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知识点分析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知识点 1减数分裂概念
2016高考考点解析 2016年高考考题
2016高考考点解析 2016年高考考题
进行有性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细胞的过程中,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两次,而染色体(DNA)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因此染色体数目减半。
高三网我为大家整理整理了高中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九科知识点,各科知识点都包含了知识专题、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内容。更多2016年高考各科复习知识点请查看<<<高中总站>>>,高考知识点频道有你想要的珍贵复习资料。欢迎访问高三网,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范围:进行有性的生物。
时间:发生在原始的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细胞(卵细胞)的过程中。
次数: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两次。
结果: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性染色体的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的前期要配对。
2.减数分裂过程图解染色体DNA数量变化
A 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2n—〉n—〉2n—〉n。
B DNA数量变化规律:2n—〉4n—〉2n—〉n。
C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
① I------〉②X 都为染色体,且都是一条染色体。
②有姐妹染色单体。
①比② 染色体之比为1:1,DNA之比1:2
①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1
②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2
D 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的关系:着丝点数==染色体数
E 四分体数与同源染色体数的关系: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
F 四分体与联会的关系:①II -------〉②XX
联会 同步 四分体
(包括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
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其关键是减数次分裂,因为在减数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行为,从而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产生了染色体组成多种多样的配子,保证了有性产生多种多样的后代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和有丝分裂类似,只不过是染色体数目不同罢了。再就是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所伴随的基因重组问题是遗传学中重点研究的内容。
3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就是细胞质的分配情况。形成过程中细胞质是均匀分配的,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最终形成四个;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最终的结果是细胞质多的部分形成了卵细胞,而细胞质很少的部分就没有了遗传作用,称为极体,也就是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二者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但是重要性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减少分裂,有性就无法进行,生物的进化速度就会大大降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等的比较,以及分裂过程中图像的判别也是非常重要而且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大家要在掌握好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基础上注意分析学习。
5误区提醒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哦变化曲线图、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图像、减少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等内容都是常考易错的点,这些内容的学习必须注意准确把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关变化所包含的遗传规律来准确分析。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必须注意是还是卵细胞,是一个性原细胞还是一个个体,考虑交叉互换还是不考虑交叉互换等。
高中生物学习易混淆的知识点
1.诱变育种的意义?
提高2减数分裂的过程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
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
DNA的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的主要功能?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15.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
有机物和氧
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
17.矿质元素是指?
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8.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9.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0.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一般来自?
发育着的种子。
高考考场是怎么分配的
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高考考场是由地域原则、四同原则、随机、即时原则分配的。
16.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1、地域原则:
将考生安排在报名所在县区。
2、四同原则:
同一考场内考生均为同一民族试卷(普通汉语卷、藏语卷、蒙语卷),同一外语语种(今年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4种),同一科类(普通文史、艺术文、体育文、普通理工、艺术理、体育理6类)。
3、随机、即时原则: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同一考区的考生考场号、座位号由电脑随机、即时产生,一旦产生立即拷贝封存,教育厅直属机关纪委、考试院监察室备份原始数据,杜绝人工干预。
座位计算机随机排:
整个编排过程一般会在省教育厅直属机关纪委、省教育考试院纪委等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计算机作程序以县区为单位,以每个考场30名考生为基本编排单元,按照考生报考的科类、外语语种等信息,自动生成考生所在的考点、考场以及座位号。
1、高考考场座位安排表在考场内公布,不会提前在网上公布。
2、考生进入考点后,会在考场门前张贴的座位安排表查到自己的考试座位。
3、不同省份其编排顺序不一样,部分省市以下列方式编排座位。
高考考场规则:
1、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考试必须的文具用品,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量角器、橡皮和规定型号的计算器等,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本、报纸、草稿纸、修正液、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
2、考生在每科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外语学科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凭准考证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放在课桌左上角,以备查对。考试铃响后才能开始答题。
3、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4、考生对试题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等问题(不能要求监考老师解释题意),可举手询问,监考人员当众解答。
5、考生答题时一律不准用铅笔(除作图和涂点可用铅笔外)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并要书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6、考生除在试卷规定处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和校验码外,不准作任何与答题无关的标记,否则试卷作废。
7、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