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是什么定律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是什么定律
1、I=P/U电压和电阻的数学关系式式是:R=U/I。
2、(电阻=电压/电流)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4、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5、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的。
6、与是否接入电路、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的大小等因素均无关。
7、扩展资料相关历史:欧姆阶段的实验是探讨电生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其结果于1825年5月在他的篇科学论文中发表。
8、在这个实验中,他碰到了测量电流强度的困难。
9、在欧姆之前,虽然还没有电阻的概念,但是已经有人对金属的电导率(传导率)进行研究。
10、1825年7月,欧姆也用上述初步实验中所用的装置,研究了金属的相对电导率。
11、他把各种金属制成直径相同的导线进行测量,确定了金、银、锌、黄铜、铁等金属的相对电导率。
12、虽然这个实验功率(P)=电压(U)×电流(I)较为粗糙,而且有不少错误,但欧姆想到,在整条导线中电流不变的事实表明电流强度可以作为电路的一个重要基本量,他决定在下一次实验中把它当作一个主要观测量来研究。
13、在以前的实验中,欧姆使用的电池组是伏打电堆,这种电堆的电动势不稳定,使他大为头痛。
14、后来经人建议,改用铋铜温电偶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源电动势的稳定。
15、1826年,欧姆用上面图中的实验装置导出了他的定律。
16、在木质座架上装有电流扭力秤,DD'是扭力秤的玻璃罩,CC'是刻度盘,s是观察用的放大镜,m和m'为水银杯,abb'a'为铋框架,铋、铜框架的一条腿相互接触,这样就组成了温电偶。
17、A、B是两个用来产生温的锡容器。
18、实验时把待研究的导体插在m和m'两个盛水银的杯子中,m和m'成了温电池的两单相个极。
19、x=q/(b+l)式中x表示流过导线的电流的大小,它与电流强度成正比,A和B为电路的两个参数,L表示实验导线的长度。
20、1826年4月欧姆发表论文,把欧姆定律改写为:X=KSA/L,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K表示电导率,A为导线两端的电势,L为导线的长度,X表示通过L的电流强度。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