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分择校 >

液体比重天平 液体比重天平法

岩石的密度如何测量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岩石主要有三个不同类型的密度:干密度、湿密度、粒子密度。 岩石干密度:干密度ρd是=样品的干燥重量Md / 样品的总体积V。样品必须利用长时间的烘干把空隙所有湿气去除。ρd= Md/(Md-Md) 使用快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速显示密度的Matsuhaku密度天平MH-200E测量干密度最适合;, Matsuhaku电子密度天平MH-200E产品规格与特点: 1、比重、体积最小读值为0.001 2、样品范围:0.01-200g,称重200g 3、比重配件为大容量设计 4、颗粒、粉末、浮体可容易快速测量 5、测定时间快速 6、作简单、方便 7、具有补偿水温造成的偏功能 8、具有可设定各种媒介液的比重值(例如使用不同的液体测量浮于水之颗粒与粉末) 4、电源:110V OR 220V 50/60Hz 5、附件:温度计、100g砝码、防风罩、夹子 岩石湿密度:湿密度ρW是=湿的样品在空气中之重量MW /(湿的样品在空气中之重量MW- 湿的样品在水中之重量MW)。样品必须在长时间减压下使所有空隙充满饱和流体。ρW= MW/(MW-MW) 测量岩石湿密度用Matsuhaku的密度天平MH-200A即可; 密度天平MH-200A的参数及特点: 1、比重、体积最小读值为0.001 2、样品范围:0.01-200g,称重200g 3、比重配件为大容量设计 4、颗粒、粉末、浮体比重可容易快速测量 5、测定时间快速 6、作简单、方便 7、具有补偿水温造成的偏功能 8、具有可设定各种媒介液的比重值(例如使用不同的液体测量浮于水之颗粒与粉末) 4、电源:110V OR 220V 50/60Hz

液体比重天平 液体比重天平法液体比重天平 液体比重天平法


液体比重天平 液体比重天平法


分类: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中考

岩石主要有三个不同类型的密度:干密度、湿密度、粒子密度.岩石干密度:干密度ρd是=样品的干燥重量Md / 样品的总体积V.样品必须利用长时间的...

秒准MZ-Z1200 重晶石比重、密度测试视频 矿物岩石密度计

物理密度

LF3 2.67

【密度的概念】

5、 密度计法: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符号ρ。主单位为单位 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2、密度的物理意义。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0^3千克/米^3。

标准状况下干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0.001293×10^3千克/米^3。

常见的非金属固体、金属、液体、气体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金:19.3×10^3 银:10.5×10^3 钢,铁:7.9×10^3

煤油,酒精0.8×10^3 汽油:0.71×10^3 二氧化碳:1.98 氧:1.43 空气:1.29 :1.25 氦:0.18 氢:0.09

3. 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

4.在印刷术语中,反射密度指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

5.感光材料的密度是指其经曝光显影后,影像深浅的程度。如胶片,画面愈是透明的地方,密度愈小;反之,愈是不透明的地方,其密度愈大。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含物质减少,所以质量减少。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

密度的公式 :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V表示体积)

正确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从数学的角度看有三种情况:

(1) ρ一定,m和V 成正比;

(2)m 一定时,ρ与 V 成反比 ;

(3)V 一定时,ρ与 m 成正比。

结合物理意义,三种情况只有(1)的说确,(2)(3) 都是错误的。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时,不可能脱离物理事实,不能单纯地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

5. 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千克 / 米 3。 正确读法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kg/m3, 常用的单位是克/厘米3, 正确读法是克每立方厘米 , 符号为 g/cm3。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l g/cm3=1000kg/m3

6. 水的密度值为 1000kg/m3

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kg.

7.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8. 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

(1)提据公式 , 求出其密度 ,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 ,若 > ρ , 则为空心 , 若 =ρ,为实心。

(3) 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利用 , 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 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 若m>m物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 。

9. 人体的密度1.07 g/cm3,竟然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所以学游泳应该不会太难吧!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在路上看到的油渍,都会浮在水面上了吧。 海水的密度大于水,人体在海水中比较容易浮起来。

水的密度竟然大于冰,你现在就去冰箱里拿一些冰块,把它丢在半杯水中,看看冰块是浮着呢?还是沉下。物质的密度会受温度的影响而改变。一般而言,物质的质量不受温度影响,但是体积会热胀冷缩。所以温度上升时体积膨胀,密度相对就变小了。相反的,物质在温度下降时体积缩小,密度会变大。不过水是例外,因为水的密度在4℃时,水温只要从4℃上升或下降,密度都会变小。也就是说4℃的水,体积在受热时也膨胀、冷却时也膨胀。所以水总是由表面开始结冰,密度的4℃的水会沉入层。这个性质非常重要,在严寒的冬天,虽然水的表面已结冰,但在湖泊的底层仍维持4℃左右,使水中的生物可安然度过冬天。

10.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根据密度的大小,人们可以鉴别物质;选择密度不同的物质,可以满足制造的不同需要;通过测定密度,科学研究中还可能发现其他新物质。

11.密度在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米3”,这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掌握的,但是要换算单位,不少同学却感到困难了。例如: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克/厘米3。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单位换算中的基本方法来解决,那就是分子里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就变大多少倍:1千克=10^3克;分母中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要变小多少倍:1米3=106厘米3,因此,7.8×10千克/米3=7.8×103×(103/106)克/厘米3=7.8克/厘米3;根据这种换算方法;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密度的单位有一个规律,即:对于某种物质的密度,在分别用“克/厘米3”,“千克/分米3”和“吨/米3”来做单位时,它们的数值是相同的。例如,铁的密度,按照这个规律可知:ρ水=7.8克/厘米3=7.8千克/分米3=7.8吨/米3。这个“7.8”就是课本上密度表中铁的密度值去掉103得到的。记住这个规律,不但给密度单位的换算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使一些涉及密度计算的问题变得简单。例如用这种方法来记算水的质量,就是1厘米3(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1分米3(升)水的质量是1千克,1米3水的质量是1吨。

[编辑本段]【密度的应用】

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可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可计算某些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4.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

(1)提据公式 , 求出其密度 ,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 ,若 > ρ , 则为空心 , 若 =ρ,为实心。

(3) 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利用 , 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 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 若m>m物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 。

5.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

[编辑本段]【测物体密度的方法】

[编辑本段]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编辑本段]二、测液体密度

1、 称量法: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适量)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计算表达:ρ=(M1-M2)/V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3、倒去烧杯中的水,擦干,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3、将小石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计算表达:ρ=ρ水(G-G//)/(G-G/)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 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编辑本段]【对于实物微粒,密度ρ的含义】

量子力学明确指出,对于实物微粒,密度ρ的含义是该粒子在空间任一微小区域(数学术语是“体积元”)里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编辑本段]【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一、物体在水中

ρ物体<ρ水,物体漂浮(或上浮)

ρ物体= ρ水,物体悬浮

ρ物体>ρ水,物体沉底(或下沉)

ρ物体<ρ液,物体漂浮(或上浮)

ρ物体= ρ液,物体悬浮

ρ物体>ρ液,物体沉底(或下沉)

三、当ρ物体≤ρ液时(物体漂浮或悬浮)

物体在水中的体积:物体的体积=ρ物体:ρ液

当ρ物体= ρ水(物体悬)浮时,物体在水中的体积:物体的体积=1:1

[编辑本段]常见物质的密度

水银 13.6×103

铅 11.3×103

铁 7.9×103

材料名称 密度(g/cm3) 材料名称 密度(g/cm3)

水 1.00 玻璃 2.60

冰 0.92 铅 11.40

银 10.50 酒精 0.79

水银(汞) 13.60 汽油 0.75

灰口铸铁 6.60-7.40 软木 0.25

白口铸铁 7.40-7.70 锌 7.10

可锻铸铁 7.20-7.40 纯铜材 8.90

铜 8.90 59、62、65、68黄铜 8.50

铁 7.86 80、85、90黄铜 8.70

铸钢 7.80 96黄铜 8.80

工业纯铁 7.87 59-1、63-3铅黄铜 8.50

普通碳素钢 7.85 74-3铅黄铜 8.70

优质碳素钢 7.85 90-1锡黄铜 8.80

碳素工具钢 7.85 70-1锡黄铜 8.54

易切钢 7.85 60-1和62-1锡黄铜 8.50

锰钢 7.81 77-2 铝黄铜 8.60

15CrA铬钢 7.74 67-2.5、66-6-3-2、60-1-1铝黄铜 8.50

20Cr、30Cr、40Cr铬钢 7.82 镍黄铜 8.50

38CrA铬钢 7.80 锰黄铜 8.50

铬、钒、镍、钼、锰、硅钢 7.85 7-0.2、6.5-0.4、6.5-0.1、4-3锡青铜 8.80

纯铝 2.70 5-5-5铸锡青铜 8.80

铬镍钨钢 7.80 3-12-5铸锡青铜 8.69

铬钼铝钢 7.65 铸镁 1.80

含钨9高速工具钢 8.30 工业纯钛(TA1、TA2、TA3) 4.50

0.5镉青铜 8.90 LT1特殊铝 2.75

0.5铬青铜 8.90 工业纯镁 1.74

19-2铝青铜 7.60 6-6-3铸锡青铜 8.82

9-4、10-3-1.5铝青铜 7.50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 8.50

10-4-4铝青铜 7.46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 8.85

高强度合金钢 ` 7.82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 8.85

轴承钢 7.81 镍铬合金 8.72

7铝青铜 7.80 锌锭(Zn0.1、Zn1、Zn2、Zn3) 7.15

铍青铜 8.30 铸锌 6.86

3-1硅青铜 8.47 4-1铸造锌铝合金 6.90

1-3硅青铜 8.60 4-0.5铸造锌铝合金 6.75

1铍青铜 8.80 铅和铅锑合金 11.37

1.5锰青铜 8.80 铅阳极板 11.33

5锰青铜 8.60 4-4-2.5 锡青铜 8.75

金 19.30 5铝青铜 8.20

4-0.3、4-4-4锡青铜 8.90 变形镁 MB1 1.76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MB2、MB8 1.78

Cr14、Cr17 7.70 MB3 1.79

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2Cr18Ni9 7.85 MB5、MB6、MB7、MB15 1.80

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 LD8 2.77

不锈钢 1Crl8NillNb、Cr23Ni18 7.90 LD7、LD9、LD10 2.80

2Cr13Ni4Mn9 8.50 钛合金 TA4、TA5、TC6 4.45

3Cr13Ni7Si2 8.00 TA6 4.40

白铜 B5、B19、B30、BMn40-1.5 8.90 TA7、TC5 4.46

BMn3-12 8.40 TA8 4.56

BZN15-20 8.60 TB1、TB2 4.89

BA16-1.5 8.70 TC1、TC2 4.55

BA113-3 8.50 TC3、TC4 4.43

锻铝 LD2、LD30 2.70 TC7 4.40

LD4 2.65 TC8 4.48

防锈铝 LF2、LF43 2.68 TC10 4.53

硬铝 LY1、LY2、LY4、LY6 2.76

LF5、LF10、LF11 2.65 LY3 2.73

LF6 2.64 L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开发学生思维,本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测量方法:Y7、LY8、LY10、LY11、LY14 2.80

LF21 2.73 LY9、LY12 2.78

LY16、LY17 2.84

气体的密度 (单位:103千克/米3)

氢气

0. 00009

氦气

0. 00018

氖气

0. 00090

氮气

0. 00125

氧气

氟气

0. 001696

氩气

0. 00178

臭氧(O3)

0. 00214

氨气

0. 00077

氙气

0. 00589

氡气

0. 00973

煤气

0. 00060

0. 00125

0. 00321

溴0. 00714

空气

0. 00129

0. 00164

甲烷

0. 00078

氧化氮

0. 00134

0. 00154

乙炔

0. 00117

乙烷

0. 00136

二氧化碳

0. 00198

测固体、液体密度的实验报告

可见,只要用天平分别称量质量,即可得液体密度.

实验名称

按测量的物质形态不同,可以将密度计分为固体密度计、液体密度计和气体密度计。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

,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

,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再将

、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测固体(铜环)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

、,则

②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

、和

,同理可得

③测石蜡的密度

石蜡密度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

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

①测液体的密度

。---空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

。---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

---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

---比重瓶、水及铅:11.3×10^3 铜:8.9×10^3 铝:2.7×10^3 干松木:0.5×10^3 水银:13.6×10^3 硫酸:1.84×10^3 植物油0.9×10^3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三、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

四、实验步骤:

调整天平

⑴调水平

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

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⑶将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换上盐水重复上一步,称出铜环在盐水中的质量

。⑷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测石蜡的密度

测量石蜡单独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全部浸入水中对应的质量

,石蜡吊入空中,铜环浸入水中时的质量

。代入公式计算。

4、用比重瓶法测定盐水和不溶于液体的细小铅条的密度

⑴测空比重瓶的质量

。⑵测盛满与待测盐水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⑶测盛满盐水时比重瓶的质量

。⑷测待测细小铅条的质量

。⑸测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5、记录水温、湿度及大气压强。

如何用电子秤,水,烧杯,细纲针测木块的密度

泥浆比重计使用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基本原理:ρ=m/V:

例:要配制20%的硫酸溶液1000ml,需要96%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1、 称量法:

利用天平测得的瓶内空气的密度ρ,是这两者之和,即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编辑本段]二、测液体密度1、 称量法: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适量)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计算表达:ρ=(M1-M2)/V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3、倒去烧杯中的水,擦干,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或金属块的重力G;

2、将小石块或金属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或金属块的视重G1;

3、将小石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2。

计算表达:ρ=ρ水(G-G2)/(G-G1)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小石块或金属块不溶于待测液体,或与之发生反应,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小石块或金属块的密度)

4、 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土的比重试验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土的比重试验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

比重瓶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 5mm的土。

2.仪器设备

(1)比重瓶:容量100(或50)ml。

(2)天平:称量200g(2)已知质量,由公式V=m/ρ ,求出V ,再与V物比较,若V物 > V ,则为空心,若V=V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感量0.001g。

(3)恒温水槽:灵敏度±1℃.

(4)砂浴。

(5)真空抽气设备。

(6)温度计:刻度0~50℃,分度值为0.5℃.

(7)其他:如烘箱、蒸馏水、中性液体 (如煤油)、孔径2mm及5mm的筛、漏斗、滴管等。

3.试验步骤

(1)将比重瓶烘干,将15g烘干土装入100mL比重瓶内(若用50mL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称量。

(2)为排出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土样侵泡20h以上,再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沸腾时算起 ,砂及低液限黏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黏土应不少于 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

(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 (以弯月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 。如系短颈比重瓶 ,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 ,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瓶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

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

(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出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试验3、4相同。

什么是密度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得公式:ω1ρ1 V1= ω2ρ2 V2

解析:

因为密度计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但是,因为其中包含了更多的水而变得更重。 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密度计会下沉。 密度计的重量小于相同体积水的重力,所以密度计重新浮起。

密度

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03千克/米3,标准状况下干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0.001293×103千克/米3。常见的非金属固体、金属、液体、气体的密度见附表。

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2.可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可计算某些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

4.可计算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5.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6.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

测物体密度的方法

一、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 液体的密度:

1、 称量法: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计算表达:ρ=ρ水(G-G)/(G-G/)

4、 U形管法:

器材:U形管0. 00143、水、待测液体、刻度尺

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3)、用刻度尺测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测液体的高度h2.(如图)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物理实验都有什么步骤?

测量方法:步骤:

一般来说,物理实验步骤为1.发现问题;2.作出猜想与设;3.设计制定实验;4.进行实验与得出结论;5评估;6.交流与讨论。而具体实验步骤可能会有不同,随时欢迎追问.(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

壶盖内内封闭空气,测出密度如何变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或金属块、细绳子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气体的密度

常用物质密度表(1g/cm3=1000kg/m3=1吨/立方米)

凡是不溶于水的气体,都可借助排水集气法,用天平、量筒测得其密度,其准确度取决于天平的感量和量筒的最小刻度.

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1)取一球胆(或皮囊)接一根带夹子的胶管,盛满气体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1.

(2)用如图的装置,用力挤压球胆,用排水集气法在量筒中收集气体.集气完毕后,拧紧夹子.上下移动量筒,使其内外水平面一样高,以保证气体压强为1个大气压强,然后由量筒刻度读出气体体积V.

(3)称出余下气体和球的质量m2,则气体的质量为m1-m2.

(4)代入公式计算气体在1大气压下的密度

二、用流体静力称量法测量固体的密度

原理和方法:

这是一种利用天平的相对测量法.设物体的体积为V,质量为m,密度为ρ,则

设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W1,悬在水中的视重为W2,则物体所受水的浮力F的大小等于

F=W1-W2.

F=ρ0Vg.

式中ρ0为水的密度,V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亦即物体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得

W1-W2=ρ0Vg,

又设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天平的砝码值为m1,利用天平的载物台,将物体挂在横梁左侧吊耳的挂钩上,并使其悬在置于载物台上的盛水烧杯中.称量时天平的砝码值为m2,则W1=m1g,W2=m2g,所以

再测出水的温度,从常数表中查出该温度下的水密度ρ0值,物体密度ρ等于

三、用比重瓶测量液体的密度

原理和方法:

图所示为常用的比重瓶,它在一定的温度下有一定的容积.将待测液体注入比重瓶中后塞好塞子,多余的液体将从塞中的毛细管流出,比重瓶中液体将保持一定体积.毛细管的作用是提高比重瓶容积在重复测量时体积相等的精度.

设空比重瓶质量为m1,充满密度为ρ的液体时的质量为m2,充满同温度的纯水时的质量为m3,比重瓶在该温度时的容积为V,则

其中ρ0为水的密度,可得

四、用定容瓶测量空气密度

这是利用定容瓶、分析天平、抽气机、真空计较为精密地测量空气密度的方法.

原理:

再换算成标准状态下(即0℃,1atm)时空气的密度

可知,只要利用天平测出瓶内空气密度ρ,温度为t时的大气压强P,和水蒸气压,代入上式即可得标准状态下的干燥空气的密度ρ0而P水等于温度为t时的饱和蒸汽压Pt乘以当时的相对湿度H,这是可以通过查表获得的.

(1)将定容瓶抽气至残留空气压强在0.1mmHg以下,按精密衡量法在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0,m0可认为是瓶的质量.

(2)打开定容瓶活栓,让空气充满后,再测得质量为m,则瓶中空气质量为m-m0,若定容瓶容积为V,则测量的空气密度

(3)测量室温t,大气压强P(mmHg),相对湿度H,查表得到温度为t的饱和蒸气压Pt,则水蒸气的分压为P水=Pt×H(mmHg).

(4)代入公式

1atm时干空气的密度值,其公认值为1.293×10-3g/cm3,测量值的误可以小于1%.

不再扣除水蒸气的分压,也不再进行温度修正.

五、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是浮计的一种,分通用和专用两类,其测量范围大、精度高.

表我国部分密度计技术规格(温度20℃)

密度计的测量原理:

密度计由干管和躯体两部分组成,如图.干管是一顶端密封的、直径均匀的细长圆管,熔接于躯体的上部,内壁粘贴有固定的刻度标尺.躯体是仪器的本体.为一直径较粗的圆管,为避免底部附着气泡,底部呈圆锥形或半球状。底部填有适当质量的压载物(如细铅丸等),使其能垂直稳定地漂浮在液体中.某些密度计还附有温度计.

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在图中可见,当忽略空气浮力和弯月面影响时,平衡方程为:

m0g=(V0+lA)ρg,

即 m0=(V0+lA)ρ.

式中m0为密度计质量,V0是密度计躯体部分的体积,l为液面下干管的长度,A为干管的截面积.由上式可知,l和ρ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可用l来表示液体密度的大小.

(1)首先估计所测液体密度值的可能范围,根据所要求的精度选择密度计.

(2)仔细清洗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用手拿住干管刻线以上部位垂直取放.

(3)容器要清洗后再慢慢倒进待测液体,并不断搅拌,使液体内无气泡后,再放入密度计.密度计浸入液体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5)读数时以弯月面下部刻线为准.如图所示.读数时密度计不得与容器壁、底以及搅拌器接触.

对不透明液体,只能用弯月面上缘读数法读数。

简述密度瓶法检测食品相对密度的分析步骤

简述密度瓶法检测食品相对密度的分析步骤

在20℃时分别测定充满同一密度瓶的水及试样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相对密度。密度瓶法是测定液体相对密度最准确的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特别适合于样品量较少的测定,对挥发性样品也适用,但作较为烦琐。

1.测定方法

(1)称空瓶重先把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力,即度瓶洗干净,再依次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用乙醇、洗涤,烘干并冷却后,连同温度计及侧管帽一起在分析天平上精密称重。

(2)称样液 取下温度计及侧管帽,装满样液,插人温度计,置于20℃恒温水浴中浸0.5hLD5 2.75 TC9 4.52,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用滤纸条吸去支管标线上的样液,盖上侧管帽后取出。用滤纸擦干其外壁的水,置于天平室内30min后称重。

(3)称蒸馏水 将样液倾出,洗净密度瓶,装入煮沸30min并冷却至20℃以下的蒸馏水,按上法作。测出同体积蒸馏水的质量。

2.仪器

密度瓶是测定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专用仪器,是容积固定的称量瓶(有20mL、25mL、50mI、100mL等规格,常用的是25mL和50mL),分为带温度计的精密密度瓶和带毛细管的普通密度瓶。

豆浆的浓度如何测试

测密度法二、对于任何液体

用波美计浸入豆浆溶液中所测得的度数来表示的溶液浓度称波美浓度,以°Be’表示波美计有重表和轻表两种,液体比重大于一的用重表,小于一的用轻表.刻度的基准是以4°常用密度计有两种,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大的液体密度,叫重表;另一种测密度比纯水小的液体,叫轻表。C水的比重1.000为0°Be′.

当 d表示比重, n表示波美度,C 表示常数则比水重的液体公式为:d=C/(c-n);比水轻的液体的公式为:d=c/(c+n),C的合理标度为144.3.

测豆浆用重表,如每次豆浆温度不同,相同浓度的豆浆测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量波美浓度数值也不同,只能自己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的测量结果做个校正表,不校正误可达1%甚至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