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关工委亮点工作,学校关工委亮点工作汇报材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天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关工委亮点工作(学校关工委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关工委亮点工作(学校关工委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1、市直各学校关工委:您好! 关工委作为学校编制外的一个以离退休老年志愿者为主体的群众工作组织,不可能样样事情都抓。
2、关工委的职能就是要在学校总体育人任务中选出主渠道所需要且为关工委能力所及、属于配合补充的那一部分关心下一代工作。
3、现实情况表明,为了准确把握关工委的职能,应避免陷入某些认识误区,遵守四项原则。
4、我们要利用“ 植树节 ”、“ 世界地球日 ”前后一段时间,在全园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开展“我和小树一起成长”、“环保小先锋”等活动,是幼儿在环保宣传、爱绿、护绿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并围绕各个主题教育活动,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5、(一)走出认识误区常使人困惑的认识误区有两个:误区一,关工委好像什么都可做,又似乎什么都可不做。
6、前者认为既然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德、智、体、美)学校育人工作的各个方面,关工委就可无所不包全面参与。
7、后者认为既是自(志)愿奉献,量力而行,“有任务,没指标;有要求,不强求”,那么做与不做两皆可。
8、因此,有的关工委直接走到“前台”,司职职能部门的工作,甚至从事象办班那种,可以获得好评;有的关工委长期只是挂名组织,不做实质性工作,也未觉有何不妥,而且无损所属单位育人的水平与知名度。
9、存在这种游走两极、莫衷一是的认知,无疑会干扰关工委的职能。
10、误区二:脱离实际的高估关工委的作用。
11、公开正式的文件和讲话对关工委的工作评价高到“千秋大业”、“涉及会否变色”、“具有独特优势、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中关工委门可罗雀、需求疲软的现象却时有所闻。
12、这种“高”评低求的反现象自然会影响判断,进而影响关工委职能的准确。
13、因此,欲准确把握关工委的职能,必先澄清以上两个认识误区:一、不要混淆主渠道育人工作需要与主渠道对关工委配合补充的需要,将返聘到学工部门任专职辅导员、到教务部门任教学督导或到组织部门任组织员等离退休人员的工作统统划入关工委职能范畴。
14、因为同是离退休人员,但受聘或返聘在编制部门工作与志愿参加关工委工作,二者在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及保障待遇等方面均不相同。
15、前者8小时坐班,承担主渠道(多为编制部门)的岗位职责;后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从事辅渠道“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工作。
16、譬如,要求入积极分子的课教育是校的职责,校因为缺编,可以返聘能够胜任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按照校的大纲、教材、授课担任教学工作。
17、关工委也可以配合协助校开展课教育,但执行的是关工委的24字工作方针。
18、虽然都是离退休老同志,都具有在职同志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前者是顶替岗位,重在履行岗位职责;后者是量力而为,重在以人生阅历和经验(教训)、个人形象、魅力和奉献精神等不可替代的优势配合工作,二者的工作性质和动机显然有别。
19、这种区别不难从返聘学生口、建口工作的老同志在结束返聘后是否转投关工委的情况获得佐证。
20、如果将以上两类不同需要和性质的工作混为一谈,既高估主渠道对关工委的需求和关工委的作用,影响关工委的职能;也可能引发两类老同志间的权益平衡问题。
21、因此,关工委职能时不应简单地以离退休身份划线,将离退休老同志在主渠道履行岗位职责,以及关工委中老同志所做与关工委任务无关的事都包罗到关工委的帐下。
22、二、不要混淆学校、在职同志和青年人出于对离退休老同志爱护和尊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评价与他们对关工委的实际需要,将关心、培育、造就接班人这一全的宏伟事业和我们关工委所能承担的部分工作混为一谈。
23、无论对主渠道的需求,还是对关工委自身的能力,都应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
24、既要相信关工委有一定的优势和长处可以发挥,也要看到自身的短板——其动员凝聚力量和老同志作用的局限性。
25、尤其要遵循德育、思想工作规律,不搞急功近利、重声势形式而轻潜移默化;要甘耐长期耕耘之,做一件,实一件,润物细无声。
26、(二)遵守四项原则关工委的职能主要受制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受制于学校、学生及青年教职员工对关工委价值的认可与需求,以及学校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主观受制关工委队伍的凝聚力,以及老同志的奉献精神与能力。
27、因此关工委在执行“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工作方针确定工作任务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看主渠道需要,量身定制。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