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我国现阶段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招生比例
- 2、政法大学文理科招收比例
- 3、全国高考文科录取率
- 4、理科与文科升学比例
- 5、上海:高校理科招生数远大于文科 选文科是否会"吃亏"
- 6、高考文科招收人数和理科招收人数比例?
我国现阶段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招生比例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文理科的录取比例确实存在一定的别,其中部分省份文理科录取比例接近0.6:1。而安徽一本文理科的录取比例却只为0.2:1,文理科录取人数距很明显。
理科院校与文科院校比例(清华是文科院校还是理科院校)
12022高考各省文理科录取比例具体情况
江西
2022年高考在江西招生的普通高校共1966所,分6个招生批次共录取考生466123人。
其中,按层次分:本科录取204636人,高职(专科)录取261487人(含前期高职单招录取80520人);按科类分:文史类录取125539人,理工类录取202660人,文理科录取比例约为1:1.6。
甘肃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243248人。截止8月19日,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211952人。按科类分,理工类录取98532人,文史类录取52984人,文理科比例约为0.5:1。
湖南
截至8月2日18时,本科批实际录取新生208099人(含录取期间追加的,包括历史类考生59002人,物理类考生145278人,职高对口类考生3819人),比去年增加26396人。历史与物理类比例约为0.4:1。
安徽
安徽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近6万人,由于高职分类考试被录取的13万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际参考人数约为4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4万人,其中文科18.3万人,理科28.8万人(含少年班0.1万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我省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考生96252人,其中文科17495人,理科78757人,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2:1。
截至8月1日12:00,我省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实际录取考生98337人,比原增录635人,其中,文史类录取29048人;理工类录取69289人。本科第二批征集的院校,文科92所,录取474人;理科280所,录取3389人,部分院校降分完成。其中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4:1。
贵州
今年,我省高考总报名人数470602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人数397436人,中职毕业生报考分类招生人数73166人。
全国统考报名的397436名考生中,理工类考生为223274人,文史类考生125324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宁夏
2022年宁夏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考生65694人,比2021年增加3200多人,其中文科考生23561人,理科考生42133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高考选科是十分重要的。
而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不管是“3+1+2”模式还是“3+3”模式,学生选择的科目对于之后的学习和志愿填报都有很大的影响。那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专业的覆盖率真的决定了一切吗?
2各省录取率情况分析
、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考有着的垄断优势。而且这三座城市的特点是高校资源自给自足,外省高校投放名额很少。
青海、宁夏、三自治区,高考有着的政策照顾优势,高考可以去青海。另外,有人指出这三省是“虚高”的录取率。在本文限定的条件下,这三省录取率是实打实的高,只是录取质量有限,毕竟本省高校扔几千个名额。录取率和录取质量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因为建国后深厚的底蕴积累,虽然在知乎被黑的飞起,但别人的高等教育和生育做的是非常好的,考生少+有本省高校。
新疆、海南这两省基本是一个梯队,靠本省的一两所高校外加政策倾斜拉招生指标数量。
重庆、陕西,湖北,江苏基本是一个梯队,特点就是省内高校数量多,或者是直辖市,总的来说有一定录取优势。但这之中又有细分,重庆高考竞争压力明显大于其它三个,主要是重庆高教资源匮乏。
各省都比较喜欢比谁惨,但是这个很不好说,因为维度不好限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河南、贵州的同学考高校最难;河南、广东的高校考实力较强的高校最难。
河北高考难是竞争大,而不是录取率低,具体表现在河北高中生很辛苦,但这有很大一部分是衡中的问题,把全省风气带偏了,内卷化太了。单论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说,大家应该没想到河北和浙江一个录取率吧。
江苏高考难是难在试题上,考试难和录取率低、竞争大都不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江苏也是自己折腾自己。
浙江录取率不算高,但起码对于高考排名前5000的同学来说却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录取质量高,浙大要在浙江招3000多人啊,这还仅仅是通过考试的,高考5000名都能搏一把浙大,这在外省是不敢想的。
总结的:其实吧,要么有高校资源,有么有政策支持,否则竞争其实都是蛮大的。
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律、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对于文理科招收比例,根据公布,该校本科招生中文史哲、法学、主义理论、学和行政管理等、法律专业学科的比例较高,占据整体招生的约三分之二以上。但是,该校也同样有着科技、经济、哲学、人文社科等学科的招生,所以文理科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各个专业招生需要而有所调整。总体而言,政法大学以人文科学为主,理工科学位数量比相对较少。
现在正是高二学生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刻,尤其是一些文理成绩相不大、理科优势不强的考生,更是对选文科还是理科犹豫不决?而上海高校近几年招生的现实是,每年理科的招生数远远大于文科数,各批次的录取控制线以及各高校的录取线也明显是理科要低于文科,选文科是否就意味着吃亏了呢?记者采访了高校、高中学校、部分区高招办人士,听听他们的说法。
[现状一览]选文科比例在上升,竞争激烈
通常在高校招生中,理科生招生数要远高于文科生。这样一来可能就带来一种后果:大量选文科的学生只能竞争很少的文科招生名额,也许分数考得不错,但未必能上理想学校。从今年秋季高考的一组数据就可以发现,报考文史类的有4079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文科考生379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1.7%;而报考理工类的有5701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理科考生332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8.3%。但高校在上海招生文科的比例却只有30%左右,很明显,选文科的学生竞争更激烈。而上海报文科的比例这几年一直在上升,已经从10年前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近42%。而2007年高考生报考文史类的占报考总人数的44%左右,报考理工类的则占56%左右。
从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大多数高校在上海招生均理科生多于文科生。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鸿就表示,华东师大这几年理科生的招生数都高于文科生,一般比例是3:1,学校目前只有历史和思政专业只招文科生,其他几乎所有专业都是文理兼收,兼收专业的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一般也在2:1左右,对文科生也没有任何“优待”。而如、华东理工、同济大学等偏理工的一本高校,绝大多数都招理科生,文科招生的比例更少。“文科趋热的直接原因是许多考生觉得文科好考造成的。”周鸿分析,文理分科是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升入高一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尤其是今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完全按照分数来排序录取,进入重点大学的竞争就更激烈。在以高考分数作为大学录取依据的制度下,每年的大学文理科录取分数,对高中生的科目选择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大多数一本高校中理科分数线往往会高于文科线,这样造成很多理科不拔尖的考生转向文科,但考试的结果却是未必能上到理想学校,因为文科考生太多了,竞争就更厉害了。
[高校想法]招生能否适当向文科倾斜
各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均表示,从高校选拔人才角度而言,还是希望招到基础扎实的学生。相对来说,理科生比文科生有优势些。而且由于现在高校开设的专业多是根据就业这个“出口”来定的,从就业市场来看,理科生的就业更容易些,为此现在高校的一般偏理工科专业都比文科专业多。
复旦大学在向文科倾斜的方面就走出了步。以复旦“博雅杯”为例,往年高校选拔生尤其是保送生选拔更倾向于理科生,而文科专业招收到的考生很多并不对人文学科感兴趣。因此,在高中学生中,对那些对人文学科专业有强烈兴趣并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进行筛选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应运而生,给很多偏科的学生增加了升入深造的机会。
[中学建议]选择文理要扬长避短
对于“选文科会吃亏”这种说法,附中副王铁桦认为有失偏颇。他说:“据我们了解,这几年文理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均衡的。”他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文科的高端分数总要比理科的低。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科考试科目的结构决定的,文科高考科目是3文1理,属于理科的仅数学一门。而文科本身的特点导致其高端分不高,因为它有一些主观题,如语文的作文、的论述题、历史的论述辨析题、英语的作文题,一般较难拿到满分,像语文能够考到130多分已算是高分了;而理科则有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拿满分也不足为奇,如有的年份就出现过数学、物理考卷有很多满分,但同样情况就不大可能出现在语文、、历史等文科科目中,因此就导致了文科分总比理科低的现象。
对此,王铁桦、普陀区原高招办主任刘章杰对不同层次学生如何选择文理科提出了不同的建议。首先,对那些确实有文科特长的学生,“现在文科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是单纯的记忆了,这部分学生就没必要报理科。”王铁桦这样建议。他说,文科数学一般相对容易些,像今年文理科数学卷的一题情景一样,但问的问题用考生的话来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如果学生数学较好的话确实是比较“占便宜”的。此外,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考一本报文科也要比理科“划算”。
其次,平时成绩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报文科。虽然文科高分偏低,但整个分数区间却比理科要窄。一般来说,理、化考“豁边”的话,上下相几十分、甚至于只有40-50分的现象比比皆是,理科“失常”的概率更高,而文科一道题则一般不大会得零分,一般总能考个90-100分,比较能满足中等层次学生“求稳”的诉求。
不过刘章杰提醒说,文科的缺陷在于低端分比理科高,如今年一本院校文科录取控分线就比理科高10多分,二本文科录取控分线也比理科高。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文科在专科、高职批次录取人数确实比理科少得多、可供选择的专业也少,如果一、二本落空的话,选择余地就很小了。因此,他建议,如果自我掂量后主要目标是“冲”着专科、高职去的,还是选择理科比较好。
谈到选择“加一”科目,王铁桦认为,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在各科上有能力异的话,应尽量在选“加一”科目时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此外还要从兴趣、爱好出发,在进行学业成绩、专业、学校定位后,才可选择文理和“加一”科目。 □晨报记者 杨 虹 董川峰
你好,如果是就全国范围来看,文科生和理科生招生比例大概在1:3到1:4左右,这个你看高中的文理科生比例也能看出来。如果具体到每所大学,就不好说啦,有的大学本身就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大学,有的则以理科为主。
理科与文科升学比例为3:5
你好,如果是就全国范围来看,文科生和理科生招生比例大概在1:3到1:4左右,这个你看高中的文理科生比例也能看出来。如果具体到每所大学,就不好说啦,有的大学本身就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大学,有的则以理科为主。
政法大学文理科招收比例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文理科的录取比例确实存在一定的别,其中部分省份文理科录取比例接近0.6:1。而安徽一本文理科的录取比例却只为0.2:1,文理科录取人数距很明显。
12022高考各省文理科录取比例具体情况
江西
2022年高考在江西招生的普通高校共1966所,分6个招生批次共录取考生466123人。
其中,按层次分:本科录取204636人,高职(专科)录取261487人(含前期高职单招录取80520人);按科类分:文史类录取125539人,理工类录取202660人,文理科录取比例约为1:1.6。
甘肃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243248人。截止8月19日,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211952人。按科类分,理工类录取98532人,文史类录取52984人,文理科比例约为0.5:1。
湖南
截至8月2日18时,本科批实际录取新生208099人(含录取期间追加的,包括历史类考生59002人,物理类考生145278人,职高对口类考生3819人),比去年增加26396人。历史与物理类比例约为0.4:1。
安徽
安徽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近6万人,由于高职分类考试被录取的13万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际参考人数约为4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4万人,其中文科18.3万人,理科28.8万人(含少年班0.1万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我省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考生96252人,其中文科17495人,理科78757人,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2:1。
截至8月1日12:00,我省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实际录取考生98337人,比原增录635人,其中,文史类录取29048人;理工类录取69289人。本科第二批征集的院校,文科92所,录取474人;理科280所,录取3389人,部分院校降分完成。其中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4:1。
贵州
今年,我省高考总报名人数470602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人数397436人,中职毕业生报考分类招生人数73166人。
全国统考报名的397436名考生中,理工类考生为223274人,文史类考生125324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宁夏
2022年宁夏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考生65694人,比2021年增加3200多人,其中文科考生23561人,理科考生42133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高考选科是十分重要的。
而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不管是“3+1+2”模式还是“3+3”模式,学生选择的科目对于之后的学习和志愿填报都有很大的影响。那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专业的覆盖率真的决定了一切吗?
2各省录取率情况分析
、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考有着的垄断优势。而且这三座城市的特点是高校资源自给自足,外省高校投放名额很少。
青海、宁夏、三自治区,高考有着的政策照顾优势,高考可以去青海。另外,有人指出这三省是“虚高”的录取率。在本文限定的条件下,这三省录取率是实打实的高,只是录取质量有限,毕竟本省高校扔几千个名额。录取率和录取质量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因为建国后深厚的底蕴积累,虽然在知乎被黑的飞起,但别人的高等教育和生育做的是非常好的,考生少+有本省高校。
新疆、海南这两省基本是一个梯队,靠本省的一两所高校外加政策倾斜拉招生指标数量。
重庆、陕西,湖北,江苏基本是一个梯队,特点就是省内高校数量多,或者是直辖市,总的来说有一定录取优势。但这之中又有细分,重庆高考竞争压力明显大于其它三个,主要是重庆高教资源匮乏。
各省都比较喜欢比谁惨,但是这个很不好说,因为维度不好限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河南、贵州的同学考高校最难;河南、广东的高校考实力较强的高校最难。
河北高考难是竞争大,而不是录取率低,具体表现在河北高中生很辛苦,但这有很大一部分是衡中的问题,把全省风气带偏了,内卷化太了。单论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说,大家应该没想到河北和浙江一个录取率吧。
江苏高考难是难在试题上,考试难和录取率低、竞争大都不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江苏也是自己折腾自己。
浙江录取率不算高,但起码对于高考排名前5000的同学来说却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录取质量高,浙大要在浙江招3000多人啊,这还仅仅是通过考试的,高考5000名都能搏一把浙大,这在外省是不敢想的。
总结的:其实吧,要么有高校资源,有么有政策支持,否则竞争其实都是蛮大的。
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律、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对于文理科招收比例,根据公布,该校本科招生中文史哲、法学、主义理论、学和行政管理等、法律专业学科的比例较高,占据整体招生的约三分之二以上。但是,该校也同样有着科技、经济、哲学、人文社科等学科的招生,所以文理科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各个专业招生需要而有所调整。总体而言,政法大学以人文科学为主,理工科学位数量比相对较少。
全国高考文科录取率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文理科的录取比例确实存在一定的别,其中部分省份文理科录取比例接近0.6:1。而安徽一本文理科的录取比例却只为0.2:1,文理科录取人数距很明显。
12022高考各省文理科录取比例具体情况
江西
2022年高考在江西招生的普通高校共1966所,分6个招生批次共录取考生466123人。
其中,按层次分:本科录取204636人,高职(专科)录取261487人(含前期高职单招录取80520人);按科类分:文史类录取125539人,理工类录取202660人,文理科录取比例约为1:1.6。
甘肃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243248人。截止8月19日,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211952人。按科类分,理工类录取98532人,文史类录取52984人,文理科比例约为0.5:1。
湖南
截至8月2日18时,本科批实际录取新生208099人(含录取期间追加的,包括历史类考生59002人,物理类考生145278人,职高对口类考生3819人),比去年增加26396人。历史与物理类比例约为0.4:1。
安徽
安徽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近6万人,由于高职分类考试被录取的13万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际参考人数约为4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4万人,其中文科18.3万人,理科28.8万人(含少年班0.1万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我省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考生96252人,其中文科17495人,理科78757人,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2:1。
截至8月1日12:00,我省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实际录取考生98337人,比原增录635人,其中,文史类录取29048人;理工类录取69289人。本科第二批征集的院校,文科92所,录取474人;理科280所,录取3389人,部分院校降分完成。其中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4:1。
贵州
今年,我省高考总报名人数470602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人数397436人,中职毕业生报考分类招生人数73166人。
全国统考报名的397436名考生中,理工类考生为223274人,文史类考生125324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宁夏
2022年宁夏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考生65694人,比2021年增加3200多人,其中文科考生23561人,理科考生42133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高考选科是十分重要的。
而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不管是“3+1+2”模式还是“3+3”模式,学生选择的科目对于之后的学习和志愿填报都有很大的影响。那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专业的覆盖率真的决定了一切吗?
2各省录取率情况分析
、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考有着的垄断优势。而且这三座城市的特点是高校资源自给自足,外省高校投放名额很少。
青海、宁夏、三自治区,高考有着的政策照顾优势,高考可以去青海。另外,有人指出这三省是“虚高”的录取率。在本文限定的条件下,这三省录取率是实打实的高,只是录取质量有限,毕竟本省高校扔几千个名额。录取率和录取质量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因为建国后深厚的底蕴积累,虽然在知乎被黑的飞起,但别人的高等教育和生育做的是非常好的,考生少+有本省高校。
新疆、海南这两省基本是一个梯队,靠本省的一两所高校外加政策倾斜拉招生指标数量。
重庆、陕西,湖北,江苏基本是一个梯队,特点就是省内高校数量多,或者是直辖市,总的来说有一定录取优势。但这之中又有细分,重庆高考竞争压力明显大于其它三个,主要是重庆高教资源匮乏。
各省都比较喜欢比谁惨,但是这个很不好说,因为维度不好限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河南、贵州的同学考高校最难;河南、广东的高校考实力较强的高校最难。
河北高考难是竞争大,而不是录取率低,具体表现在河北高中生很辛苦,但这有很大一部分是衡中的问题,把全省风气带偏了,内卷化太了。单论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说,大家应该没想到河北和浙江一个录取率吧。
江苏高考难是难在试题上,考试难和录取率低、竞争大都不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江苏也是自己折腾自己。
浙江录取率不算高,但起码对于高考排名前5000的同学来说却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录取质量高,浙大要在浙江招3000多人啊,这还仅仅是通过考试的,高考5000名都能搏一把浙大,这在外省是不敢想的。
总结的:其实吧,要么有高校资源,有么有政策支持,否则竞争其实都是蛮大的。
理科与文科升学比例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文理科的录取比例确实存在一定的别,其中部分省份文理科录取比例接近0.6:1。而安徽一本文理科的录取比例却只为0.2:1,文理科录取人数距很明显。
12022高考各省文理科录取比例具体情况
江西
2022年高考在江西招生的普通高校共1966所,分6个招生批次共录取考生466123人。
其中,按层次分:本科录取204636人,高职(专科)录取261487人(含前期高职单招录取80520人);按科类分:文史类录取125539人,理工类录取202660人,文理科录取比例约为1:1.6。
甘肃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243248人。截止8月19日,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211952人。按科类分,理工类录取98532人,文史类录取52984人,文理科比例约为0.5:1。
湖南
截至8月2日18时,本科批实际录取新生208099人(含录取期间追加的,包括历史类考生59002人,物理类考生145278人,职高对口类考生3819人),比去年增加26396人。历史与物理类比例约为0.4:1。
安徽
安徽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近6万人,由于高职分类考试被录取的13万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际参考人数约为4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4万人,其中文科18.3万人,理科28.8万人(含少年班0.1万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我省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考生96252人,其中文科17495人,理科78757人,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2:1。
截至8月1日12:00,我省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实际录取考生98337人,比原增录635人,其中,文史类录取29048人;理工类录取69289人。本科第二批征集的院校,文科92所,录取474人;理科280所,录取3389人,部分院校降分完成。其中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4:1。
贵州
今年,我省高考总报名人数470602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人数397436人,中职毕业生报考分类招生人数73166人。
全国统考报名的397436名考生中,理工类考生为223274人,文史类考生125324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宁夏
2022年宁夏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考生65694人,比2021年增加3200多人,其中文科考生23561人,理科考生42133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高考选科是十分重要的。
而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不管是“3+1+2”模式还是“3+3”模式,学生选择的科目对于之后的学习和志愿填报都有很大的影响。那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专业的覆盖率真的决定了一切吗?
2各省录取率情况分析
、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考有着的垄断优势。而且这三座城市的特点是高校资源自给自足,外省高校投放名额很少。
青海、宁夏、三自治区,高考有着的政策照顾优势,高考可以去青海。另外,有人指出这三省是“虚高”的录取率。在本文限定的条件下,这三省录取率是实打实的高,只是录取质量有限,毕竟本省高校扔几千个名额。录取率和录取质量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因为建国后深厚的底蕴积累,虽然在知乎被黑的飞起,但别人的高等教育和生育做的是非常好的,考生少+有本省高校。
新疆、海南这两省基本是一个梯队,靠本省的一两所高校外加政策倾斜拉招生指标数量。
重庆、陕西,湖北,江苏基本是一个梯队,特点就是省内高校数量多,或者是直辖市,总的来说有一定录取优势。但这之中又有细分,重庆高考竞争压力明显大于其它三个,主要是重庆高教资源匮乏。
各省都比较喜欢比谁惨,但是这个很不好说,因为维度不好限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河南、贵州的同学考高校最难;河南、广东的高校考实力较强的高校最难。
河北高考难是竞争大,而不是录取率低,具体表现在河北高中生很辛苦,但这有很大一部分是衡中的问题,把全省风气带偏了,内卷化太了。单论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说,大家应该没想到河北和浙江一个录取率吧。
江苏高考难是难在试题上,考试难和录取率低、竞争大都不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江苏也是自己折腾自己。
浙江录取率不算高,但起码对于高考排名前5000的同学来说却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录取质量高,浙大要在浙江招3000多人啊,这还仅仅是通过考试的,高考5000名都能搏一把浙大,这在外省是不敢想的。
总结的:其实吧,要么有高校资源,有么有政策支持,否则竞争其实都是蛮大的。
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律、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对于文理科招收比例,根据公布,该校本科招生中文史哲、法学、主义理论、学和行政管理等、法律专业学科的比例较高,占据整体招生的约三分之二以上。但是,该校也同样有着科技、经济、哲学、人文社科等学科的招生,所以文理科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各个专业招生需要而有所调整。总体而言,政法大学以人文科学为主,理工科学位数量比相对较少。
现在正是高二学生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刻,尤其是一些文理成绩相不大、理科优势不强的考生,更是对选文科还是理科犹豫不决?而上海高校近几年招生的现实是,每年理科的招生数远远大于文科数,各批次的录取控制线以及各高校的录取线也明显是理科要低于文科,选文科是否就意味着吃亏了呢?记者采访了高校、高中学校、部分区高招办人士,听听他们的说法。
[现状一览]选文科比例在上升,竞争激烈
通常在高校招生中,理科生招生数要远高于文科生。这样一来可能就带来一种后果:大量选文科的学生只能竞争很少的文科招生名额,也许分数考得不错,但未必能上理想学校。从今年秋季高考的一组数据就可以发现,报考文史类的有4079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文科考生379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1.7%;而报考理工类的有5701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理科考生332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8.3%。但高校在上海招生文科的比例却只有30%左右,很明显,选文科的学生竞争更激烈。而上海报文科的比例这几年一直在上升,已经从10年前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近42%。而2007年高考生报考文史类的占报考总人数的44%左右,报考理工类的则占56%左右。
从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大多数高校在上海招生均理科生多于文科生。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鸿就表示,华东师大这几年理科生的招生数都高于文科生,一般比例是3:1,学校目前只有历史和思政专业只招文科生,其他几乎所有专业都是文理兼收,兼收专业的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一般也在2:1左右,对文科生也没有任何“优待”。而如、华东理工、同济大学等偏理工的一本高校,绝大多数都招理科生,文科招生的比例更少。“文科趋热的直接原因是许多考生觉得文科好考造成的。”周鸿分析,文理分科是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升入高一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尤其是今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完全按照分数来排序录取,进入重点大学的竞争就更激烈。在以高考分数作为大学录取依据的制度下,每年的大学文理科录取分数,对高中生的科目选择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大多数一本高校中理科分数线往往会高于文科线,这样造成很多理科不拔尖的考生转向文科,但考试的结果却是未必能上到理想学校,因为文科考生太多了,竞争就更厉害了。
[高校想法]招生能否适当向文科倾斜
各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均表示,从高校选拔人才角度而言,还是希望招到基础扎实的学生。相对来说,理科生比文科生有优势些。而且由于现在高校开设的专业多是根据就业这个“出口”来定的,从就业市场来看,理科生的就业更容易些,为此现在高校的一般偏理工科专业都比文科专业多。
复旦大学在向文科倾斜的方面就走出了步。以复旦“博雅杯”为例,往年高校选拔生尤其是保送生选拔更倾向于理科生,而文科专业招收到的考生很多并不对人文学科感兴趣。因此,在高中学生中,对那些对人文学科专业有强烈兴趣并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进行筛选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应运而生,给很多偏科的学生增加了升入深造的机会。
[中学建议]选择文理要扬长避短
对于“选文科会吃亏”这种说法,附中副王铁桦认为有失偏颇。他说:“据我们了解,这几年文理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均衡的。”他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文科的高端分数总要比理科的低。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科考试科目的结构决定的,文科高考科目是3文1理,属于理科的仅数学一门。而文科本身的特点导致其高端分不高,因为它有一些主观题,如语文的作文、的论述题、历史的论述辨析题、英语的作文题,一般较难拿到满分,像语文能够考到130多分已算是高分了;而理科则有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拿满分也不足为奇,如有的年份就出现过数学、物理考卷有很多满分,但同样情况就不大可能出现在语文、、历史等文科科目中,因此就导致了文科分总比理科低的现象。
对此,王铁桦、普陀区原高招办主任刘章杰对不同层次学生如何选择文理科提出了不同的建议。首先,对那些确实有文科特长的学生,“现在文科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是单纯的记忆了,这部分学生就没必要报理科。”王铁桦这样建议。他说,文科数学一般相对容易些,像今年文理科数学卷的一题情景一样,但问的问题用考生的话来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如果学生数学较好的话确实是比较“占便宜”的。此外,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考一本报文科也要比理科“划算”。
其次,平时成绩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报文科。虽然文科高分偏低,但整个分数区间却比理科要窄。一般来说,理、化考“豁边”的话,上下相几十分、甚至于只有40-50分的现象比比皆是,理科“失常”的概率更高,而文科一道题则一般不大会得零分,一般总能考个90-100分,比较能满足中等层次学生“求稳”的诉求。
不过刘章杰提醒说,文科的缺陷在于低端分比理科高,如今年一本院校文科录取控分线就比理科高10多分,二本文科录取控分线也比理科高。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文科在专科、高职批次录取人数确实比理科少得多、可供选择的专业也少,如果一、二本落空的话,选择余地就很小了。因此,他建议,如果自我掂量后主要目标是“冲”着专科、高职去的,还是选择理科比较好。
谈到选择“加一”科目,王铁桦认为,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在各科上有能力异的话,应尽量在选“加一”科目时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此外还要从兴趣、爱好出发,在进行学业成绩、专业、学校定位后,才可选择文理和“加一”科目。 □晨报记者 杨 虹 董川峰
你好,如果是就全国范围来看,文科生和理科生招生比例大概在1:3到1:4左右,这个你看高中的文理科生比例也能看出来。如果具体到每所大学,就不好说啦,有的大学本身就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大学,有的则以理科为主。
理科与文科升学比例为3:5
上海:高校理科招生数远大于文科 选文科是否会"吃亏"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文理科的录取比例确实存在一定的别,其中部分省份文理科录取比例接近0.6:1。而安徽一本文理科的录取比例却只为0.2:1,文理科录取人数距很明显。
12022高考各省文理科录取比例具体情况
江西
2022年高考在江西招生的普通高校共1966所,分6个招生批次共录取考生466123人。
其中,按层次分:本科录取204636人,高职(专科)录取261487人(含前期高职单招录取80520人);按科类分:文史类录取125539人,理工类录取202660人,文理科录取比例约为1:1.6。
甘肃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243248人。截止8月19日,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211952人。按科类分,理工类录取98532人,文史类录取52984人,文理科比例约为0.5:1。
湖南
截至8月2日18时,本科批实际录取新生208099人(含录取期间追加的,包括历史类考生59002人,物理类考生145278人,职高对口类考生3819人),比去年增加26396人。历史与物理类比例约为0.4:1。
安徽
安徽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近6万人,由于高职分类考试被录取的13万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际参考人数约为4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4万人,其中文科18.3万人,理科28.8万人(含少年班0.1万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我省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考生96252人,其中文科17495人,理科78757人,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2:1。
截至8月1日12:00,我省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实际录取考生98337人,比原增录635人,其中,文史类录取29048人;理工类录取69289人。本科第二批征集的院校,文科92所,录取474人;理科280所,录取3389人,部分院校降分完成。其中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4:1。
贵州
今年,我省高考总报名人数470602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人数397436人,中职毕业生报考分类招生人数73166人。
全国统考报名的397436名考生中,理工类考生为223274人,文史类考生125324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宁夏
2022年宁夏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考生65694人,比2021年增加3200多人,其中文科考生23561人,理科考生42133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高考选科是十分重要的。
而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不管是“3+1+2”模式还是“3+3”模式,学生选择的科目对于之后的学习和志愿填报都有很大的影响。那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专业的覆盖率真的决定了一切吗?
2各省录取率情况分析
、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考有着的垄断优势。而且这三座城市的特点是高校资源自给自足,外省高校投放名额很少。
青海、宁夏、三自治区,高考有着的政策照顾优势,高考可以去青海。另外,有人指出这三省是“虚高”的录取率。在本文限定的条件下,这三省录取率是实打实的高,只是录取质量有限,毕竟本省高校扔几千个名额。录取率和录取质量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因为建国后深厚的底蕴积累,虽然在知乎被黑的飞起,但别人的高等教育和生育做的是非常好的,考生少+有本省高校。
新疆、海南这两省基本是一个梯队,靠本省的一两所高校外加政策倾斜拉招生指标数量。
重庆、陕西,湖北,江苏基本是一个梯队,特点就是省内高校数量多,或者是直辖市,总的来说有一定录取优势。但这之中又有细分,重庆高考竞争压力明显大于其它三个,主要是重庆高教资源匮乏。
各省都比较喜欢比谁惨,但是这个很不好说,因为维度不好限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河南、贵州的同学考高校最难;河南、广东的高校考实力较强的高校最难。
河北高考难是竞争大,而不是录取率低,具体表现在河北高中生很辛苦,但这有很大一部分是衡中的问题,把全省风气带偏了,内卷化太了。单论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说,大家应该没想到河北和浙江一个录取率吧。
江苏高考难是难在试题上,考试难和录取率低、竞争大都不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江苏也是自己折腾自己。
浙江录取率不算高,但起码对于高考排名前5000的同学来说却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录取质量高,浙大要在浙江招3000多人啊,这还仅仅是通过考试的,高考5000名都能搏一把浙大,这在外省是不敢想的。
总结的:其实吧,要么有高校资源,有么有政策支持,否则竞争其实都是蛮大的。
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律、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对于文理科招收比例,根据公布,该校本科招生中文史哲、法学、主义理论、学和行政管理等、法律专业学科的比例较高,占据整体招生的约三分之二以上。但是,该校也同样有着科技、经济、哲学、人文社科等学科的招生,所以文理科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各个专业招生需要而有所调整。总体而言,政法大学以人文科学为主,理工科学位数量比相对较少。
现在正是高二学生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刻,尤其是一些文理成绩相不大、理科优势不强的考生,更是对选文科还是理科犹豫不决?而上海高校近几年招生的现实是,每年理科的招生数远远大于文科数,各批次的录取控制线以及各高校的录取线也明显是理科要低于文科,选文科是否就意味着吃亏了呢?记者采访了高校、高中学校、部分区高招办人士,听听他们的说法。
[现状一览]选文科比例在上升,竞争激烈
通常在高校招生中,理科生招生数要远高于文科生。这样一来可能就带来一种后果:大量选文科的学生只能竞争很少的文科招生名额,也许分数考得不错,但未必能上理想学校。从今年秋季高考的一组数据就可以发现,报考文史类的有4079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文科考生379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1.7%;而报考理工类的有5701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理科考生332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8.3%。但高校在上海招生文科的比例却只有30%左右,很明显,选文科的学生竞争更激烈。而上海报文科的比例这几年一直在上升,已经从10年前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近42%。而2007年高考生报考文史类的占报考总人数的44%左右,报考理工类的则占56%左右。
从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大多数高校在上海招生均理科生多于文科生。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鸿就表示,华东师大这几年理科生的招生数都高于文科生,一般比例是3:1,学校目前只有历史和思政专业只招文科生,其他几乎所有专业都是文理兼收,兼收专业的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一般也在2:1左右,对文科生也没有任何“优待”。而如、华东理工、同济大学等偏理工的一本高校,绝大多数都招理科生,文科招生的比例更少。“文科趋热的直接原因是许多考生觉得文科好考造成的。”周鸿分析,文理分科是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升入高一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尤其是今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完全按照分数来排序录取,进入重点大学的竞争就更激烈。在以高考分数作为大学录取依据的制度下,每年的大学文理科录取分数,对高中生的科目选择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大多数一本高校中理科分数线往往会高于文科线,这样造成很多理科不拔尖的考生转向文科,但考试的结果却是未必能上到理想学校,因为文科考生太多了,竞争就更厉害了。
[高校想法]招生能否适当向文科倾斜
各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均表示,从高校选拔人才角度而言,还是希望招到基础扎实的学生。相对来说,理科生比文科生有优势些。而且由于现在高校开设的专业多是根据就业这个“出口”来定的,从就业市场来看,理科生的就业更容易些,为此现在高校的一般偏理工科专业都比文科专业多。
复旦大学在向文科倾斜的方面就走出了步。以复旦“博雅杯”为例,往年高校选拔生尤其是保送生选拔更倾向于理科生,而文科专业招收到的考生很多并不对人文学科感兴趣。因此,在高中学生中,对那些对人文学科专业有强烈兴趣并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进行筛选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应运而生,给很多偏科的学生增加了升入深造的机会。
[中学建议]选择文理要扬长避短
对于“选文科会吃亏”这种说法,附中副王铁桦认为有失偏颇。他说:“据我们了解,这几年文理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均衡的。”他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文科的高端分数总要比理科的低。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科考试科目的结构决定的,文科高考科目是3文1理,属于理科的仅数学一门。而文科本身的特点导致其高端分不高,因为它有一些主观题,如语文的作文、的论述题、历史的论述辨析题、英语的作文题,一般较难拿到满分,像语文能够考到130多分已算是高分了;而理科则有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拿满分也不足为奇,如有的年份就出现过数学、物理考卷有很多满分,但同样情况就不大可能出现在语文、、历史等文科科目中,因此就导致了文科分总比理科低的现象。
对此,王铁桦、普陀区原高招办主任刘章杰对不同层次学生如何选择文理科提出了不同的建议。首先,对那些确实有文科特长的学生,“现在文科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是单纯的记忆了,这部分学生就没必要报理科。”王铁桦这样建议。他说,文科数学一般相对容易些,像今年文理科数学卷的一题情景一样,但问的问题用考生的话来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如果学生数学较好的话确实是比较“占便宜”的。此外,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考一本报文科也要比理科“划算”。
其次,平时成绩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报文科。虽然文科高分偏低,但整个分数区间却比理科要窄。一般来说,理、化考“豁边”的话,上下相几十分、甚至于只有40-50分的现象比比皆是,理科“失常”的概率更高,而文科一道题则一般不大会得零分,一般总能考个90-100分,比较能满足中等层次学生“求稳”的诉求。
不过刘章杰提醒说,文科的缺陷在于低端分比理科高,如今年一本院校文科录取控分线就比理科高10多分,二本文科录取控分线也比理科高。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文科在专科、高职批次录取人数确实比理科少得多、可供选择的专业也少,如果一、二本落空的话,选择余地就很小了。因此,他建议,如果自我掂量后主要目标是“冲”着专科、高职去的,还是选择理科比较好。
谈到选择“加一”科目,王铁桦认为,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在各科上有能力异的话,应尽量在选“加一”科目时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此外还要从兴趣、爱好出发,在进行学业成绩、专业、学校定位后,才可选择文理和“加一”科目。 □晨报记者 杨 虹 董川峰
高考文科招收人数和理科招收人数比例?
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文理科的录取比例确实存在一定的别,其中部分省份文理科录取比例接近0.6:1。而安徽一本文理科的录取比例却只为0.2:1,文理科录取人数距很明显。
12022高考各省文理科录取比例具体情况
江西
2022年高考在江西招生的普通高校共1966所,分6个招生批次共录取考生466123人。
其中,按层次分:本科录取204636人,高职(专科)录取261487人(含前期高职单招录取80520人);按科类分:文史类录取125539人,理工类录取202660人,文理科录取比例约为1:1.6。
甘肃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243248人。截止8月19日,甘肃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211952人。按科类分,理工类录取98532人,文史类录取52984人,文理科比例约为0.5:1。
湖南
截至8月2日18时,本科批实际录取新生208099人(含录取期间追加的,包括历史类考生59002人,物理类考生145278人,职高对口类考生3819人),比去年增加26396人。历史与物理类比例约为0.4:1。
安徽
安徽省高考共报名考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近6万人,由于高职分类考试被录取的13万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实际参考人数约为4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4万人,其中文科18.3万人,理科28.8万人(含少年班0.1万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我省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文理科本科一批录取考生96252人,其中文科17495人,理科78757人,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2:1。
截至8月1日12:00,我省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实际录取考生98337人,比原增录635人,其中,文史类录取29048人;理工类录取69289人。本科第二批征集的院校,文科92所,录取474人;理科280所,录取3389人,部分院校降分完成。其中文理科录取比例为0.4:1。
贵州
今年,我省高考总报名人数470602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人数397436人,中职毕业生报考分类招生人数73166人。
全国统考报名的397436名考生中,理工类考生为223274人,文史类考生125324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宁夏
2022年宁夏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考生65694人,比2021年增加3200多人,其中文科考生23561人,理科考生42133人。文理科报考比例为0.6:1。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高考选科是十分重要的。
而新高考政策实施之后,不管是“3+1+2”模式还是“3+3”模式,学生选择的科目对于之后的学习和志愿填报都有很大的影响。那高考选科到底有多重要?专业的覆盖率真的决定了一切吗?
2各省录取率情况分析
、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高考有着的垄断优势。而且这三座城市的特点是高校资源自给自足,外省高校投放名额很少。
青海、宁夏、三自治区,高考有着的政策照顾优势,高考可以去青海。另外,有人指出这三省是“虚高”的录取率。在本文限定的条件下,这三省录取率是实打实的高,只是录取质量有限,毕竟本省高校扔几千个名额。录取率和录取质量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因为建国后深厚的底蕴积累,虽然在知乎被黑的飞起,但别人的高等教育和生育做的是非常好的,考生少+有本省高校。
新疆、海南这两省基本是一个梯队,靠本省的一两所高校外加政策倾斜拉招生指标数量。
重庆、陕西,湖北,江苏基本是一个梯队,特点就是省内高校数量多,或者是直辖市,总的来说有一定录取优势。但这之中又有细分,重庆高考竞争压力明显大于其它三个,主要是重庆高教资源匮乏。
各省都比较喜欢比谁惨,但是这个很不好说,因为维度不好限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河南、贵州的同学考高校最难;河南、广东的高校考实力较强的高校最难。
河北高考难是竞争大,而不是录取率低,具体表现在河北高中生很辛苦,但这有很大一部分是衡中的问题,把全省风气带偏了,内卷化太了。单论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说,大家应该没想到河北和浙江一个录取率吧。
江苏高考难是难在试题上,考试难和录取率低、竞争大都不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江苏也是自己折腾自己。
浙江录取率不算高,但起码对于高考排名前5000的同学来说却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录取质量高,浙大要在浙江招3000多人啊,这还仅仅是通过考试的,高考5000名都能搏一把浙大,这在外省是不敢想的。
总结的:其实吧,要么有高校资源,有么有政策支持,否则竞争其实都是蛮大的。
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律、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对于文理科招收比例,根据公布,该校本科招生中文史哲、法学、主义理论、学和行政管理等、法律专业学科的比例较高,占据整体招生的约三分之二以上。但是,该校也同样有着科技、经济、哲学、人文社科等学科的招生,所以文理科比例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各个专业招生需要而有所调整。总体而言,政法大学以人文科学为主,理工科学位数量比相对较少。
现在正是高二学生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刻,尤其是一些文理成绩相不大、理科优势不强的考生,更是对选文科还是理科犹豫不决?而上海高校近几年招生的现实是,每年理科的招生数远远大于文科数,各批次的录取控制线以及各高校的录取线也明显是理科要低于文科,选文科是否就意味着吃亏了呢?记者采访了高校、高中学校、部分区高招办人士,听听他们的说法。
[现状一览]选文科比例在上升,竞争激烈
通常在高校招生中,理科生招生数要远高于文科生。这样一来可能就带来一种后果:大量选文科的学生只能竞争很少的文科招生名额,也许分数考得不错,但未必能上理想学校。从今年秋季高考的一组数据就可以发现,报考文史类的有4079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文科考生379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1.7%;而报考理工类的有57010余人(单报高职专科的理科考生3320余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8.3%。但高校在上海招生文科的比例却只有30%左右,很明显,选文科的学生竞争更激烈。而上海报文科的比例这几年一直在上升,已经从10年前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近42%。而2007年高考生报考文史类的占报考总人数的44%左右,报考理工类的则占56%左右。
从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大多数高校在上海招生均理科生多于文科生。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鸿就表示,华东师大这几年理科生的招生数都高于文科生,一般比例是3:1,学校目前只有历史和思政专业只招文科生,其他几乎所有专业都是文理兼收,兼收专业的理科生与文科生的比例一般也在2:1左右,对文科生也没有任何“优待”。而如、华东理工、同济大学等偏理工的一本高校,绝大多数都招理科生,文科招生的比例更少。“文科趋热的直接原因是许多考生觉得文科好考造成的。”周鸿分析,文理分科是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升入高一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尤其是今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完全按照分数来排序录取,进入重点大学的竞争就更激烈。在以高考分数作为大学录取依据的制度下,每年的大学文理科录取分数,对高中生的科目选择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大多数一本高校中理科分数线往往会高于文科线,这样造成很多理科不拔尖的考生转向文科,但考试的结果却是未必能上到理想学校,因为文科考生太多了,竞争就更厉害了。
[高校想法]招生能否适当向文科倾斜
各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均表示,从高校选拔人才角度而言,还是希望招到基础扎实的学生。相对来说,理科生比文科生有优势些。而且由于现在高校开设的专业多是根据就业这个“出口”来定的,从就业市场来看,理科生的就业更容易些,为此现在高校的一般偏理工科专业都比文科专业多。
复旦大学在向文科倾斜的方面就走出了步。以复旦“博雅杯”为例,往年高校选拔生尤其是保送生选拔更倾向于理科生,而文科专业招收到的考生很多并不对人文学科感兴趣。因此,在高中学生中,对那些对人文学科专业有强烈兴趣并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进行筛选的“‘博雅杯’人文知识大赛”应运而生,给很多偏科的学生增加了升入深造的机会。
[中学建议]选择文理要扬长避短
对于“选文科会吃亏”这种说法,附中副王铁桦认为有失偏颇。他说:“据我们了解,这几年文理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均衡的。”他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文科的高端分数总要比理科的低。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科考试科目的结构决定的,文科高考科目是3文1理,属于理科的仅数学一门。而文科本身的特点导致其高端分不高,因为它有一些主观题,如语文的作文、的论述题、历史的论述辨析题、英语的作文题,一般较难拿到满分,像语文能够考到130多分已算是高分了;而理科则有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拿满分也不足为奇,如有的年份就出现过数学、物理考卷有很多满分,但同样情况就不大可能出现在语文、、历史等文科科目中,因此就导致了文科分总比理科低的现象。
对此,王铁桦、普陀区原高招办主任刘章杰对不同层次学生如何选择文理科提出了不同的建议。首先,对那些确实有文科特长的学生,“现在文科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是单纯的记忆了,这部分学生就没必要报理科。”王铁桦这样建议。他说,文科数学一般相对容易些,像今年文理科数学卷的一题情景一样,但问的问题用考生的话来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如果学生数学较好的话确实是比较“占便宜”的。此外,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考一本报文科也要比理科“划算”。
其次,平时成绩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也可以报文科。虽然文科高分偏低,但整个分数区间却比理科要窄。一般来说,理、化考“豁边”的话,上下相几十分、甚至于只有40-50分的现象比比皆是,理科“失常”的概率更高,而文科一道题则一般不大会得零分,一般总能考个90-100分,比较能满足中等层次学生“求稳”的诉求。
不过刘章杰提醒说,文科的缺陷在于低端分比理科高,如今年一本院校文科录取控分线就比理科高10多分,二本文科录取控分线也比理科高。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文科在专科、高职批次录取人数确实比理科少得多、可供选择的专业也少,如果一、二本落空的话,选择余地就很小了。因此,他建议,如果自我掂量后主要目标是“冲”着专科、高职去的,还是选择理科比较好。
谈到选择“加一”科目,王铁桦认为,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在各科上有能力异的话,应尽量在选“加一”科目时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此外还要从兴趣、爱好出发,在进行学业成绩、专业、学校定位后,才可选择文理和“加一”科目。 □晨报记者 杨 虹 董川峰
你好,如果是就全国范围来看,文科生和理科生招生比例大概在1:3到1:4左右,这个你看高中的文理科生比例也能看出来。如果具体到每所大学,就不好说啦,有的大学本身就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大学,有的则以理科为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