度的学习下崩溃。
志愿填报技巧
技巧一:了解学校和专业是选报的基础
高中阶段招生的学校有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普通高中从办学层次来分,有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从办学体制来分,又分为公办高中、公立转制高中和民办高中。综合高中是近几年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适当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含中专、职校、技校)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线工作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其实中考志愿相对于比较容易填报,考生只要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理清自己想要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即可。简单地说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查看《招生简章》、《招生报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关材料,并认真听取毕业学校召开的报考辅导会,从正规渠道了解报考信息。
另外,一般情况下,公办高中的择校、民办学校的收费都比公办收费高,选择这些志愿的考生,须了解清楚有关学校的收费标准,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志愿的顺序。
中考见分征集确认学校是去学籍所在的还是要报的学校?
指标到校生的分配应涵盖区域内所有公办初中。五城区享受了对口保送性普通高中名额的初中学校不再享受指标到校生。考生在网上报名期间的注意事项中考见分征集是向招生学校申请查看原始卷面成绩单的机会,以确保成绩统计无误。在确认学校时,学生要携带本人相关的材料到学籍所在的进行完成确认。在确认学校时,主要需要核对学籍信息、成绩信息和志愿信息等,以确保无误。如果对成绩有疑问,还可以向学籍所在地的中考定向生是什么意思进行咨询和申诉,所以建议在确认学校时持有相关及时准确的材料,避免延误签约时间。
为什么中考去招生办打成绩证明要取消录取资格?
(2)2020年各高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情况是:指标生的工作线都是一样的,511.14分。统招生的分数线分别是:中学532.08分;第二中学457.28分;第三中学515.29分;第四中学一志愿442.29分,二志愿496.66分;第五中学一志愿442.39分,二志愿442.29分,调剂志愿487.34分。本年度的高中建档线是442.29分。本年度的录取,一中、二中、三中从志愿报名的考生中就把招生录满了,四中、五中都没有录满,从第二志愿甚至调剂志愿中才完成招生。本刊记者 杜西风 实习生 郑杰
参加宜宾市“拔尖创新人才班”的初中生,不再参加中考。这样的规定有何依据?要想留住宜宾的学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再”还是“不准”?
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陈顺才(化名)告诉记者,那封上说的是“不再”,并不是“不准”,而且凭什么说取消就取消考生的资格。他说,他当初看过下发的原始文件,上面说的还是“可以参加中考”,而如今却成了学生不能参加中考。
6月7日,因参加过拔尖并被录取的学生没有领到参加“中考”的准考证,部分家长对此表示质疑,到学校和市询问中考如何拿到指标生名额为何取消学生的中考资格。学校对此解释说,学校并没有取消学生参考资格的权力,对于其他相关事情,学校不能给予任何答复。
而宜宾市对此解释说,当初在 “拔尖创新人才班”时,发送到学生和家长手里的《致学生和家长的》已经说的很明确,这部分考生将“不再”参加中考。
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并不认同此项“强行”规定的条款,纷纷找到反映情况。在中考前,宜宾市出台了应急措施,措施规定曾参加拔尖并被录取的学生可以参加中考,但是只能参加中考的“备用”。
不过,在家长看来,这个所谓的“备用”其实是一种缓和家长情绪的措施。因为这种备用并不严谨。从发到学生手里的“准考证”可以看出,并没有的统一的准考证号,只有一串5位数字的号码,换句话说,就是参加备用的学生由于没有统一的准考证号,其所考的成绩不能进入中考成绩的系统里。
陈顺才认为,这种“准考证”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中考准考证,而是所报高中发的证。他说,中考,怎么会由高中发准考证?
由于得不到正常参加中考的资格,陈顺才让孩子放弃了参加“备用”。因为他认为,参加这种“备用”毫无作用。
“创新”在哪里?
当初发布招考信息,很多家长认为参加“拔尖创新人才班”是件好事情,毕竟是全市的学生才能参加,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和参考性,能够检验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成绩。而且,当初向家长承诺的是可以根据自愿决定是否参加中考,以及是否到外地其他学校就读,所以大部分学生的家长也就没有怀疑这样的人才选拔,按照的要求,同意了学生参加拔尖。
但是拔尖后,部分家长就察觉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③返沪生、往届生由报名所在区招组织志愿确认。。
首先,在参加拔尖的学生上没有严谨的选拔标准。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宜宾市的关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规定是“以初三第五期统考成绩为依据,以为准的选拔标准,并为各学校分配名额,凡没有被参加这次选拔的,将不能进入人才班”,但是,这个选拔标准本身就矛盾重重。若以第五期成绩为准,只需要根据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划定选拔线即可,为什么还要“”?既然,为什么还要对各学校实施名额分配?
在采访中,这位家长透露,当初在选拔学生参考时,学生有权放弃参加拔尖。而每所学校有固定的名额,有学生放弃参考,那就由其他学生享有名额。也就是如果某所学校的名额只有1名学生,而成绩的学生主动放弃,那么就由成绩排第二名的学生补上,再如果第二名也不愿意,就由第三名学生补上,以此类推,没有底线限制。这样就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真正学习成绩的那部分学生并不愿意参加这种拔尖,大部分都放弃了机会,导致有一部分参加拔尖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真正的。
而且,再加上还有一项规定是由,很多为了获得更高升学率,往往故意将成绩中等的学生上去,让成绩的学生留下来,参加中考。这样一来,拔尖人才并不拔尖,有违的初衷。
,强制参加拔尖的学生签订协议。在拔尖结束后的当天,在家长或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曾召集参考学生签订了一款协议。协议规定,凡是参加“拔尖创新人才班”的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到被选为开设“拔尖创新人才班”的学校就读,否则,视为违约,将以违约处理。
良苦用心,只为留住学生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自学生参加完“拔尖创新人才班”后,部分家长就怀疑所谓拔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阻止的学生外流到成都、绵阳等地去就读。
陈顺才告诉记者,当初强制学生“签约”,其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为了阻止学生到成都、绵阳等地去读书,现在又取消这部分学生的中考资格,更加说明这一点。
但是现在,参加拔尖的学生已经没有中考成绩,也就失去了项也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虽然这部分学生可以参加备用,但由于成绩并不在系统里,凭一张成绩单是不能证明什么的。
陈顺才认为,如果考生凭着手里的成绩单,到成都的高中去,别人肯定会在中考的查分系统里查询,而参加“备用”的学生的成绩又没有在系统,这让别人怎么相信成绩单是真的,相反,别人只会觉得这类考生在造,品德不好。
现在大多家长也明白“备用”毫无作用,也就“放弃”了这所谓的。而这些家长和学生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让学生凭借个人能力,硬考成都、绵阳等地高中的自主招生,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让这些学校重新考虑。二是放弃到外地就读的机会。
这样一来,对学习成绩好但不是足够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伤害。因为在没有中考成绩这项重要的录取标准下,与其他参加中考的学生相比,这类成绩不是足够好的学生就丧失了相对的优势,就算勉强通过学校的自主招生,也不能去重点班级,只能就读普通的班级。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参加拔尖的学生都将面临只能留在宜宾就读的可能。从这一点也充分说明,取消部分学生的中考资格,就是为了阻止其到外地学校就读,限度的争取把的学生留在宜宾当地。
中考网上报名后,怎样确认报名成功了???
1、要求:必须将学籍从外地转回户籍地。1、考生在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是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录取的依据,考生应对自己在网上填报的
网上报名一般有一个资料审核的时间过程,这之后或者是根据你留下的进行通知,或者是报名完毕后就给过你复查是否成功的时间,同时在报名的网站肯定也同时具备再次登陆后查询报名、、成绩情况的功能的,所以整个报名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好各种网站提供给你的验证凭证和自己的各种注册信息证件等分别你之后再次查询核对信重新登录后能看到自己填报的信息就成功,看不到则就不成功。所以建议考生在填报好了之后关闭填报网页,然后重新登录,检查核对。息负责。
2、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中学(报名点)组织的集中填报工作,网上填报截止日前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截止时间一到,将关闭网上填报功能,考生将不能填报或修改信息。
3、首次登录网上填报系统必须更改初始密码,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本人凭向区(县)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修改。
密码设置既要方便记忆又不能过于简单,建议不要用出生年月、号、学号、考号、“1234”或“123456”之类的`简单数字作为密码,也要避免用多个同样的数字或字母作为密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