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
30.王羲之《兰亭集序》古诗是高考语文必考的一个题目,除了多背,还知道要如何鉴赏。《关雎》是古代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的关雎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河北高考语文诗_河北高考题语文
河北高考语文诗_河北高考题语文
河北高考语文诗_河北高考题语文
《关雎》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关14、《蜀相》——杜甫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借字,匹配。
⑸参: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关雎》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篇,而《诗经》是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 神话 故事 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不多可以说,一翻开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古代的一种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的爱情,更为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物质生产水平、结构、 文化 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是“正夫妇”并由此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高考语文《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 文章 :
★ 关雎原文及翻译赏析
高考语文中常考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2、文言文,3个选择题,2个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5—20分钟。傻子都会,没有含金量
17、《登岳阳楼》——杜甫今年高考各地古文以课文为主,相对会减少诗词的量,
而高中考试各地各学校的题都不一定,
古文没有捷径的,唯有加油背了,呵呵,加油吧
很多啊!好多课外的,我做了好多高考题都不一样,你找那些千古名句,有深层含义的.
这是说不定的~,一般从小学到高中都可能出~~
河北高考语文用什么卷
河北高考语文用什么卷介绍如下:
河北高考语文试题采用新高考全国Ⅰ卷。
语文各个题型时间分配:
总体原则: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平均每分钟得1分。默写题、选择题稍快一些,要给作文留足60分钟的时间。
1、现代文阅读,3个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0分钟。
3、诗歌阅读题,2个小题,大约需要10分钟。
4、默写题,6个空,共6分,控制在2分钟左右。
5、大阅读题,4个小题,大约需要25分钟。
6、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15分钟。
7、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60分钟,这是底线。即使时间不够,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高中生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能够轻松应对所有的考试。我家的孩子在高途高中,培养了良好的考试心态,训练了合理的考试节奏,能够针对不同难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度的考试,采用不同的考试关注点,有利于考试真实水平的发挥!
高考语文哪些题型最容易丢分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45、《陈情表》——李密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5、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和语意逻辑)。
高考语文新课标河北2012年卷子上的文言文和古诗文不是必修里的,是哪儿的呢,大纲里也没说
【对策】不考选修,而且这些东西你不会轻易找到的,我去年参加的高考,也是新课标卷,这些东西都是选自宋史,资治通鉴,明史神,关键考的是你平时学习的内容,不超纲
【对策】每年都有一个或者两个课外的,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 多看《二十四史》的名篇 以及《论语》
2023年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篇目60篇
楼上的你网上胡一搜,胡一贴2023年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有《离骚》、《诗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1、《静女》——《诗经》
2、《无衣》——《诗经》
3、《离骚》——屈原
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曹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山居秋暝》——王维
10、《蜀道难》——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将进酒》——李白
13、《燕歌行》——高适
15、《客至》——杜甫
16、《登高》——杜甫
18、《琵琶行》——白居易
19、《李凭箜篌引》——李贺
20、《菩萨蛮》——温庭筠
21、《锦瑟》——李商隐
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3、《望海潮》——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夜记梦》——苏轼
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7、《登快阁》——黄庭坚
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李清照
31、《书愤》——陆游
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17.李商隐《锦瑟》都》——姜夔
39、《长亭送别》——王实甫
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4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43、过秦论(上)——贾谊
44、《礼运》——《礼记》
4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4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4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49、《石钟山记》——苏轼
50、《登泰山记》——姚鼐
51、《论语》
52、《劝学》——《荀子》
5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5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5、《师说》——韩愈
56、《阿房宫赋》——杜牧
57、《六国论》——苏洵
5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59、《赤壁赋》——苏轼
60、《项脊轩志》——归有光
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能阅读浅易古诗文就是一种关键的语文能力,而能力的养成必须以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因此,除了通过阅读古诗文语言材料进行知识积累以外,培养语感也是学好古诗文的捷径,而朗读、背诵正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方式。
学古诗文最重要的不是会背,而是会用。当孩子积累了一些诗词时,家长可以在亲子共读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让孩子说一说描写诚实的诗句、表达乡愁的诗句。长此以往,当孩子遇到此类作文或情境时,就会自然想到这些诗句,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经典古诗文的时候,要有所选择,着重选一些孩子平常用得着、有现实意义的古诗文让孩子诵读,并且想办法让古诗文的中情境与孩子日常生活体验。例如,《春晓》,孩子读这样的诗,就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从而产生共鸣,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诗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问题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
一般是写景抒情的,诗词鉴赏也还是那些套话,具体的情况要改变一下吧。平时应该多读一些并写鉴赏,还要看看人家鉴赏的那些要点和套话句子,掌握了意境,那3/4的分是没问题的!
(1)看整体意境,作者表达什么情感;
(2)分析词句,作者通过什么事物为寄托表达;
(3)具体诗句中最突出优美的表达词句的鉴赏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简案
高考诗歌12.杜甫《登岳阳楼》欣赏一般以唐诗宋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词多一点
内容上偏向于有景有情的那种
那高分主要是掌握一些常见的术语 ,楼上有提供比较全面的
第二是审清题目,比如那种“怎么表现,怎么抒情,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艺术特色”等,其实都是一回事
第三是表述要规范,完整
2010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范围
11.杜甫《登高》1.《卫风·氓》
2.《离骚》
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曹《短歌行》
5.陶潜《归园田居》
6.王维《山居秋暝》
7.李白《将进酒》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李白《蜀道难》
10.杜甫《蜀相》
13.李贺《李凭箜篌引》
14.白居易《琵琶行》
15.刘禹锡《石头城》
16.杜牧《过华清宫》
18.李煜《虞美人》
19.柳永《雨霖铃》
20.王安石《桂枝香》
2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秦观《鹊桥仙》
23.李清照《声声慢》
24.陆游《书愤》
2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6.姜夔《扬州慢》
27.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8.荀子《劝学》
29.贾谊《过秦论》
3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2.韩愈《师说》
33.杜牧《阿房宫赋》
3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5.苏轼《赤壁赋》
36.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7.苏洵《六国论》
那个,不好意思,有点乱
1.《卫风·氓》
2.《离骚》
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曹《短歌行》
5.陶潜《归园田居》
6.王维《山居秋暝》
7.李白《将进酒》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李白《蜀道难》
10.杜甫《蜀相》
13.李贺《李凭箜篌引》
14.白居易《琵琶行》
15.刘禹锡《石头城》
16.杜牧《过华清宫》
18.李煜《虞美人》
19.柳永《雨霖铃》
20.王安石《桂枝香》
2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秦观《鹊桥仙》
23.李清照《声声慢》
24.陆游《书愤》
2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6.姜夔《扬州慢》
27.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8.荀子《劝学》
29.贾谊《过秦论》
3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2.韩愈《师说》
33.杜牧《阿房宫赋》
3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5.苏轼《赤壁赋》
36.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7.苏洵《六国论》
高考不是考过了吗?而且到时候老师会说的。老师不是考纲等教辅也有。
各个地区不同啊,况且每年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都要有更改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