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习资讯 >

苏轼的诗有哪些_苏轼的诗有哪些三年级上册

苏轼的作品有哪些?

《赠刘景文》

1、古文:《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等;

苏轼的诗有哪些_苏轼的诗有哪些三年级上册苏轼的诗有哪些_苏轼的诗有哪些三年级上册


苏轼的诗有哪些_苏轼的诗有哪些三年级上册


2、诗歌:《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等;

3、词作:《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4、《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等;

苏轼写山的诗句有哪些

临江仙 贺新郎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1. 苏轼关于山的诗句有哪些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关于山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山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苏轼《题西林壁》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

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7、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____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杜甫《望岳》

9、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10、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____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1、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____徐凝《庐山瀑布》

12、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3、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4、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____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5、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____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希望能帮助到你

2.苏轼的山水诗有哪些

苏轼的山水诗有很多,如:

1、《题金山寺》

2、《题西林壁》

3、《望海楼晚景》

5、《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3.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10首)作者朝代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苏轼描写山水的诗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原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2、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原诗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原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译文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也显得非常奇妙。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原诗

《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原诗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5.写山的诗句有哪些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东汉·曹《观沧海》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范仲淹《渔家傲》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眺》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汉·曹《短歌行》 13.蝉鸣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宋·王观《卜算子》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7.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2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2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渊明《饮酒》 25.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北朝民歌《木兰诗》 2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北朝民歌《木兰诗》 2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2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借来的。

6.帮忙找苏轼写山的句子

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睛,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若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浣溪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另外,《石钟山记》是东坡的佳作,前后赤壁赋也应该算是和山有关的文章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

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独

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第几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游道场山何山】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陂

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

碧瓦朱栏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 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东坡写山诗词文章太多,不能一一列举,见谅

苏轼的古诗有哪些

4、《雪后北台书壁》

1、苏轼的诗共有3459首,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江城子·密州出猎》、《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一系列佳作。

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诗有哪些?

3. 小学课本里苏轼的诗有哪几首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苏轼最的十首诗是:《定风波·重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蝶恋花·春景》、《满庭芳》、《临江仙》、《西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卜算子》、《题西林壁》。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主要诗歌作品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

苏轼最经典的十首诗词有哪些?

苏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东坡最经典的十首诗词如下碧袭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是北宋中期的文坛,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悔拦独具风格。

苏东坡最的十首诗如下:

2、《水调歌头《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明月几时有》

3、《蝶恋花·春景》

小学一到五年级学过苏轼的诗有哪些?

小学一到五年级学过的苏轼的诗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题西林壁》。

原诗: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释义: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释义: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释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4、《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适逢苏轼诞辰980,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从成果呈现来看,书法、绘画个个亮眼,《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社交圈》《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等论文资料翔实、堪称惊艳,让网友惊呼“逆天小学生”。

当大多数小学生还在孜孜不倦于基础课程时,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已经“玩”起了高等教育才有的课题研究。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虽有小学教育的意图,但其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她说:“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基于本校学生特点、清华资源、附小历史。”

不过回到教育思路本身,专家认为,这种创新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不足,加强对于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孩子将兴趣顺利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

探究式学习通过课题展开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期待在全国更多的小学推广。

学校负责人说得很实在,她所做的只是在清华附小因材施教。专家表示,不可否认,地区间、学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客观现实,教育改革正在努力缩小这种距,但均衡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与其焦虑或纠结于客观条件,不如在教育思路突破、教学方式创新上多动动脑筋。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一至二年级苏轼的诗有哪些

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二年级关于苏轼的诗句

后两首是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古诗词背诵篇目》大概用于选修的两首。

二年级关于苏轼的诗句 1.小学一二三年级学过哪些苏轼诗词

1.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2.二年级的苏轼的诗

【小学二年级】 1.《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1。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8。《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1。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7。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9。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五年级】 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舟过安仁》 (宋) 扬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6。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请给我好评吧谢谢。

苏轼的诗句有哪些小学

1. 小学关于苏轼的诗句

小学关于苏轼的诗句 1. 小学学过哪些苏轼的诗词

小学学过五首苏轼的诗词。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释义: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2、《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释义: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题西林壁》——[宋]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释义: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5、《惠崇春江晓景》——[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释义: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2. 小学所学苏东坡的诗

小学所学苏东坡的诗 因该是《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还有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题西林壁》宋·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赠刘景文 / 冬景》宋·苏轼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 小学苏轼的诗有哪些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应该就是这些了

5. 在小学我们学过哪些有关苏轼的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洒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6. 小学学的苏轼的哪些古诗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年级学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7. 苏轼的诗有哪些小学一到五年级学过的苏轼的诗

小学一到五年级学过的苏轼的诗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题西林壁》。

原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释义: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释义: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释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4、《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适逢苏轼诞辰980,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从成果呈现来看,书法、绘画个个亮眼,《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社交圈》《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等论文资料翔实、堪称惊艳,让网友惊呼“逆天小学生”。

当大多数小学生还在孜孜不倦于基础课程时,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已经“玩”起了高等教育才有的课题研究。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虽有小学教育的意图,但其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她说:“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基于本校学生特点、清华资源、附小历史。”

不过回到教育思路本身,专家认为,这种创新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加强对于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孩子将兴趣顺利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

探究式学习通过课题展开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期待在全国更多的小学推广。

学校负责人说得很实在,她所做的只是在清华附小因材施教。专家表示,不可否认,地区间、学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客观现实,教育改革正在努力缩小这种距,但均衡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与其焦虑或纠结于客观条件,不如在教育思路突破、教学方式创新上多动动脑筋。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正文>;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摆噱头搞炒作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正文>;“小学生遇见苏轼”的看点在哪儿?

苏东坡的诗有哪些?四句话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的名诗有哪些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春宵 江城子 乙卯正月夜记梦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次韵功父观余画雪鹊有感二首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阳关曲 中秋月

水调歌头 花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

定风波 满江红 赠刘景文 上元侍宴

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和子由渑池怀旧 蝶恋花 题西林壁

守岁诗 浣溪沙 六月夜渡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风波 浣溪沙 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 别徐州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1、《赠刘景文》——[宋] 苏轼山色空蒙雨亦奇。列举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