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答疑 >

完璧归赵: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典故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蔺相如智退秦国诈取和氏璧的故事。该成语意指完好无损地将所托之物归还原主。

完璧归赵: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典故完璧归赵: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典故


相传,赵国拥有稀世珍宝和氏璧。秦王听闻此事,写信给赵王,愿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犹豫不决,便派蔺相如携璧前往秦国。

秦王见到和氏璧后,爱不释手,不愿兑现承诺。蔺相如见势不妙,利用秦国礼仪缺失,要求更换殿堂,同时威胁要将和氏璧当众砸碎。秦王无奈,只得答应蔺相如提出的条件。

蔺相如取得和氏璧后,并未直接返回赵国,而是借口和氏璧有瑕疵,派随从拿着璧回国求证。秦王等待多日,见赵国没有来人,才明白自己受骗了。但秦国势强,不敢与赵国开战,只能忍气吞声。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受到了赵王的重用。这个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后世赞扬忠义机智的典范。

重新写一个标题:蔺相如智退秦军,完璧归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