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报名流程 >

六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_义务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书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数学可以将如何做,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六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_义务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_义务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书


六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_义务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书


六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_义务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书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0~11页例6、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的意义。

教具:

大小不同的水果、玻璃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立体图形,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进行几个小实验,考考大家的眼力,愿意接受挑战吗?

让我们来试试看。

二、作探究

1、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

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往空杯中装入一个桃,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

问:杯子中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

学生发现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

(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分别装入两个空杯,倒满水。

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验证。

将两个杯中的水果取出,以验证哪个背的水多。

进一步明确:桃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荔枝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空杯,倒满水。

学生思考:

这三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子里,在倒满水,哪个杯子里水占的空间大?

学生比较、推想。作验证。

(4)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体积

追问:你能举例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吗?

指名学生回答,再同桌互相举例。

2、学习例7

(1)出示两盒书

学生观察,那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

学生比较后回答。

师:你们看,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

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积。

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板书:容积

追问:这两个书盒,谁的容积大一些?为什么?

(2)试一试

下面那个玻璃杯的容积大一些,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

师:什么是玻璃杯的容积,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方法,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借助示意图,先由学生进行直接判断,再通过作演示验证。

指名说说,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根据容积的意义进行解释。

3、完成练习三第1题

思考,指名回答。说说三堆饼干的体积为什么相等。

4、完成练习三第2题。思考,指名回答

5、完成练习三第3题。学生按要求进行作,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6、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体积和容积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再回答问题,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这节课哪些地方值得大家注意?

五、作业

完成《同步》相关练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所有概念(越全越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所有概念(越全越好)

什么东西?可以吃吗?

只用告诉我4、5、6、7、9、10、12的。

各位高手帮帮忙!!!

(4)1

周长不相等面积等

2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6)30除以2=15

(7)12乘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几/几。

甲数除以乙数=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工效=工作总量除以时间

原价乘以折扣=实际售价

应纳税额除以营业额=税率

还多得很。。。。。。。。。。。。。。。。。。。。。。。。。。。。。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什么内容?

不知道你们学的是什么版本的 我们学的是鲁教版的

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展开与折叠

3 截一个几何体

4 从不同方向看

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

2 数轴

3

4 有理数的加法

5 有理数的减法

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8 有理数的除法

9 有理数的乘方

1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1 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计算

第三章 代数式

1 用字母表实属

2 代数式

3 合并同类项

4 去括号

5 探索规律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线段、射线、只限

2比较线段的长度

3角的表示与度量

4角的比较

5平行

6垂直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等式与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1科学计数法

2扇形统计图

3统计图的选择

单元:位置,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圆,第五单元:百分数,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教科书。

学的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综合应用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综合应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66页8,9题怎么做?

第8题:

因为车轮的直径为40cm,他要骑过50m长的钢丝,单位不统一。40cm=0.4m

然后用50除以{3.14x0.4}≈40【周】

第9题:504+503.14/2=278.5m

应该是对的,补习老师早讲了的。。。。。。

第9题,我写详细点。你慢慢看。

3.14x50/2+50=128.5

50x3=150

128.5+200=278.5

278.5cm=2.785m

做这种题,要把图形拆开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半圆,一个长方形,从而进行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课本内容是什么?

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

分数乘法是一种数算方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分子不能和分母乘。 做步时,就要想一个数的分子和另一个数的分母能不能约分。(0除外)

运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分数乘分数时,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3、分数乘小数时,可以把分数化为小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整数教案

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合理地使用教材,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直观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正确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是什么?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目录。

1分数乘法

2位置与方向(二)

3分数除法

4比

5圆

确定起跑线

6百分数(一)

7扇形统计图

节约用水

8数学广角──数与形

《小学教材全解:6年级数学(上)(人教课标版)》“能力提升”对知识的综合点、延伸点、拓展点进行讲解,重点培养思维的缜密性,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多样性,阅读后开发智力,拓展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本书“考点题库”为学生自主检测准备了科学高效的优化习题,是对教材习题的有效补充:“赛点题库”精选的思维拓展训练题,能够激发潜能,提升能力。

“单元复习”归纳重点知识与巧练考点精题结合,连点成线:“期末复习”分领域进行知识梳理与训练,将知识连线成面,点、线、面交织,形成树状知识体系。

“趣味数学”和“信息窗口”是将关于数学的知识起源、趣闻、趣题、伟大的科学家等课外资料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浏览后可拓宽视野,提高数学素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