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大学代码及专业
1981年,学校获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山东省各大学学校代码如下:
院校代号11335 院校代号1135
院校代号11335 院校代号1135
学术期刊
10422山东大学
10423海洋大学
10424山东科技大学
10425石油大学(华东)
10426青岛科技大学
10427济学
10429青岛理工大学
10430山东建筑大学
10431齐鲁工业大学
10433山东理工大学
10434山东农业大学
10435青岛农业大学
10438潍坊医学院
10439山东医科大学
10440滨州医学院
10441山东中大学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古代文学、数据结构、线性电子线路、高等数学、基础英语、微机原理及应用、遗传学、中外语言学史、篮球、计算机组成原理、武术、运动生理学。
1044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0443济宁医学院
10444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
10448德州学院
10449滨州学院
10451鲁东大学
10452临沂大学
10453泰山学院
10454济宁学院
10455菏泽学院
10456山东财经大学
10457山东体育学院
10458山东艺术学院
10904枣庄学院
10908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1065青岛大学
11066烟台大学
11067潍坊学院
11323山东水利专科学校
11324山东警察学院
11688山东工商学院
11827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4100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大学专业及代码
1、经济学类
经济学020101、财政学020201K、金融学020301K、经济与贸易020401
2、理学类
应用化学070302、生物技术071002、化学生物学070303T
3、工学类
工程力学080102、能源与动力工程0805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1、通信工程08070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7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物联网工程080905、土木工程081001、水利水电工程081101、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1、生物医学工程082601、食品质量与安全082702、本科一本生物工程08300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80502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03T
医学信息工程080711T、城市地下空间工程081005T、生物制083002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800T、机器人工程080803T、网络空间安全0801TK、人工智能080717T、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081009T、储能科学与工程080504T、密码科学与技术0808TK
4、医学类
临床医学100201K、口腔医学100301K、预防医学100401K、物制剂100702、临床学100703TK、智能医学工程101011T
5、管理学类
120201K、供应链管理120604T
各大学院校代号
学院代号有:清华大学——1001、大学——1002、大学——1003、交通大学——1004等。
1、清华大学--1001:全名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直属、由中华教育委员会与市共建,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医等多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 坐落于市海淀区清华园(旧称“圆明园”)内,是大陆乃至全世界的高等学府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与“双”重点支持的大学。
2、大学--1002:简称“北大”,全名大学,是中华参考资料来源:直属、直管的全国性重点大学,位于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是学府之一,2003年成为建设世界省级特色专业:美术学(师范)、生物工程、经济学、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大学和世界学科的高水平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与“双”重点支持的大学。大学是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之一。
3、大学--1003:简称“人大”,全称中华直属,由爱国人士冯雪峰发起创建的研究型大学。位于市海淀区中关村街59号。是中华的建国之后所成立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与“双”重点支持的大学,直属高校。人大是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院代号好处
1、提高录取效率:采用学院代号可以简化学校、专业的输入工作,提高录取效率。
2、保密性好:学院代号只有和高校招生管理部门可以识别,保护考生隐私。
3、纠错方便:学院代号可以减少由于输入错误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数据错,保证录取数据的准确性。
4、易于资源统筹:使用学院代号可以方便11510山东交通学院和高校进行资源统筹,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高校专业布局。
学院代号在高考录取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除简化录取程序外还具有保密性好、纠错方便、易于资源统筹等优点。
淮北师范大学代码是多少?
学院设置:音乐学院。淮北师范大学代码为10373。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1998年9月实行“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
重点学科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简称淮师大,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国培。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相山、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有博士600余人(含在读博士)、硕士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60余人。全国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人,终身享受特殊津贴者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9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三八红旗手1人,省教学名师4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皖江学者”特聘1人,青年皖江学者2人,省级教坛新秀46人,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人,省教师、师德标兵、务工作者和员16人。
历史沿革
1974年,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省级实验实训中心:音乐表演淮北花鼓戏实习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验实训中心、化学工程实训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训中心等。建立。
1978年12月,经中华批准,更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中华煤炭工业部。
1998年9月,学校实行“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等名次。
2009年,学校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
2010年3月,经中华批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办83个本科专业,另外拥有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个附属学校。
学院及专业名称
学院设置:文学院。
专业名录: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对外汉语教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汉语教育(师范)。
学院设置: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名录: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
学院设置: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名录:物理学(师范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设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业名录: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工程。
学院设置:外国语学院。
专业名录:英语、翻译、日语。
学院设置:美术学院。
专业名录:美术学(师范兼非师范)、绘画、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学院设置:法学院。
专业名录:法学、学、、学、工作学。
学院设置:体育学院。
专业名录:体育教育、体育指导与管理、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面)。
学院设置: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专业名录:历史学(师范)、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学院设置: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名录: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环境科学、园艺、环境生态工程。
专业名录: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
学院设置:教育学院。
专业名录:特殊教育学(教师教育类)、公共事业管理(教师教育类)、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类)、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类)。
学院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名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学院设置: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录:经济学、会计学、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劳动与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学院设置:建筑学院。
专业名录:风景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
专业名录:思想教育(师范类)。
学院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足球学院。
学科建设
学位授权点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5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0大学科门类。
博士立项建设一级学科:教育学、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古典文献学、应用数学、有机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4月,现拥有7个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1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性项目(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3个师范专业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个安徽省“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9个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本科人才基地,10个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1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0余门省级线上线下等形式开放课程。
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物理学。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NIIT(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电气信息类、应用化学、音乐学、劳动与保障、体育指导与管理、电子商务、统计学、日语、材料物理、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通信工程、学前教育。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路与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教师教育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NIIT(无锡)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会计学专业校企合作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上海威尔士健身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卓越中小学教师、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卓越幼儿教师、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卓越体育教师、卓越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人才教育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物理学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卓越会计师人才教育培养、卓越中学英语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养。
省级开放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常微分方程、移动通信、微生物学。
省级视频公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古代史、英语学习与传统文化传播、近现代风云人物评点、经济学说史、近现代史纲要、微观经济学、色彩(水彩画风景写生)。
学校荣誉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获批安徽省第十届、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批节水型高校,安徽省第二批省级节水型单位等称号;获批安徽省课程思政中心、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多次获得“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30次获得授予的“全国大学生实践先进单位”和“服务团队”称号。2015年以来,学校连续4年在安徽对高校班子建和发展的综合考核中获得“”。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1个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智库;设有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研究室、文学研究所、水彩画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平台。
重点实验室:绿色和精准合成化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绿色材料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含能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植物生物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清洁能源及绿色循环重点实验室、污染物敏感材料与环境修复实验室。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先进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皖北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高聚合织物传感器的井下人员生命体征安全监测研发创新团队。
省级智库:安徽高校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安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0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其中省级特等奖5项;承担科研课题5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2016年,学校新购置纸质图书9.09万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203.7万册,可使用电子图书折合总量2.15万册,其中,电子期刊66.23万种,可供师生使用数据库共49个。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纸质藏书和电子文献500余万册。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重点开设栏目有:人学研究、化研究、20世纪皖籍名家研究、百年新诗、中学语文新教材研究探讨、百年史学研究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体育、自然辩证法、科学方、科学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简讯;辟有综合评述,专题探讨等栏目;被CA化学文摘(美)(2014)收录。
《古籍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9月,主办单位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淮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等,是反映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与信息的专门性学术刊物,并被国内一些高校确定为专业核心刊物,被2021—2022年度“中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截至2022年3月,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地区等和地区的52所院校(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近5年,学校派出14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参加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自2016年起,接收日本合作高校学生短期留学;2019年,正式启动外国留学生(学历生)招生培养工作。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圆形徽标,外圆上方是“淮北师范大学”字样,下方是学校英文大写。内圆是三本书的叠加,代表学校历经发展的不同阶段,“1974”代表学校建校时间。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圆形证章。
校旗
学校校旗左侧为反白标准校徽,右侧为反白标准中英文全称校名,旗面底色分别为蓝、白、红、绿、浅蓝五种颜色,长宽比例为1.5:1。
校歌
学校校歌是《淮北师范大学校歌》,剑声作词,孙建国作曲。
精神文化
校训:博学慎思、励志敦行
学校精神: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追求卓越
校风:敬业、奉献
教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风:知行合一、学做真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