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 2、玉米须(俗称“龙须”)的功效与作用
- 3、玉米须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 4、玉米须有什么作用?
- 5、玉米须有什么用?
- 6、玉米须有什么功效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使身体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玉米须的功效(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玉米须的功效(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1、利尿消肿:它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可提高肾能力,使身体的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
2、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
3、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玉米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首先有利尿作用,可以提高体内氯化物的排出量。其次还具有利胆、止血的功效,有利于胆汁的,还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除此以外玉米须还可以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清热消暑: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2、利尿消肿: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3、止血: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
4、助肝胆: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玉米须: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作为中材,于秋季收获玉米时一同采收。
玉米须也称为龙须,是一种中。下面,我们来玉米须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吧。
01
利尿作用
玉米须具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平时可以煮一些玉米须来饮用,能够促进肠胃蠕动。
02
降低血压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煮玉米的时候,可以把玉米须留下来一起煮,这样能够预防高血压。
03
降低血糖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对于患有高血糖的患者,可以常喝些玉米须水。但低血糖患者少饮用。
04
止血作用
玉米须还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加速血液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功效,因此,对于患有膀胱症状的人可以常喝些玉米须。
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 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
低血糖、低血压患者慎服。
玉米须,也称玉麦须。最早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材,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在中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里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就是“龙须茶”,可以做全家人的保健茶。
玉米须的功效
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无任何副作用。功效
利尿消肿,肾炎水肿,膀胱炎;平肝利胆,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抗过敏,鼻窦炎、和哮喘,风湿痛;减肥,预防习惯性、妊娠肿胀、乳汁不畅,乳腺炎;消暑清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强心、开胃、止喘;脚气。适应症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治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均有疗效。
医学典籍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岭南采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淋沥砂石,若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3、《现代实用中》:“为利尿,对肾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
4、《民间常用草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5、《用植物图鉴》:“主治急性及慢性膀胱炎、尿道炎。”
6、《全国中草汇编》:“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副鼻窦炎,尿路结石,胆结石,并预防习惯性。”
7、《福建物志》:“治肺结核、百日咳、乳糜尿、白带。”
玉米须的作用
1、 利水、消肿
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 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2、 降三高
髙血脂、髙血压、髙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玉米须能对抗的升压效应。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3、 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所以可作为利胆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4、 保护心的作用
玉米须中含有的类黄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具有保护心的功效。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5、 治黄疸
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6、 止血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髙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兼利尿,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抗过敏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和哮喘等。
开胃作用
玉米须有开胃作用,可用它煮水或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 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减肥作用
玉米是粗粮中的减肥食品之一,玉米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玉米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助你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同时玉米还有促进身体排毒的作用。
催乳作用
《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可催乳,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止泻作用
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粒样皮疹或疱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或黄褐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故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有良效。
治肾结石
玉米须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具有抑制作用。多项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也发现,玉米须煎水服用确能够治疗肾结石,在六成左右,这个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治疗肾病综合症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须的营养价值
营养告诉我们,玉米须含有黄酮、苷类、矿物质、有机酸及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黄酮及其苷类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2.1106%,而玉米叶中含量为1.1013%、玉米芯中含0.1662%、玉米粒仅含0.1411%,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血管增生、消炎、抗变应性、和抗的功效。
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不仅对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结构与激活,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其中,Fe、Cu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并参与造血机能,其络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a除作为骨质的主要成分外,还能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人体摄入Mg减少时易患高血压和心律不齐;Mg、Cu、Zn、Mn的存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Cr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Cr与糖尿病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
有机酸
玉米须中含多种有机酸,其中甲酸、乙酸、乳酸、丁二酸、软脂酸、硬脂酸、山嵛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依次为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和17.31%。研究发现,玉米须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13.3%,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理作用。玉米须中含绿原酸,但采收时期不同,含量异明显,采收时间延迟,绿原酸含量减少;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栽培方法,均导致绿原酸含量的别。
糖类
玉米须中含多种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是糖的最小单位,可以被直接吸收与利用;低聚糖,即由3-10分子单糖组成的糖。根据其单糖的不同又可分为麦芽低聚糖和杂低聚糖两种。麦芽低聚糖的终产物为葡萄糖,主要功能为供能。杂低聚糖被人体消化的能力有限,但对人体健康有益;多糖,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通常占热量的55-70%),也是维持血糖水平的主要物质,同时对维持胃肠道功能很重要,也有利于某些慢性病如高脂血症和结肠癌等的防治。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与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挥发性成分
玉米须被鉴定并确认了46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以酯类为主,其中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30.28%、20.53%和9.60%。6、其他除以上化学成分外,玉米须还含有生物碱、肌醇、VC、VK、尿囊素等。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是指用玉米须制作的一种茶饮料。水煎代茶饮,可降低血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亦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食材
取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
方法/步骤
(1)清水洗净玉米须30G
(2)放入锅中,加冷水400ML
(3)大火煮开后,小火5分钟。
(4)待凉,用漏勺将玉米须捞出即可。
注意事项
新鲜的玉米嫩叶加入,可以让口感更佳清甜
贴心提示
每天1-2次,空腹饭前喝。条件许可下晚上睡前喝一杯为宜。
玉米须治病验方
利尿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利胆
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止血
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治高血压
玉米须30克,水煎,空腹服。也可用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水煎,温服。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治咳嗽
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
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传染性肝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
治肾炎浮肿、不利
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煎汤代茶,持续饮用。
治特发性水肿
玉米须50克,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1个月。
治前列腺炎
玉米须5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2次。
治糖尿病
玉米须30克,猪胰子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肺结核咳嗽咯痰
玉米须30克,橘皮9克,加适量蜂蜜,水煎服。
玉米须服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玉米须有降糖、降压的功能,如果平时就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压的患者,在喝了玉米须水后,就会使症状越发。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和进行治疗,病人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玉米须的使用量。另外,在服用玉米须水的时候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补液,就会导致体液的迅速流失。所以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玉米须(俗称“龙须”)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使身体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1、利尿消肿:它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可提高肾能力,使身体的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
2、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
3、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玉米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首先有利尿作用,可以提高体内氯化物的排出量。其次还具有利胆、止血的功效,有利于胆汁的,还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除此以外玉米须还可以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清热消暑: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2、利尿消肿: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3、止血: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
4、助肝胆: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玉米须: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作为中材,于秋季收获玉米时一同采收。
玉米须也称为龙须,是一种中。下面,我们来玉米须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吧。
01
利尿作用
玉米须具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平时可以煮一些玉米须来饮用,能够促进肠胃蠕动。
02
降低血压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煮玉米的时候,可以把玉米须留下来一起煮,这样能够预防高血压。
03
降低血糖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对于患有高血糖的患者,可以常喝些玉米须水。但低血糖患者少饮用。
04
止血作用
玉米须还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加速血液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功效,因此,对于患有膀胱症状的人可以常喝些玉米须。
玉米须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利尿消肿: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使身体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1、利尿消肿:它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可提高肾能力,使身体的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
2、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
3、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玉米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首先有利尿作用,可以提高体内氯化物的排出量。其次还具有利胆、止血的功效,有利于胆汁的,还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除此以外玉米须还可以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清热消暑: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2、利尿消肿: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3、止血: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
4、助肝胆: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玉米须: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作为中材,于秋季收获玉米时一同采收。
玉米须也称为龙须,是一种中。下面,我们来玉米须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吧。
01
利尿作用
玉米须具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平时可以煮一些玉米须来饮用,能够促进肠胃蠕动。
02
降低血压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煮玉米的时候,可以把玉米须留下来一起煮,这样能够预防高血压。
03
降低血糖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对于患有高血糖的患者,可以常喝些玉米须水。但低血糖患者少饮用。
04
止血作用
玉米须还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加速血液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功效,因此,对于患有膀胱症状的人可以常喝些玉米须。
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 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
低血糖、低血压患者慎服。
玉米须,也称玉麦须。最早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材,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在中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里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就是“龙须茶”,可以做全家人的保健茶。
玉米须的功效
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无任何副作用。功效
利尿消肿,肾炎水肿,膀胱炎;平肝利胆,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抗过敏,鼻窦炎、和哮喘,风湿痛;减肥,预防习惯性、妊娠肿胀、乳汁不畅,乳腺炎;消暑清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强心、开胃、止喘;脚气。适应症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治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均有疗效。
医学典籍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岭南采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淋沥砂石,若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3、《现代实用中》:“为利尿,对肾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
4、《民间常用草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5、《用植物图鉴》:“主治急性及慢性膀胱炎、尿道炎。”
6、《全国中草汇编》:“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副鼻窦炎,尿路结石,胆结石,并预防习惯性。”
7、《福建物志》:“治肺结核、百日咳、乳糜尿、白带。”
玉米须的作用
1、 利水、消肿
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 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2、 降三高
髙血脂、髙血压、髙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玉米须能对抗的升压效应。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3、 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所以可作为利胆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4、 保护心的作用
玉米须中含有的类黄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具有保护心的功效。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5、 治黄疸
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6、 止血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髙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兼利尿,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抗过敏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和哮喘等。
开胃作用
玉米须有开胃作用,可用它煮水或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 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减肥作用
玉米是粗粮中的减肥食品之一,玉米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玉米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助你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同时玉米还有促进身体排毒的作用。
催乳作用
《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可催乳,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止泻作用
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粒样皮疹或疱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或黄褐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故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有良效。
治肾结石
玉米须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具有抑制作用。多项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也发现,玉米须煎水服用确能够治疗肾结石,在六成左右,这个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治疗肾病综合症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须的营养价值
营养告诉我们,玉米须含有黄酮、苷类、矿物质、有机酸及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黄酮及其苷类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2.1106%,而玉米叶中含量为1.1013%、玉米芯中含0.1662%、玉米粒仅含0.1411%,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血管增生、消炎、抗变应性、和抗的功效。
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不仅对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结构与激活,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其中,Fe、Cu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并参与造血机能,其络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a除作为骨质的主要成分外,还能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人体摄入Mg减少时易患高血压和心律不齐;Mg、Cu、Zn、Mn的存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Cr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Cr与糖尿病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
有机酸
玉米须中含多种有机酸,其中甲酸、乙酸、乳酸、丁二酸、软脂酸、硬脂酸、山嵛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依次为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和17.31%。研究发现,玉米须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13.3%,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理作用。玉米须中含绿原酸,但采收时期不同,含量异明显,采收时间延迟,绿原酸含量减少;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栽培方法,均导致绿原酸含量的别。
糖类
玉米须中含多种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是糖的最小单位,可以被直接吸收与利用;低聚糖,即由3-10分子单糖组成的糖。根据其单糖的不同又可分为麦芽低聚糖和杂低聚糖两种。麦芽低聚糖的终产物为葡萄糖,主要功能为供能。杂低聚糖被人体消化的能力有限,但对人体健康有益;多糖,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通常占热量的55-70%),也是维持血糖水平的主要物质,同时对维持胃肠道功能很重要,也有利于某些慢性病如高脂血症和结肠癌等的防治。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与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挥发性成分
玉米须被鉴定并确认了46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以酯类为主,其中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30.28%、20.53%和9.60%。6、其他除以上化学成分外,玉米须还含有生物碱、肌醇、VC、VK、尿囊素等。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是指用玉米须制作的一种茶饮料。水煎代茶饮,可降低血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亦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食材
取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
方法/步骤
(1)清水洗净玉米须30G
(2)放入锅中,加冷水400ML
(3)大火煮开后,小火5分钟。
(4)待凉,用漏勺将玉米须捞出即可。
注意事项
新鲜的玉米嫩叶加入,可以让口感更佳清甜
贴心提示
每天1-2次,空腹饭前喝。条件许可下晚上睡前喝一杯为宜。
玉米须治病验方
利尿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利胆
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止血
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治高血压
玉米须30克,水煎,空腹服。也可用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水煎,温服。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治咳嗽
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
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传染性肝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
治肾炎浮肿、不利
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煎汤代茶,持续饮用。
治特发性水肿
玉米须50克,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1个月。
治前列腺炎
玉米须5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2次。
治糖尿病
玉米须30克,猪胰子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肺结核咳嗽咯痰
玉米须30克,橘皮9克,加适量蜂蜜,水煎服。
玉米须服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玉米须有降糖、降压的功能,如果平时就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压的患者,在喝了玉米须水后,就会使症状越发。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和进行治疗,病人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玉米须的使用量。另外,在服用玉米须水的时候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补液,就会导致体液的迅速流失。所以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从中医来讲,玉米须有清热解暑、利湿通淋的作用,同时有止血的作用。
首先可以用于治疗夏季中暑,此类患者表现为脘腹胀满、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对于此类患者在夏季可以采用玉米须进行治疗,可用玉米须煎水内服,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此外玉米须可以利尿消肿,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于肾小球肾炎或者肾病导致下肢水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或者肝疾患所导致的腹水,甚至全身的水肿。
同时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对于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对于胆囊结石也有一定的辅助利胆排石的作用。此外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对于下焦出血,尤其是膀胱出血,比如膀胱炎或者膀胱结石引起的血尿,用玉米须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以上是玉米须的主要的功效与作用,一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利湿通淋的作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和胆囊的结石,同时还有一定的清热解暑的作用。
有这样一首儿歌:
玉米宝宝特怕冷,衣裳穿了五六层。
头发长长从不剃,披头散发为挡风。
玉米的“头发”即玉米须,是常用中。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胆经。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玉米须含脂肪油、皂甙、苦味糖甙、生物碱、黄酮类、、维生素k3、抗坏血酸、有机酸等,具有利尿、降血压、降血糖、利胆、止血、抑菌及增强免疫、抗癌等多种功效。其利尿作用虽不及西“速尿”快,但比其作用持久。
玉米须价格低廉,收获玉米时将其留住,晒干贮存,可用来治疗以下疾病:
特发性水肿:玉米须50克,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一般2-3剂奏效,可连用1月。
妊娠水肿: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服,连服5日。
急性膀胱炎: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后取汁温服,每日2剂。
小儿神经性尿频:玉米须15克,水煎,取汁调入适量糖,代茶饮,每日1剂,连用3-5天即可见效。10天左右即可获愈。
妇女产后小腹挛痛:玉米须50克,水煎20分钟,取汁调入红糖20克,饮服,每日煎服2次,既止痛又可使乳汁增多。
慢性胆囊炎:玉米须200克,银花1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用14天后胆红素、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胆结石:玉米须100克,大枣50克,茵陈60克,水煎。食枣,饮汤,每日1剂,分两次服。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
糖尿病:玉米须100克,水煎服;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高血压:玉米须100克,夏枯草30克,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通常我们看到市面上的玉米都是或黄白色的,黑玉米极少见。玉米须是玉米的一个部分。下面是我给你介绍的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1、抗过敏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和哮喘等。
2、开胃作用
玉米须有开胃作用,可用它煮水或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3、减肥作用
玉米是粗粮中的减肥食品之一,玉米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玉米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助你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同时玉米还有促进身体排毒的作用。
4、催乳作用
《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可催乳,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5、止泻作用
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玉米的营养价值 1、玉米是抗眼睛衰老的补充食物
根据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许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显示,摄取较高量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能降低43%罹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几率。玉米含有黄体素、玉米黄质,尤其后者含量较丰。因此美国医学家也认为,玉米是抗眼睛衰老的补充食物。
由于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为脂溶性维生素,加油烹煮有帮助吸收的效果,促使发挥营养作用的效果。所以,吃玉米,可以时不时地炒着吃点,比如做道松仁玉米。
2、煮玉米时间越长,抗衰老作用越好
从抗自由基角度来看,美国康乃尔大学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的研究显示,在摄氏115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依序升高了22%、44%和53%,也就是说,加热越长时间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所以,在家中煮玉米,也能多煮一段时间。
玉米的食疗方 一、玉米烙
材料:水果玉米1根,生粉,水
做法
1、水果玉米煮熟后剥粒待用
2、玉米粒加入生粉和匀,如果太干的话,加入水。水量以玉米粒和生粉能和成团3.热锅入油,倒入玉米粒,用手或铲子将其推开、推薄,中小火,一面烙完后烙另外一面,两面烙出薄脆状即可。吃时可以切片摆盘,与炼乳一起上桌。
小诀窍
1、这是我在酒店中常点的一道点心,百吃不腻。其实自家做起来非常简单,只要你掌握了窍门。酒店中这道点心少则也要20元,多则三四十元。可是自己在家做,只要花费最多两根玉米的价格(一根烹煮,一根包含了油、生粉等价格),味道丝毫不,怎么想都合算老了。
2、如果用玉米罐头也不错,酒店中多是如此。但是如果家中有新鲜的水果玉米,我建议用后者,毕竟没有罐头中的防腐剂,而且烹煮出来一样好吃。
3、生粉和水的用量要根据你所需材料而定。如果是玉米罐头,因为湿,所以生粉要多,水可以不放;如果与我一样用新鲜玉米,我的量是一根玉米生粉3大匙,水15ML,此量仅供参考,因为还要考虑玉米的老和嫩的含水量等相关因素。原则上是要把玉米粒与生粉和成团。
4、烙的时候一定要把玉米团推开,推薄,不要重叠,这样生粉和玉米才能充分融合。
5、嗜甜的,可以和玉米团时适当加点糖。 6、喜欢奶味的,可以用全脂牛奶或三花淡奶等液体奶制品代替水。
二、奶香玉米汁
材料:牛奶,甜玉米,水,白砂糖
做法
1、材料准备好,洗净的甜玉米切成段。
2、用刀顺着玉米棒,将玉米粒切下来。
3、把玉米粒倒入锅中,再倒入清水,水量以淹入玉米粒就好。
4、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8-10分钟关火。
5、稍凉之后将玉米和水一起倒入搅拌机中,搅打成玉米糊状。
6、将打好的玉米糊过筛,因为比较稠筛会比较缓慢,用勺子按压将玉米汁压出来。
7、在滤好的玉米汁中加入牛奶和少量白糖搅拌。
8、倒入杯中,热饮或冷藏均可。
三、香菇玉米粥
材料:大米,玉米粒,胡萝卜,香菇,火腿
做法
1、把大米洗净泡1个小时以上,胡萝卜洗净切成小粒。玉米粒我用的是罐头的;香菇、火腿也切成小粒。
2、将大米中放些色拉油,同时放入香菇粒,然后开始煮。
3、开锅后,放入胡萝卜、玉米粒,边煮边搅拌,要按一个方向哦!
4、感觉快熬好的时候(大概20分钟),放入火腿丁。
5、再次开锅后,撒入葱花,用盐调味即可。
小诀窍
如果用鸡汤熬此粥,味道更好呢。
材料:老玉米,海带结,胡萝卜,大葱,生姜,龙骨,盐。
做法
1、排骨洗净,用沸水汆烫,撇去浮沫捞出待用。
2、砂锅中加水,放入炒好的龙骨。
3、胡萝卜洗净切滚刀块,玉米洗净切段,海带结洗净待用。
玉米须有什么作用?
利尿消肿: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使身体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1、利尿消肿:它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可提高肾能力,使身体的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
2、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
3、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玉米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首先有利尿作用,可以提高体内氯化物的排出量。其次还具有利胆、止血的功效,有利于胆汁的,还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除此以外玉米须还可以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清热消暑: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2、利尿消肿: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3、止血: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
4、助肝胆: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玉米须: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作为中材,于秋季收获玉米时一同采收。
玉米须也称为龙须,是一种中。下面,我们来玉米须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吧。
01
利尿作用
玉米须具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平时可以煮一些玉米须来饮用,能够促进肠胃蠕动。
02
降低血压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煮玉米的时候,可以把玉米须留下来一起煮,这样能够预防高血压。
03
降低血糖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对于患有高血糖的患者,可以常喝些玉米须水。但低血糖患者少饮用。
04
止血作用
玉米须还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加速血液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功效,因此,对于患有膀胱症状的人可以常喝些玉米须。
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 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
低血糖、低血压患者慎服。
玉米须,也称玉麦须。最早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材,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在中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里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就是“龙须茶”,可以做全家人的保健茶。
玉米须的功效
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无任何副作用。功效
利尿消肿,肾炎水肿,膀胱炎;平肝利胆,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抗过敏,鼻窦炎、和哮喘,风湿痛;减肥,预防习惯性、妊娠肿胀、乳汁不畅,乳腺炎;消暑清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强心、开胃、止喘;脚气。适应症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治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均有疗效。
医学典籍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岭南采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淋沥砂石,若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3、《现代实用中》:“为利尿,对肾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
4、《民间常用草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5、《用植物图鉴》:“主治急性及慢性膀胱炎、尿道炎。”
6、《全国中草汇编》:“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副鼻窦炎,尿路结石,胆结石,并预防习惯性。”
7、《福建物志》:“治肺结核、百日咳、乳糜尿、白带。”
玉米须的作用
1、 利水、消肿
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 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2、 降三高
髙血脂、髙血压、髙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玉米须能对抗的升压效应。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3、 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所以可作为利胆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4、 保护心的作用
玉米须中含有的类黄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具有保护心的功效。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5、 治黄疸
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6、 止血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髙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兼利尿,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抗过敏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和哮喘等。
开胃作用
玉米须有开胃作用,可用它煮水或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 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减肥作用
玉米是粗粮中的减肥食品之一,玉米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玉米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助你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同时玉米还有促进身体排毒的作用。
催乳作用
《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可催乳,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止泻作用
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粒样皮疹或疱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或黄褐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故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有良效。
治肾结石
玉米须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具有抑制作用。多项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也发现,玉米须煎水服用确能够治疗肾结石,在六成左右,这个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治疗肾病综合症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须的营养价值
营养告诉我们,玉米须含有黄酮、苷类、矿物质、有机酸及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黄酮及其苷类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2.1106%,而玉米叶中含量为1.1013%、玉米芯中含0.1662%、玉米粒仅含0.1411%,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血管增生、消炎、抗变应性、和抗的功效。
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不仅对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结构与激活,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其中,Fe、Cu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并参与造血机能,其络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a除作为骨质的主要成分外,还能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人体摄入Mg减少时易患高血压和心律不齐;Mg、Cu、Zn、Mn的存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Cr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Cr与糖尿病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
有机酸
玉米须中含多种有机酸,其中甲酸、乙酸、乳酸、丁二酸、软脂酸、硬脂酸、山嵛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依次为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和17.31%。研究发现,玉米须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13.3%,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理作用。玉米须中含绿原酸,但采收时期不同,含量异明显,采收时间延迟,绿原酸含量减少;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栽培方法,均导致绿原酸含量的别。
糖类
玉米须中含多种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是糖的最小单位,可以被直接吸收与利用;低聚糖,即由3-10分子单糖组成的糖。根据其单糖的不同又可分为麦芽低聚糖和杂低聚糖两种。麦芽低聚糖的终产物为葡萄糖,主要功能为供能。杂低聚糖被人体消化的能力有限,但对人体健康有益;多糖,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通常占热量的55-70%),也是维持血糖水平的主要物质,同时对维持胃肠道功能很重要,也有利于某些慢性病如高脂血症和结肠癌等的防治。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与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挥发性成分
玉米须被鉴定并确认了46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以酯类为主,其中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30.28%、20.53%和9.60%。6、其他除以上化学成分外,玉米须还含有生物碱、肌醇、VC、VK、尿囊素等。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是指用玉米须制作的一种茶饮料。水煎代茶饮,可降低血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亦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食材
取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
方法/步骤
(1)清水洗净玉米须30G
(2)放入锅中,加冷水400ML
(3)大火煮开后,小火5分钟。
(4)待凉,用漏勺将玉米须捞出即可。
注意事项
新鲜的玉米嫩叶加入,可以让口感更佳清甜
贴心提示
每天1-2次,空腹饭前喝。条件许可下晚上睡前喝一杯为宜。
玉米须治病验方
利尿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利胆
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止血
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治高血压
玉米须30克,水煎,空腹服。也可用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水煎,温服。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治咳嗽
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
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传染性肝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
治肾炎浮肿、不利
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煎汤代茶,持续饮用。
治特发性水肿
玉米须50克,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1个月。
治前列腺炎
玉米须5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2次。
治糖尿病
玉米须30克,猪胰子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肺结核咳嗽咯痰
玉米须30克,橘皮9克,加适量蜂蜜,水煎服。
玉米须服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玉米须有降糖、降压的功能,如果平时就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压的患者,在喝了玉米须水后,就会使症状越发。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和进行治疗,病人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玉米须的使用量。另外,在服用玉米须水的时候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补液,就会导致体液的迅速流失。所以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从中医来讲,玉米须有清热解暑、利湿通淋的作用,同时有止血的作用。
首先可以用于治疗夏季中暑,此类患者表现为脘腹胀满、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对于此类患者在夏季可以采用玉米须进行治疗,可用玉米须煎水内服,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此外玉米须可以利尿消肿,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于肾小球肾炎或者肾病导致下肢水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或者肝疾患所导致的腹水,甚至全身的水肿。
同时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对于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对于胆囊结石也有一定的辅助利胆排石的作用。此外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对于下焦出血,尤其是膀胱出血,比如膀胱炎或者膀胱结石引起的血尿,用玉米须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以上是玉米须的主要的功效与作用,一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利湿通淋的作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和胆囊的结石,同时还有一定的清热解暑的作用。
有这样一首儿歌:
玉米宝宝特怕冷,衣裳穿了五六层。
头发长长从不剃,披头散发为挡风。
玉米的“头发”即玉米须,是常用中。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胆经。有利尿、泄热、平肝、利胆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玉米须含脂肪油、皂甙、苦味糖甙、生物碱、黄酮类、、维生素k3、抗坏血酸、有机酸等,具有利尿、降血压、降血糖、利胆、止血、抑菌及增强免疫、抗癌等多种功效。其利尿作用虽不及西“速尿”快,但比其作用持久。
玉米须价格低廉,收获玉米时将其留住,晒干贮存,可用来治疗以下疾病:
特发性水肿:玉米须50克,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一般2-3剂奏效,可连用1月。
妊娠水肿: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服,连服5日。
急性膀胱炎: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后取汁温服,每日2剂。
小儿神经性尿频:玉米须15克,水煎,取汁调入适量糖,代茶饮,每日1剂,连用3-5天即可见效。10天左右即可获愈。
妇女产后小腹挛痛:玉米须50克,水煎20分钟,取汁调入红糖20克,饮服,每日煎服2次,既止痛又可使乳汁增多。
慢性胆囊炎:玉米须200克,银花1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用14天后胆红素、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胆结石:玉米须100克,大枣50克,茵陈60克,水煎。食枣,饮汤,每日1剂,分两次服。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
糖尿病:玉米须100克,水煎服;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高血压:玉米须100克,夏枯草30克,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玉米须有什么用?
利尿消肿: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使身体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1、利尿消肿:它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可提高肾能力,使身体的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
2、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
3、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玉米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首先有利尿作用,可以提高体内氯化物的排出量。其次还具有利胆、止血的功效,有利于胆汁的,还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除此以外玉米须还可以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玉米须有什么功效
利尿消肿: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使身体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1、利尿消肿:它具有良好的利尿功效,可提高肾能力,使身体的浮肿明显减轻,改善不通畅。
2、促进代谢:玉米须富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新陈代谢。
3、保护心:玉米须中含有类黄酮,它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可保护心不受伤害。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玉米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首先有利尿作用,可以提高体内氯化物的排出量。其次还具有利胆、止血的功效,有利于胆汁的,还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除此以外玉米须还可以降低体内的血糖水平。
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清热消暑: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2、利尿消肿:玉米须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3、止血: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
4、助肝胆: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玉米须:
玉米须为一种丝状、光滑柔软的纤维,来源是玉米的花柱与柱头,每一根纤维都是由柱头延长而成,底部都连接着一个胚珠。成熟时可长至30厘米或更长,颜色呈浅绿色或是黄褐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作为中材,于秋季收获玉米时一同采收。
玉米须也称为龙须,是一种中。下面,我们来玉米须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吧。
01
利尿作用
玉米须具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平时可以煮一些玉米须来饮用,能够促进肠胃蠕动。
02
降低血压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煮玉米的时候,可以把玉米须留下来一起煮,这样能够预防高血压。
03
降低血糖
玉米须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对于患有高血糖的患者,可以常喝些玉米须水。但低血糖患者少饮用。
04
止血作用
玉米须还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加速血液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功效,因此,对于患有膀胱症状的人可以常喝些玉米须。
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 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
低血糖、低血压患者慎服。
玉米须,也称玉麦须。最早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材,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在中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里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就是“龙须茶”,可以做全家人的保健茶。
玉米须的功效
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无任何副作用。功效
利尿消肿,肾炎水肿,膀胱炎;平肝利胆,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抗过敏,鼻窦炎、和哮喘,风湿痛;减肥,预防习惯性、妊娠肿胀、乳汁不畅,乳腺炎;消暑清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强心、开胃、止喘;脚气。适应症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治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均有疗效。
医学典籍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岭南采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淋沥砂石,若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3、《现代实用中》:“为利尿,对肾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
4、《民间常用草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5、《用植物图鉴》:“主治急性及慢性膀胱炎、尿道炎。”
6、《全国中草汇编》:“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副鼻窦炎,尿路结石,胆结石,并预防习惯性。”
7、《福建物志》:“治肺结核、百日咳、乳糜尿、白带。”
玉米须的作用
1、 利水、消肿
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 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2、 降三高
髙血脂、髙血压、髙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玉米须能对抗的升压效应。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3、 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所以可作为利胆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4、 保护心的作用
玉米须中含有的类黄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具有保护心的功效。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5、 治黄疸
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6、 止血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髙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兼利尿,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
抗过敏
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和哮喘等。
开胃作用
玉米须有开胃作用,可用它煮水或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 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减肥作用
玉米是粗粮中的减肥食品之一,玉米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玉米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助你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同时玉米还有促进身体排毒的作用。
催乳作用
《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可催乳,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止泻作用
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治湿疹
湿疹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粒样皮疹或疱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白色或黄褐色痂皮,搔后易发生感染。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有清利湿热之功,湿疹多由湿邪所致,故用玉米须内服外敷治疗,有良效。
治肾结石
玉米须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具有抑制作用。多项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也发现,玉米须煎水服用确能够治疗肾结石,在六成左右,这个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作为一种非手术疗法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治疗肾病综合症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须的营养价值
营养告诉我们,玉米须含有黄酮、苷类、矿物质、有机酸及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黄酮及其苷类
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2.1106%,而玉米叶中含量为1.1013%、玉米芯中含0.1662%、玉米粒仅含0.1411%,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血管增生、消炎、抗变应性、和抗的功效。
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不仅对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结构与激活,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其中,Fe、Cu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并参与造血机能,其络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a除作为骨质的主要成分外,还能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人体摄入Mg减少时易患高血压和心律不齐;Mg、Cu、Zn、Mn的存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Cr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Cr与糖尿病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
有机酸
玉米须中含多种有机酸,其中甲酸、乙酸、乳酸、丁二酸、软脂酸、硬脂酸、山嵛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依次为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和17.31%。研究发现,玉米须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13.3%,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理作用。玉米须中含绿原酸,但采收时期不同,含量异明显,采收时间延迟,绿原酸含量减少;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的栽培方法,均导致绿原酸含量的别。
糖类
玉米须中含多种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是糖的最小单位,可以被直接吸收与利用;低聚糖,即由3-10分子单糖组成的糖。根据其单糖的不同又可分为麦芽低聚糖和杂低聚糖两种。麦芽低聚糖的终产物为葡萄糖,主要功能为供能。杂低聚糖被人体消化的能力有限,但对人体健康有益;多糖,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通常占热量的55-70%),也是维持血糖水平的主要物质,同时对维持胃肠道功能很重要,也有利于某些慢性病如高脂血症和结肠癌等的防治。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与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挥发性成分
玉米须被鉴定并确认了46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以酯类为主,其中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30.28%、20.53%和9.60%。6、其他除以上化学成分外,玉米须还含有生物碱、肌醇、VC、VK、尿囊素等。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是指用玉米须制作的一种茶饮料。水煎代茶饮,可降低血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亦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食材
取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
方法/步骤
(1)清水洗净玉米须30G
(2)放入锅中,加冷水400ML
(3)大火煮开后,小火5分钟。
(4)待凉,用漏勺将玉米须捞出即可。
注意事项
新鲜的玉米嫩叶加入,可以让口感更佳清甜
贴心提示
每天1-2次,空腹饭前喝。条件许可下晚上睡前喝一杯为宜。
玉米须治病验方
利尿
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利胆
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止血
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治高血压
玉米须30克,水煎,空腹服。也可用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水煎,温服。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治咳嗽
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治尿路感染
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传染性肝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
治肾炎浮肿、不利
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煎汤代茶,持续饮用。
治特发性水肿
玉米须50克,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用1个月。
治前列腺炎
玉米须5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2次。
治糖尿病
玉米须30克,猪胰子2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肺结核咳嗽咯痰
玉米须30克,橘皮9克,加适量蜂蜜,水煎服。
玉米须服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玉米须有降糖、降压的功能,如果平时就患有低血糖或低血压的患者,在喝了玉米须水后,就会使症状越发。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和进行治疗,病人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控制玉米须的使用量。另外,在服用玉米须水的时候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补液,就会导致体液的迅速流失。所以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从中医来讲,玉米须有清热解暑、利湿通淋的作用,同时有止血的作用。
首先可以用于治疗夏季中暑,此类患者表现为脘腹胀满、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对于此类患者在夏季可以采用玉米须进行治疗,可用玉米须煎水内服,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此外玉米须可以利尿消肿,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于肾小球肾炎或者肾病导致下肢水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化或者肝疾患所导致的腹水,甚至全身的水肿。
同时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对于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对于胆囊结石也有一定的辅助利胆排石的作用。此外玉米须还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对于下焦出血,尤其是膀胱出血,比如膀胱炎或者膀胱结石引起的血尿,用玉米须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以上是玉米须的主要的功效与作用,一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利湿通淋的作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和胆囊的结石,同时还有一定的清热解暑的作用。
[img]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