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分择校 >

报名位次怎么换算 报考看位次怎么看

今年高考位次怎么换算

今年高考位次怎么换算介绍如下:

报名位次怎么换算 报考看位次怎么看报名位次怎么换算 报考看位次怎么看


报名位次怎么换算 报考看位次怎么看


报名位次怎么换算 报考看位次怎么看


换算公式为:

(1)新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旧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数

(2)新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旧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数

新高考位次:选物理或选历史的全省位次,会跟随高考成绩一起公布;选物理(历史)人数:新高考选物理(历史)的总人数,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一个人的位次加上人数);理科(文科)人数:旧高考理科(文科)总人数。这种方法就是将选物理或历史后的高考位次,转换为旧高考的理科或文科位次,进而使用后面这种“等效位次”参考往年招录数据。

什么是高考位次

高考位次概念一直作为填报志愿的科学依据之一,这种方法适合于考后出分、出分数段填报志愿的省市。

由于对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都规定了一定的名额,即招生,因此考生根据自己在本省的位次情况,可以更、更科学地把握自己可以填报的学校。

我们知道每年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录取分数线都会发生高低变化,如果单纯用分数来作为的参考填报高考志愿,肯定会有非常大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位次来作为填报依据,无疑是科学和合理的。

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于考后出分填报志愿的考生,对于考前填报志愿和考后估计分数填报志愿的学生来讲,需要了解自己的高考水平在本区县或者本省中的位次,才能够使自己的志愿填报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的考生位次为1;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区县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报志愿位次换算

高考志愿填报位次换算公式如下:

新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旧高考理科位次/理科人数;新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旧高考文科位次/文科人数

新高考位次:选物理或选历史的全省位次,会跟随高考成绩一起公布;选物理(历史)人数:新高考选物理(历史)的总人数,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一个人的位次加上人数);理科(文科)人数:旧高考理科(文科)总人数。

这种方法就是将选物理或历史后的高考位次,转换为旧高考的理科或文科位次,进而使用后面这种“等效位次”参考往年招录数据。

简单举例:例如新高考的1000名,设这1千名包括部分原理科生和部分原文科生,那么分别是多少呢?看看本省的理科人数与文科人数比值;

设是3.5那么就认为其中文科生=1000/(1+3.5)/=1000/3.53=221人,理科生=1000/(1+3.5)3.5=1000/1.28=779人。则原理科1000名对应的老高考理科位次是779名文科位次是221名。

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计算方法

1、无需换算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的位次无需换算,我们可以直接对照去年相同位次的分数段就可以得知换成去年的分数大概是多少分。

2、计算法

我们以一位广东物理类考生的高考成绩为例来计算一下,考生总分为611分,位次还是5605。如果说广东省共有178844位物理类考生上本科线,而上本科线的广东理科考生有216937人。代入公式后可得,这位考生可参考的去年高考志愿理科位为:5605+178844x216937=6799。

例子中的考生本次联考的成绩相当于广东高考理科排位6799的水平,再根据高考分段表可以得知,相当于去年理科的634-635分。虽然这个公式也只是基于理性志愿填报设的粗略估计,如果两年的人数异较大,那么误也就不小

高考位次怎么算?

高考位次换算往年位次的方法如下:

如果高考省排名在12万名以内省排名÷1.26=2022年理科排名省排名÷4.86=2022年文科排名如果高考省排名在12万名以后省排名÷1.3=2022年理科排名省排名÷4.25=2022年文科排名。折算后就可以去参考往年文理科数据了。

新高考的位次转换公式我们可以按照文理科不同来计算,分为两种情况,详情如下:

1、科目为物理转换公式。

c/a=X/A,X=cA/a,其中,c:本次考试全省排名;a:本省21年新高考物理的人数;A:本省20年理科的排名;X:相当于20年理科的排名;a=(A+B)物理百分比。

2、科目为历史转换公式。

c/b=Y/B,Y=cB/b,其中,c:本次考试全省排名;a:本省21年新高考历史的人数;B:本省20年文科的排名;Y:相当于20年文科的排名;b=(A+B)首历史百分比。

高考位次的概念:

位次概念: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的考生位次为1。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区县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以上内容来自有途教育。

志愿填报位次换算

志愿填报位次换算如下:

1、选物理看理科,历史看文科

选物这种方法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容易理解,即简单地将”选历史的考生”等同于“文科生”理的考生“等同于“理科生”,并直接参考往年数据。

2、位次换算

换算公式为:2021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2020理科位次/理科人数、2021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等于2020文科位次/文科人数、2021高考位次:选物理或选历史的全省位次,会跟随高考成绩一起公布;选物理(历史)人数:2021年选物理(历史)的总人数。

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一个人的位次加上人数);理科(文科)人数:2020年理科(文科)总人数。这种方法就是将选物理或历史后的高考位次,转换为2020年的理科或文科位次,进而使用后面这种”等效位次”参考往年招录数据。

拓展资料:

高考位次是指考生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的位置排名,是依据高考成绩由高到低来排的,考生根据自己在本省的位次状况,能科学合理把握自己可以填报的学校,增大被录取的可能性,高考投档位次就是指达到院校投档线的一名考生的分数对应的在全省的排名位次。

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主要有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区县位次为主。

由于每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不尽相同,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会存在一定的波动,如果仅仅参考高考分数来填报志愿,往往会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位次这个概念的出现,其实是为了对考生的成绩进行更加的排位。每年成绩公布之后,某一个考试分数可能对应很多个学生,但每一位学生的位次都是的。

高考次位怎么算

高考次位换算公式如下:

1、2021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2020理科位次理科人数。

2、2021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2020文科位次/文科人数。

高考位次概念是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专家阮吉鹏老师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此后一直作为填报志愿的科学依据之一,这种方法适合于考后出分、出分数段填报志愿的省市。

由于对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都规定了一定的名额,即招生,因此考生根据自己在本省的位次情况,可以更、更科学地把握自己可以填报的学校。

位次概念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的考生位次为1。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区县位次为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