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的诗句是哪一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诗句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的名句_芙蓉楼送辛渐的名句是哪句
芙蓉楼送辛渐的名句_芙蓉楼送辛渐的名句是哪句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全诗15.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意思如下。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中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的诗句是: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用王勃的诗句什么来送别即将分别的同学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1. 王勃写的关于送别的诗句
王勃写的关于送别的诗句 1.王勃送别的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 王勃《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亭夜月送别二首》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 王勃《送卢主簿》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 王勃《送卢主簿》
2.王勃写的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3.王勃送别诗的名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别薛华》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4.王勃最的的送别诗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约作于乾封年间,
(唐高宗年号,公元666年正月—668年二月)
为送别一位到蜀地任县令的杜姓朋友而作
5.王勃和李白有哪些关于离别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5. 与君离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7.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0.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2.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4.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别》)
考证: 千古名诗《芙蓉楼送辛渐》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王昌龄(公元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边塞诗人。他流传后世的诗作很多,的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等。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湖”就出自于《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有两首:
其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冷雨连夜下遍吴地,天亮时分在楚山孤影下送别贵客。珍贵的客人呀,你到洛阳后,亲友如果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没有受到功名利禄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阴雨迷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看到楚天层云深深。高楼之上送别嘉宾,喝酒是不能喝醉的。寒冷寂静的江面上只有高悬的明月照着我的心。
注解:
芙蓉楼:在今湖南省黔阳县城西北隅,王昌龄任龙标尉时常在这里宴请宾客。
吴:三国时的东吴,当时湖南全境皆东吴之地。
楚:春秋、战国时湖南湖北皆属楚国,后两省皆称楚。
丹阳:丹阳是楚国最早的国都,关于古丹阳的位置,近代学术界有丹江源头水、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丹淅说等说法。周昭王时,屡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到周夷王以前数十年间,楚人终于在丹江下游(今河南淅川境)的“丹、淅之会”,建立起了新都丹阳。楚人怀念故土,根据“山水阴阳,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新都,即为丹淅说之理论依据。我们今天可以把诗中的丹阳理解为长江沿岸的湖北省枝江县。
《芙蓉楼送辛渐》真实的故事情景是,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王昌龄由江宁(今属南京)丞贬为龙标(管治今湖南省怀化市大致辖区,治所在今黔阳县城内)尉,知己好友辛渐得知仕途本不如意的王昌龄又被贬官,即专程由遥远的洛阳辗转到龙标来安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些天,王昌龄搁下政务天天陪着远道而来的贵客在龙标游山玩水,到芙蓉楼饮酒赋诗。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辛渐辞别诗人回洛阳的时间到了,在一个凄风冷雨的早晨,王昌龄在沅江江畔的黔阳码头上送别好友,好友所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乘船只即将离岸时,诗人感到在楚山之间的自己是多么的孤单,他喊着告诉辛渐: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没有受到功名利禄的玷污呀!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两人在江边难舍难分,于是乎王昌龄也登上船只,伴随好友一路直下沅江、经长江到达丹阳城(今湖北省枝江县)。辛渐要舍船骑马从陆路回洛阳了,王昌龄不能再送,于是当天晚上,诗人在丹阳城一家大酒店摆下酒宴。送别的宴席上诗人没有喝醉,眼睛出神地望着寒冷的长江江面上的一轮明月。
现在,很多人看在诗里有“吴”、“丹阳”等地名,就想当然地认为故事发生地是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芙蓉楼,发生的时间是他任江宁丞的727年左右。事实上,湖南在三国时是东吴之地,亦属吴地;江宁(今南京市)离镇江直线距离80公里,现在高速开车都需要一个多小时,时处唐代的王昌龄和友人是不可能常去镇江饮宴的。再说今丹阳县古时并不叫这个名字,春秋时称之为朱方、云阳、风美、兰陵、曲阿,唐天宝元年更名为“丹杨”。古时只有湖北枝江一带一直叫“丹阳”,诗句“丹阳城北楚云深”就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个丹阳是湖北属地了。
这些依据,加上湖南省黔阳县地方志的佐证,即可确定诗中所说芙蓉楼不是江苏镇江的芙蓉楼,而是湖南黔阳的芙蓉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关于送别的诗句千古名句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1、《离思五首·其四》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唐代诗人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汹涌澎湃,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就不会再为一些细小涓流所吸引;领略过如梦似幻的巫山云雨,那别处的云就根本不能称11.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其为云!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诗人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5、《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参考资料: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9.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1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13.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1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欧阳修.《踏莎行》
15.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陈亮《水调歌头》
16.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张元干《贺新郎》
17.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苏 轼 《水龙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渡荆门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查子-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1. 关于送别的千古名句诗句
关于送别的千古名句诗句 1. 关于送别的诗句千古名句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9.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1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13.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1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欧阳修.《踏莎行》
15.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陈亮《水调歌头》
16.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张元干《贺新郎》
17.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苏 轼 《水龙吟》
2. 送别千古名句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4。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6。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 送别诗千古名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4、《渭城曲》唐代:王维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5、《赠汪伦》唐代:李白
原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4. 有关送别的名言诗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骆宾王《易水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赠汪伦》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浔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陆龟蒙《别离》
5. 千古送别名言
千变万化为“言情赠汪伦”
——古代送别诗浅析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光彩照人、不可小视的奇葩,这就是以别离为题材的诗歌,简称送别诗。古来送别诗究竟有多少?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中称:“不计其数。”仅《唐诗三百首》中,送别诗就有三十首,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写此类诗的,不岑参、温庭筠等名家,还有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事实不正是如此吗?很多送别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名句,至今广为流传,被广泛运用。最突出的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
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那么,送别诗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言情”,从而能“感动激发人意”的呢?本文试就此题,撷要浅析。
托物寓情,形象生动。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此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
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送别诗运用种种手法言情,并不排除在诗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关键是这种语言是否真切,是否具有“芬芳悱恻之怀”。很多人都熟悉《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几句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试想,如果缺乏如此四句诗,特别是前两句,这首诗能长期广爱青睐吗?同样,如果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其一)能流传至今吗?当然这些名句并非孤立的,它同是一首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亮点。总之,把借景抒情等手法与选用至理名言直诉胸臆有机结合起来,便大大有助于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来深化诗意,从而把情言响、言高、言深。
6. 关于送别的名言,格言,诗句
1.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回答者:清风厌倦漂泊 - 举人 四级 11-30 20:09 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霖铃【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回答者:hjfhhq - 状元 十四级 11-30 20:16 友情送别诗词 友情送别诗词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的观念: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二,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 第二节 唐前送别诗歌 第三节 唐人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 有关送别的诗句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师虏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辛弃疾【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左思《咏史》八首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州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温庭筠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苏轼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章楶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李白的送别诗?
李白写过的送别诗如下: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说心之清纯洁净如冰晶在玉壶之中。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芙蓉楼送辛渐》中的“玉壶”是什么意思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玉壶就是玉的壶。
不及汪伦送我情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说: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陶瓷壶,也代表是诗人喜欢玉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