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答疑 >

存货损失账务处理 存货损失计入哪个科目

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的账务处理

低值易耗品

1、货资金损毁处理

存货损失账务处理 存货损失计入哪个科目存货损失账务处理 存货损失计入哪个科目


存货损失账务处理 存货损失计入哪个科目


在灾害来临时,企业若不能将妥善存放于安全的地方,发生了毁损或被流失的要进行会计处理:

步,运用实地盘点法计量与确认毁损数额,并建立损失清单。公式如下:

当日的损毁金额=当日的账面库存余额+截止目前的收入-截止目前的支出-当日的实际库存金额

①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库存损失

贷记:库存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库存损失

2、应收款项损失处理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等经济行为而形成的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当因为自然灾害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时,应该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步:区分情况进行处理:

①灾难发生以前已经计提坏账

借记:坏账准备

贷记:应收账款

②灾难发生以前未计提坏账,直接确认为坏账损失

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记:应收账款

除了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也可以比照应收账款处理方法进行核销或调整。

3、存货损毁处理

当企业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因自然灾害发生损毁时,企业应该应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步,运用实地盘点法计量与确认存货毁损数额,并建立损失清单。对在自然灾害中发生的损失造册登记资产的购入时间、采购价格等信息。在盘点过程中,应注意拍摄受灾现场的照片、视频。

存货丢失、损毁的,按照账面计算损失额,能够修复的,以修复产生的费用为损失额,扣除保险公司赔偿金后的净额申报税前扣除。

第二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二十一条: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①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存货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转出其计提的累计跌价准备)

贷记:有关存货科目成本(原④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材料、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存货损失

4、固定资产损毁处理

固定资产毁损的账务处理原则与存货的毁损处理原则相同。

步:运用实地盘点法计量与确认固定资产毁损数额,并建立损失清单。对在自然灾害中发生的损失造册登记资产的购入时间、采购价格、累计折旧等信息。

在盘点过程中,应注意拍摄受灾现场的照片、视频。对于损失比较的,建议聘请评估机构对损失进行评估。资产丢失、损毁的,按照账面计算损失额,能够修复的,以修复产生的费用为损失额,扣除保险公司赔偿金后的净额申报税前扣除。

①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累计折旧

资产减值准备

贷记:固定资产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核销后,若固定资产有余额,则为其存在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5、无形资产、生物资产毁损账务处理

6、在建工程毁损账务处理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成本,包括工程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器具等,都是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的,所以在进行在建工程损毁处理时,也要对工程材料进行账务处理。

步:运用实地盘点法、观察法和鉴定法等方法计量与确认在建工程毁损数额。

第二步:进行账务处理,分录如下:

①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工程物资损失

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贷记:工程物资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工程物资损失

③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在建工程损失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贷记:在建工程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在建工程损失

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损毁如何做账

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损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毁如何做账

对非正常损失存货进行账务处理,关键是正确计算其涉及的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按所涉及的进项税额的计算方式不同,非正常损失存货可分解为三种典型情况:不含运费的原材料、含运费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半成品.企业非正常损失存货,有时是上述一种情况,有时是几种情况的组合.因此,只要对上述三种典型情况的账务处理明确,在对各种形式的非正常损失存货进行账务处理时,就能符合税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按照《暂行条例》规定,非正常损失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按《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盘亏的存货,扣除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批认定为财产损失,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涉及的进项税额应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账户一并处理.属于收发计量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在扣除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后,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借:管理费用

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按《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对被盗的存货,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赔偿后的余额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批,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非常损失是什么?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根据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

[1]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属于非正常损失了.当非常损失发生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原材料(等)贷:应缴税费--进项转出结转损失时,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益营业外支出中的"非常损失"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失.

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损毁如何做账?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它是一个不可控的损失,所以在相关的政策规定中,对于这部分损失在财税上都有着明确的处理方法,

商品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如何写会计分录

商品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属于存货的盘亏处理,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

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错,即正常损失,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一般纳税人存货对应的进项税额已经申报抵扣的,后续发生盘亏的,除需按照会计制度处理外,还要分析盘亏的原因,并做处理。资产损溢,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即非正常损失,应作如下分录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按市价适用税率: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何做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残料)

企业如果发现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就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那么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具体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代表损失的增加,贷方代表损失的减少,并且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应该注意的是: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是什么?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遇到一些原因,包括但不仅限于如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在贷方表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意思是准备的增加;在借方表示准备的减少,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增加了,需要转回已计提的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或者存货处置以后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损失账务处理

1.当存货成本低税法规定,非货性资产交换应当分解为销售非货性资产和购买非货性资产两项经济业务处理,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额计入当期所得或损失。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

2.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无形资产、生物资产毁损的账务处理原则与前相同。价准备

3.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4.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新准则里,计提跌价准备的分录就是把旧准则的“管理费用”改为“资产减值损失”,即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减值损失)

原因在于新准则的利润表中,多出来一栏,专门就是“资产减值损失”,而旧准则中,跌价准备或其他资产减值通常放在”管理费用”这个科目里,不能一目了然。企业通常会通过资产的跌价准备(或者现在叫减值损失)来调节利润,那么新准则中,跌价准备在利润表中单独放一栏,就能一目了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跌价准备纵利润。

存货盘赢或盘亏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2、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

企业存货盘盈或盘亏进行账务处理的方法

(1)存货的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点表”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贷: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红字)

(2)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点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应作如下分录

贷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属于正常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例如,汽油、酒精等类的存货具有挥发性,盘亏的额度很小时,比如,账面存10吨,盘点却只少了10斤,多数原因属于正常损耗,应作如下分录:

借:管理费用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或者公司对存货投过保,应属保险公司赔偿的,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扩展资料:

新存货准则与税法的异与协调

新存货准则的财税异除继承了旧准则下的财税异外,诸如存货跌价准备财税异(税法上不认可)、发生或实质性损害的审批程序不同(会计未规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税法上要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等,又创造了一些新的财税异:

非货性资产交换中换入存货的计价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性资产交换》规定,如果一项交换未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而按税法规定,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际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

参考资料:

存货跌价准备核销怎么做账?

相信很多会计人员在做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时都会有些苦恼,存货跌价准备是什么?做存货跌价准备需不需要核销?

存货跌价准备核销账务处理

事实上,在存货跌价准备中,只有计提、转回和结转,是不需要核销的,简单地说,核销实际上就是核实之后报销的意思,只有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中会有。

理论上讲,存货跌价是当出现存货的市场价或可变现价值低于该存货的时,企业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是基于谨慎性原则所做的会计分录,目的是使企业利润平稳。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指的是存货在出售或者领用时,随着存货的结转,按照其成本和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一起结转。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报废的账务处理

1、发生报废时,应调减有关存货的账面价值,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审核,等待处理:

借:待借:银行存款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的账面价值)

贷:有关存货科目(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报废存货的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转出)

(如果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要转出其计提的累计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2、经批准后进行处理

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或人的赔偿)

管理费用(扣除残料及赔偿后的净损失,属经营损失的部分)

营业外支出(属于非常损失的净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②报批转销

存货损失如何记账和会计处理?

②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存货损失如何记账和会计处理? 1、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的合理损耗

借:管理费用

借:营业外支出

3、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或其他应收款等)

4、收发错所造成的短缺损失

借:营业费用

贷:借:营业外支出

5.固定资产折旧可以按月提取、也可以按季度提取。按月提取的,在月末做提取折旧的记账凭证;按季提取的,在季度末做提取折旧的记账凭证。

6、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

借:营业费用--折旧费(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存货损失会计要怎么处理

先查看损失的原因,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计入管理费用,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因个人原因在造成的,需要个人赔偿的,计入其他应收款

先把存货的损失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

接着根据原因

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或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关于存货损失,会计上怎么处理?

存货的盘亏

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库存商品等

关于存货正常损失的会计处理

存货的损失分以下几种情况分别不同的帐务处理方法:

1、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的合理损耗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3、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

借:管理费用(或其他应收款等)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受灾企业存货损失如何下账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分两步处理。

1、调减有关存货的账面余额,使账实相符,并将损失情况及原因(盘亏报告表)报有关部门审批。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科目

(注: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损失,其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

2、期末,根据有关部门的批复意见进行处理

借:原材料或库存或银行存款(收回的残料价值或变额)

其他应收款(应收的保险赔偿)

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货报废会计处理

凭内部出库单,记录出库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和已收取款项的原始凭证。收入不开票没关系。

财务部门按照账簿记录的存货金额结转成本。 按照收入计算销项税额。

对存货非常损失进项税会计处理方法小议

存货的非正常损耗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自然灾害损失;

(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

前者在扣除保险公司等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后者在扣除有关人员赔偿后计入“管理费用”。但是“自然灾害损失”,必须是“事前不可知、事中不可控、事后有证据”的损失。对于原因不明的损失,只能归于“管理不善”,计入“营业外支出”。

有关税收事项:

1、:根据条例,非正常损耗,不论是什么原因,对应转出相应的进项税额;

对于毁损的存货是否要转出进项税额?对于毁损的存货是否要转出进项税额?有不同的观点:

(2)、应转出。虽然没有明确的法规要求这种情况进项税要转出,但从计税原理来讲,企业为生产或流通购进货物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可从当期销项税中抵扣,但这种抵扣是有条件的,即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必须是用于应税生产或流通的购进货物所负担的进项税额。既然存货已毁损而不能用于生产应税货物或进入流通,当然也就不能抵扣。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你是倾向于后者,还是更欣赏前者?

存货捐赠的会计处理

你好

捐赠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库存商品

期末所得税汇算时该库存商品市价与之间的异调增应纳税所得,计算应交所得税。

另注明新税法下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限额标准

1、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含)的,准予扣除。

2、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按照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即如果税前亏损就不能税前列支了

对存货清盘的会计处理

存货清查会计分录:

⑴盘盈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⑵盘亏或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转出)

i属于收发计量、核算、管理不善造成的损耗

其他应收款-保险、人赔款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不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造成的存货损耗

其他应收款-保险、人赔款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注:待处理财产损溢在结帐前必须将其转平。分两种情况:①如果已经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批准,转入损益等,不用披露; ②如果未经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应按上述方法结平,同时在附注中披露;如果其后批准的结果与自行处理不一致,则要调整当期报表的年初数。

存货毁损进项税额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因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存货盘亏或毁损,按规定不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

自然灾害造成的外购存货的毁损,其进项税可以抵扣,不需要转出。

财务与会计:存货非正常损失的会计处理

但是,在软件中请注意,由于管理费用科目在软件中结转需要在贷方,所以,此处应填制这样的凭证:

对于大多数的生产企业来说,存货是企业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中主要的基础物料,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要发生存货损失,笔者就存货非正常损失有关税务筹划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谓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以外的损失,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货物、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和其他的非正常损失。虽然税法规定非正常损失存货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然而会计上对于存货非正常损失的不同的账务处理却可以对产生不同的影响。

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不同的账务处理对于存货非正常损失税务筹划的影响。

【案例】

甲公司属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使用17%的税率。2006年甲公司购入一批生产用原材料,该批原材料不含税价格为100万元,取得的专用注明的额为17万元。后来该批原材料由于管理不善变质导致无法使用,甲企业对其进行清理后作价出售,取得变价收入10万元,设甲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种会计处理方法

(1)转入清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营业外支出,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70000

贷:原材料1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170000

(2)取得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85470

应交税金——应交(销项税额)14530

(3)结转清理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108453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084530

分析:按照上述会计处理方法甲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将该批原材料全部转入清理,这就意味着该批原材料全部发生损失,因此与该批原材料有关的进项税额也应全部转出,不得抵扣。同时企业在将原材料清理出售时取得的变价收入还应按17%的税率计算应交纳的。

然而事实上,企业在将原材料变价时取得收入10万元,我们可以认为该批原材料并不是全部发生损失。由此可以看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该是发生非正常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应该将这部分对应的进项税额转出,而对于取得的清理收入部分则可以认为未发生损失,在税法上对此也未作明确的规定,只要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将其作为非正常损失处理,就无须将该部分的进项税额转出。

第二种会计处理方法

(1)转入清理时

企业实际发生的存货非正常损失金额=1000000-100000/(1+17%)=4530(元)

存货非正常损失应转出的进项税额=4530×17%=155470(元)

企业实际发生损失时,按扣除取得的变价收入后的金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070000

贷:原材料4530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155470

(2)取得变价收入时?将取得的变价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该部分原材料的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85470

应交税金——应交(销项税额)14530

借:其他业务成本85470

贷:原材料85470

(设本例中原材料按出售)

分析:相比种会计处理方法,少缴14530万元。

存货毁损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核销后,若存货有余额,则为其存在的账面价值。

存货毁损损失,批准之前账务处理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库存商品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经过批准之后账务处理是,

借:其他应收款(相关人员赔偿),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库存商品盘亏盈的是怎么处理的啊?

库存商品盘亏盈的,是不需要处理的。

盘亏的库存商品,进项税额可以照常抵扣,盘盈的库存商品,进项税额因无增票。不允许抵扣。

如果是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库存商品的损失,这就不叫盘盈盘亏了。这个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

其账务处理,请参看以下分录: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①确认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贷:原材料

包装物

库存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

借:管理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存货的盘盈,既不属于视同销售,也不属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情形,因此,无需进行处理。

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均按照价税合计数入账,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小规模纳税人存货盘亏,进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是价税合计数,也无需进行专门的处理。

《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因此,凡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需要按照《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凡因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存货盘亏,无需做进项税额转出。

扩展资料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贷: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

借:管理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

借: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贷:原材料

包装物

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

借:管理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